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七臺河
搜 索
七臺河農產品加工業異軍突起 農業龍頭企業加工總量達160萬噸
2014-01-08 13:39:25 來源:東北網-七臺河日報  作者:佟樂貴 解洪旺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8日訊 近年來,受益於七臺河市建設農業特產之鄉的發展定位,七臺河市積極擴大特色農產品的生產規模,傾力打造特色農產品品牌,努力開拓特色農產品市場,尤其是農產品加工產業得到快速發展,一批龍頭企業茁壯成長,企業的規模和效益不斷提昇,在促進全市經濟協調發展、增強農業競爭力和帶動農民增收方面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龍頭企業發展壯大。據市農委提供的數據顯示,全市現有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45家,其中國家級龍頭企業2家,省級龍頭企業13家,市級龍頭企業30家。2013年,全市農業龍頭企業加工總量達160萬噸,實現總產值15億元,帶動農戶6萬多戶,拉動基地戶均增收1700多元。全市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18家,去年1-11月農產品加工總產值17.04億元,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的7.6%,有較大提昇空間。其中,食品加工企業實現產值16.26億元,飲料制造企業實現產值7115.3萬元,煙草加工企業實現產值550萬元。龍頭企業的發展壯大為全市農業產業化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對農產品加工業的支橕帶動作用十分明顯。

  品牌培育效果良好。農產品加工企業在發展壯大的同時,十分注重加強標准化生產技術推廣、品牌的培育和開發,通過提昇傳統品牌、培植開發新品牌,著力提昇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和佔有率。在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的帶動下,七臺河市農業標准化建設和品牌培育得到快速發展。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2戶規模企業獲得了25個綠色食品標識,其中農產品13個、畜產品10個、林產品2個。綠色食品認證面積達到90多萬畝,佔全市耕地總面積的34.3%。無公害農產品認證數量266個,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面積240萬畝,全市92%的耕地實現無公害。三勝合作社、林泓米業等5戶企業的17個產品獲得有機食品標識,聯友葡萄、匯豐鹿業等3戶企業的4個產品獲得地理標識認證,為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化開闢了一條光明大道。

  產業格局初步形成。近年來,七臺河市精心打造了大森林食品集團有限公司、盛昌農產品加工有限公司、宏泰松果有限公司等國家級和省級重點產業化龍頭企業,初步形成了以農產品加工、畜產品加工、山特產品加工為主導的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以五方種豬場、大興牧業有限責任公司、大森林食品集團有限公司為代表的畜產品加工企業已具有一定規模。2013年,五方種豬場、大森林食品集團、大興牧業養殖的豬、雞、鴨出欄分別達到2.6萬頭、1500萬只和700萬只,銷售收入分別實現5850萬元、48000萬元和10500萬元。以盛昌農產品加工有限公司、泰利馬鈴薯制品有限責任公司和利健甜菊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為代表的農產品加工企業充滿活力,已成為七臺河市的骨乾龍頭企業。以宏泰松果有限公司和暖泉刺五加木耳專業合作社為代表的山特產品加工企業獨具特色。2013年,宏泰松果有限公司銷售收入超過5000萬元,僅2012年與美國一家公司就簽訂了300萬美元的訂單。

責任編輯:張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