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9日訊 1月7日上午,在府民物業四樓會議室,一場氣氛緊張的會議正在進行。發言者情緒激動,有的甚至走到了地中央,邊說邊比劃……主持人不得不幾次維持會場秩序。
這是什麼會,氣氛如此緊張?這是由晚報搭臺,府民物業和業主雙方坦誠對話的座談會。
連日來,本網《物業企業的“拖欠”之困》和《物業和業主:買的賣的都喊冤》刊發後,引起廣大業主和物業的共鳴。為解決收費難問題,府民物業誠邀業主,坐到一起推心置腹地聊聊,找出癥結所在。
消息公布後,報名熱線“燙手”。由於會議室空間有限,人數一再壓縮。
1月7日上午9時,會議准時開始。府民物業公司副總經理,各轄區的部門負責人全部來到現場。16名業主依次發言。保潔、秩序維護、維修三大物業服務內容不到位等問題,成為業主們反映的重點。而房屋漏雨、車位不足、停車秩序混亂是業主拒交物業費的幾大原因;同時,也有個別業主反映物業收費人員態度野蠻,造成業主與物業之間矛盾加深;物業不注重與業主溝通,一些服務問題多次反映得不到解決,也導致了業主對物業服務的不滿。
會議一直進行到中午12時,許多業主表示,晚一會兒吃飯,也要把問題說清楚。
業主提了不少問題,物業也倒了苦水。府民物業表示收費難,確有物業企業服務不到位的因素,也有背“黑鍋”情況,主要有三方面:第一,供水、供電、供熱、供氣、排水、通訊等方面出現問題時,物業與這些部門協調較難,進展緩慢,業主也會把怨氣撒到物業頭上;第二,很多不屬於物業服務范圍,業主也會把賬算在物業身上。比如房屋漏雨、牆體長毛問題。
業主苦不堪言,就以拒交物業費的方式表示不滿;第三,執法缺位的賬也算在物業頭上。小區中的小開荒、亂堆亂放、私自拆改房屋結構、私設攤位等現象,本是執法部門的事。物業申請執法時,往往得不到及時處理,業主卻把賬錯算在物業身上。
對於物業的苦惱,業主表示理解,希望物業多宣傳,讓更多業主了解。
最後,府民物業表示:這次座談會開得很好,盡管很多業主言辭激烈,但反映的問題比較客觀,誠懇接受。業主能來府民物業當面聊聊,是對府民物業的信任,說明業主對物業服務提昇有期盼和希望。
座談會結束後,府民物業立即召開會議,對業主提出的問題逐一落實,立即整改。“府民物業歡迎業主批評,也誠懇接受批評。”公司副總經理王文峰說,能馬上解決的,立即解決;不能馬上解決的,給業主一個解決時限;解決不了的,要解釋清楚,給出建議。
“絕不辜負業主的信任,一定要把服務做好。”王文峰說,府民物業相信,只要物業服務到位,讓業主看得見,感受到,把誤會解釋清楚,收費難的問題一定會迎刃而解。
掰扯
-時間:1月7日上午9點
-地點:府民物業會議室
-人物:16名業主代表,府民物業相關負責人

業主代表。

物業代表。
第一幕:關鍵詞質疑
砂鍋不打不漏,話不說不透。業主剛走進會議室時,表情都很嚴肅。有的人手裡拿著紙筆,有的人帶著照片。
“物業保潔不到位。”業主周常嶺第一個發言。
周常嶺來自新村七區,手裡拿著個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記滿了字,內容是2012年和2013年他家樓道保潔員的清掃記錄。
周常嶺聲音洪亮:“在六樓有個保潔員簽到本,每天保潔員掃樓道時,要在上面簽到。可是保潔員卻‘光畫對號不乾活’。”
本子上記錄內容:2013年9月、10月、11月,每個月只掃了3次樓道,十天上來一次,只在簽到本上畫鉤,連樓梯扶手都不擦。
周常嶺稱:“問保潔員為什麼不擦,對方回答說公司沒發抹布,這是什麼話?叫人如何能接受?”
