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稀罕事兒
搜 索
千米長網一收10萬斤鮮魚跳上岸 "大似海"冬捕頭魚拍出1萬8888
2014-01-08 11:12:10 來源:生活報  作者:仲亮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生活報1月8日訊 1月7日,農歷臘月初七。俗話說,臘七臘八凍掉下巴,可肇東市澇洲鎮“大似海”湖面的人氣卻蓋過了大冷天,一年一度的大似海冬捕拉開帷幕,經過近八個小時的捕撈,近千米長的漁網收攏,近10萬斤鮮魚躍出“大似海”水面,數以萬計的市民目睹了這一盛況,一條重約30斤的頭魚被綏化市民以18888元高價拍走。

  “買條冬捕魚討個好彩頭”

   老漁民清晨5時

  冰面上備網

  清晨5時,天還沒有放亮,漁民們卻早已開始准備。“大似海”冰面上有序地擺放著堆積的冬網、成盤的大繩、一排冰?、扭矛、鉤杆、網兜、鐵鍬等冬捕工具,還有擺放整齊的塑料魚箱。陸續有馬拉爬犁滿載冬捕用具駛進冰面。

  “你看這條魚多大”

  魚把頭叫邵江澤,今年70歲,他是冬捕各項工作的總指揮。“從一個月前就開始備網了,主要是把漁網織補結實。補完了網,還要把各種工具都檢查一遍,像?杆、扭矛、大絛繩啊,都要拿出來看看好使不好使。”魚把頭告訴記者說,大網主要由96塊組成,也有100塊的,還少不了一個網肚,也叫肚兜。按照冬捕習俗,網肚修整完後,魚把頭要滿懷虔誠和篤信,親手裝填五谷雜糧,寄托網肚飽獲豐收,希望出“紅網”。

  打?跑線下網

  冬捕環環緊扣

  經過隆重的祭湖儀式後,冬捕打?開始了。魚把頭助手焦自平告訴記者,漁工根據冰面上相鄰的兩面紅旗之間的距離,每隔7到10米開一個直徑30公分的冰眼。每個冰眼都要保證水深一尺上下,過深過淺都要及時調整位置。下網點則不同,一般開鑿成長長300公分寬50公分的長方形冰洞。

  出網

  記者看到,跑線漁工將兩根串連杆,從入網口向左右兩方插入水中。串連杆尾部拴有30米長的細繩,細繩的尾部連接著拉網繩。漁工用扭矛和走鉤控制著串連杆在冰下行走,通過相鄰冰眼,逐一接力前行。

  千米漁網收攏

  10萬斤魚上岸

  13時許,緊張忙碌的8個小時過後,透過冰面隱約可見漁網從左右兩個方向不斷前進,冰下形成一個千米長的大圓弧,待到大網前端匯集到出網口,一張大漁網就此合攏。

  只見魚把頭高喊一聲:“准備出網!”記者看到,漁民插上一根與馬套相連的絞盤杆,催馬拉動絞盤。隨著絞盤轉動越來越快,伴隨著人們的歡呼聲,千米漁網終於出水。

  “大魚上岸了!”看到網中的大魚,湖面上的人們興奮地喊起來。據肇東市相關部門統計,當日共捕撈活魚10萬斤,其中一條重約30斤頭魚被綏化一位市民以18888元競拍成功。

責任編輯:李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