生活報1月8日訊 6日,本報《治霾神帖追蹤》報道一經刊發,在哈市人大代表中贏得廣泛力挺。張宇輝、陳利銘、陳偉民、劉仁輝、苑智慧、於海瀛、趙宏征、金香蘭、王俊迪、孫飛等10位人大代表都一致表態:哈爾濱霧霾已經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了,他們願意聯名提交議案,為自己,為大家,共同推動治霾行動。
霧霾擾城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
“去年10月的一場霧霾,讓哈爾濱的空氣質量全國墊底;剛剛過去的冰雪節,同樣因為嚴重霧霾而讓冰雪盛宴大煞風景……現在,人們出門,談論最多的居然是戴不戴口罩……當下,頻頻發生的嚴重霧霾已經嚴重影響了哈爾濱人的正常生活。”哈市人大代表張宇輝和陳利銘如是說。
看了生活報關於“治霾神帖”的報道,大家也都覺得自己該做點什麼,因為,不管富有還是貧窮,生活在這個城市裡的人,每天都要呼吸同樣的空氣,空氣質量的好壞,已經成為這個城市是否宜居、是否利於身心的大問題了。人大代表陳偉民和劉仁輝說,哈爾濱的霧霾已經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了,因為霧霾的存在,不僅影響了本地人的生活質量,而且還抹黑了這座美麗城市的對外形象。現在每個哈爾濱人都盼著早上睜眼就能看見藍天。
從煤入手各部門各司其職對癥下藥
“提起霧霾,大家首先怪天氣,可在這個城市生活了40多年,誰見過去年10月的大霧霾,誰見過霧霾這麼密集地光顧哈爾濱?”哈市人大代表苑智慧說,這個治霾神帖可貴之處在於,它全面、可信地給出了燃煤是發生嚴重霧霾的罪魁,元凶找到了,職能部門就該各司其職對癥下藥,采取切實有效的行動了。
哈市人大代表於海瀛和趙宏征也表示,從目前看,哈市在短期內還不能擺脫對煤炭這一燃料的依賴,那就要求我們對煤采取潔淨處理,煤乾淨了,燒出的灰自然就少了,污染物排放也就會減少,當污染物的排放總量沒有超過空氣淨化能力的時候,空氣自然是新鮮的。因此,強烈建議哈爾濱治霾從潔淨煤入手。
出臺政策鼓勵城郊居民用清潔能源
哈市人大代表金香蘭說,對煤這一污染源的解決,首先要限制蒙煤在哈爾濱的銷售,要從立法的角度來控制蒙煤的銷售和使用。
人大代表王俊迪說,哈爾濱城郊有百萬農村人口在用秸稈和劣質煤來取暖和生活。對這一城區嚴重霧霾污染源的根治,不能用簡單的禁止焚燒秸稈這樣的行政命令,而是需要做兩件事,一是解決農村人口生活和取暖燃料的補貼問題,二是可以通過延伸燃氣管網的辦法,讓城郊居民同樣用上清潔的能源。
人大代表孫飛也表示,可以出臺相關扶持政策,在電價上給予傾斜,鼓勵城郊居民采用電采暖和電爐子來生活,只有采用清潔能源了,城郊的污染自然也就消除了。
記者還了解到,張宇輝、陳利銘、陳偉民、劉仁輝、苑智慧、於海瀛、趙宏征、金香蘭、王俊迪、孫飛等10位人大代表已經將此帖子完善成人大建議,准備提交到哈市兩會上,提請政府部門拿出實施意見。
哈市環保局“鑒定”神帖:
問題找得准操作可借鑒
新突破:年產10萬噸潔淨煤項目4月將投用
6日,本報《治霾神帖追蹤》一文刊發後,引起了哈市環保局及相關職能部門的高度重視。當日,哈爾濱市環保局潔淨煤技術管理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這個帖子說的治霾建議很客觀,如能實施,哈爾濱的空氣質量會立竿見影地好轉。目前,哈市環保部門一方面將加大對小鍋爐等污染源的監督檢查;另一方面,已經向哈市政府提交了《哈爾濱市原煤散燒污染防治管理辦法》修訂的調研報告,希望能提高原煤散燒的治理門檻。
當天,該負責人表示,“這個‘治霾神帖’裡說的,正是我們正在做的和下一步要做的工作,其中,很多治霾措施也是我們環保部門正在努力的目標之一。帖子中涉及到了城郊和城區居民采暖和生活用煤,這部分內容在環保法規中還是一個空白,制約起來,難度很大。不論是政策扶持,還是替代能源的選擇,都需要政府部門來統籌考慮,並通過出臺相關政策來具體實施。治理城區霧霾,需要城郊和城區攜手。下一步,將把此建議在調研完善的基礎上,提交給上級部門。
記者了解到,為了能更好地防治哈爾濱大氣污染,哈市環保部門在2013年末向哈市政府提交了,關於修訂《哈爾濱市原煤散燒管理辦法》的調研報告。其中關於蒙煤,就在原來“禁銷”的基礎上提出了“禁燃”的建議。據介紹,2013年5月份,經哈爾濱市政府同意,依法劃定哈爾濱原煤禁銷區域:哈市建成區及建成區外的開發區和工業園區。煤炭經銷企業在限定區域內銷售原煤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最高可處罰5萬元。同時,哈市環保部門目前正在進行PM2.5的源解析,即城區內,霧霾的成分是什麼,各自所佔的比重有多少……近日結果出來後,將為哈市政府部門的治霾決策提供更為精准的科學數據。
據透露,哈爾濱在推廣潔淨煤上也有了新的突破。在2013年末,哈爾濱市燃料公司在松北區已經建成了一處潔淨配煤示范項目,年產潔淨煤可達10萬噸,待到今春開化的4月份正式投入使用。
黑龍江科技大學礦業工程學院教授呂玉庭:
提高法規門檻
讓劣煤無人敢用
對於“治霾神帖”,從事煤炭研究工作10多年的、黑龍江科技大學礦業工程學院教授呂玉庭表示,這個帖子寫得很專業,也非常有針對性,他十分贊同。對於供暖時間長達半年的哈爾濱來說,煤炭燃燒無疑是污染元凶之首。哈爾濱治霾,只有從煤炭這一源頭進行管理和規范,即城區數千個分散小鍋爐都燒潔淨煤,纔能讓哈爾濱的空氣質量改善“立竿見影”。
呂玉庭表示,“治霾神帖”中的第一條建議是“強制推廣固硫無煙型煤”,對哈市環境空氣質量有影響區域內的村屯實施政府補貼政策,並強制推廣固硫無煙型煤。呂玉庭說,這一條同樣適合城市內分散的小鍋爐。“比如市區內的一些小浴池,如果燒型煤的話,煙塵會少很多;雖然型煤比普通煤價格高,但是它的燃燒時間可持續12小時,而且燃燒熱量十分穩定。”長期使用型煤,在經濟上也可以和普通煤炭一較高下,且大大減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非常適合哈市市區內無法集中供熱的分散小鍋爐。不過,這個辦法是個過渡性辦法,最徹底的辦法還是盡快將小鍋爐並入集中供熱熱網。
“如今,直接燃燒蒙煤的鍋爐在哈市有很多,價格低是蒙煤的先天優勢,這點現階段無法通過經濟的手段來遏制,但如果能夠出臺非潔淨煤不得進入哈爾濱市場的硬性規定,並在指定地點建設一些配煤場,在源頭上直接銷售經過配比的潔淨煤,那麼就從根源上掐住了劣煤進入哈市的脖子。”呂玉庭說,要達到非潔淨煤不得進入哈爾濱市場,需要讓蒙煤也成為潔淨煤,這就需要從法規角度來限制,只有有了強制性的標准,纔能讓潔淨煤在哈爾濱得以有效推行。比如,《黑龍江省固硫無煙型煤標准》、《黑龍江省洗選級潔淨配煤標准》等現有法規的相關規定應該更嚴、標准也應該更高,纔能讓潔淨煤在哈爾濱得以推行。
冰城市民熱盼:網上神帖盡快“落地”
6日,本報《治霾神帖追蹤》一文,在讀者中引發廣泛贊譽,大家在肯定此帖對霧霾的成因分析精准到位、治理辦法切實可行的同時,熱盼網上的“治霾神帖”能“落地生根”,早日變成環保行動。
“農田燒秸稈是霧霾嚴重的元凶,這個原來是真的……”本報官微網友@納木錯說,這個要是放在去年10月,一定會被罵個狗血噴頭。網友@小小鳥也表示,看來,不讓城郊的農民朋友燒秸稈是有道理的,可為啥這個帖子裡說的,大家相信,而環保當初解釋時沒人相信,這是因為這個“治霾神帖”說得細,數據准,可信度高。
“這個帖子說的在理,但不是普通市民能做的,到了政府重拳出擊的時候了……”本報讀者陳志明打來電話說,遇到嚴重霧霾天,很多人就會止不住地咳嗽,為了大家的健康身心,政府該出手就出手吧。
“治理霧霾,環保部門應該牽頭……”網友@大明湖說,對於哈爾濱的霧霾到底有多嚴重,環保部門有監測數據,有污染源分析,應該拿出對癥下藥的辦法,不能采取以罰代管的辦法。網友劉國志也表示,哈爾濱的嚴重霧霾,劣質煤是罪魁,政府部門應該學習酒駕入刑的嚴厲措施,采取高額罰款的辦法遏制使用劣質煤。同時,出臺優惠政策,讓人們能夠用得起電和氣等清潔能源。
“治理霧霾,是政府的事兒,也是大家的事,我今後能走路辦的事,決不開車。”網友@邁巴赫的說法也引來多位網友的支持:好哇,每個人每周少開一天車,也一定會為空氣清新做出一點貢獻。“今年過年,不放鞭炮了,咋樣?”“我的車還有三個位置,有拼車上下班的可以找我,這也是在為空氣質量好轉做點實事。”“希望看到冒黑煙的煙囪都來舉報……”
本報《治霾神帖追蹤》在哈爾濱市民中一時激起千層浪,大家在希望網上神帖能夠變成現實中的環保行動的同時,也紛紛表示:讓我們從身邊小事做起,共同為哈爾濱的治霾行動貢獻一份力量。本版稿件均由本報記者劉暢言於鴻斌采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