眾人靜靜地聽著,相關轄區負責人認真記錄。
周常嶺說:“物業公司檢查監督不到位,我曾經多次在簽到本上留言,也沒得到過一次回復。而且在簽到本上檢查欄中,始終看不到檢查人員簽字。”
一石激起千層浪。
1-44號樓的朱萬海說:“我兩年沒交物業費了,為什麼不交?是對服務不滿意。樓道根本就看不見保潔員人影,很長時間都不清掃一次,衛生很差。”
新村三區業主李繼勝插嘴:“保潔難達標,是物業服務不到位的直接表現。”
物業工作人員表示:現在保潔人員工資低,很難招聘到。
“不管保潔員工資高與低,業主看的是保潔效果。保潔員辛苦、有難處,物業公司領導要關懷解決,不能以此為借口降低保潔標准。”
話外音:硬件做不到可以理解,可是軟件上服務不到位,就是物業管理者責任心不強、不認真的表現。
第二幕:關鍵詞門崗
發言業主一個接著一個,眾人時而對物業負責人的解答進行反駁,時而又很理解地點點頭。
說完保潔,眾人反映最強烈的、意見最大的就是門崗。
門崗是維護秩序的關鍵部位。“設門崗有啥用?不如撤掉算了。”眾人爭吵聲不斷,主持人幾次叫停,纔維持住秩序。
湖岸星城F9樓的業主孫先生說:“我以前不欠費,只有今年沒交物業費,為什麼?我對物業服務感到不滿意。”
“小區門崗形同虛設,原來車輛進出有序,一個進口一個出口,可是門禁的擋車杆立起來,車輛隨意進出,門崗也不過問。經常發生兩車‘頂牛’現象,甚至因此發生口角而報警。”
新村一區業主朱萬海說:“上午我們出來遛彎時看見門崗裡的保安在睡覺。”
朱先生越說越氣:“門崗是乾什麼的?是維護小區秩序的,可是車輛進出都不管,到了中午沒人了,門崗窗戶上貼個字條寫著吃飯或者上廁所,人就沒影子了。一直到下午纔來,這樣的門崗要它乾什麼?”
新村一區業主劉春林說:“為什麼業主不交物業費?服務不到位呀,業主合理要求得不到解決。”
話外音:府民物業有困難是事實,服務不到位也是事實。其實,主要做好三件事,業主意見就會少,就是保潔、保安(秩序維護)和維修。
第三幕:關鍵詞漏雨
提到大面積漏雨,物業沒有能力維修,只能上報,申請維修基金。這一上報就是幾個月甚至幾年,誰家能等起?
眾人爭吵不休,“我把錢交到物業了,有事找物業,天經地義。”
“漏雨你物業不管,應該找誰?”說到激烈處,幾個業主站了起來,有人走到座位前面,一時間場面失控。
座談會上,有五六位業主是因為漏雨房問題而來的。他們不知道找誰,也不知道怎麼解決。
新村6-2號樓業主陳國芳:“誰願意欠物業費呀?我們是實在沒有辦法,業主只能找物業,只能抓住物業不放。”
6-2號樓6單元一到下雨天,從六樓房檐往下淌水,像瀑布一樣,一直漏到一樓,牆體長毛,屋裡一股霉味,居民們苦不堪言。陳國芳等幾位業主說,如果物業能幫著把這個問題解決了,他們不但把欠的物業費交上,還會幫著物業做工作,勸說其他業主也交上欠費。
府民物業相關負責人:“雖然房屋漏雨長毛不屬於物業服務范圍,但是府民物業會向政府申請資金解決漏雨問題。由於六區屬於老區,沒有維修基金。如果向政府爭取不到資金,府民物業也會急業主所急,在2014年開春後,向府民物業總公司爭取資金,想辦法把業主漏雨問題解決。”
話外音:話不多,聽著心裡熱乎乎的,能解決的解決,解決不了的給回音。業主高興,這個會沒白來,心裡亮堂多了。
第四幕:關鍵詞溝通
“為什麼不交費?物業問過原因沒有?”面對業主質問,物業工作人員無言以對。
七區業主周常嶺:“物業不重視與業主溝通,別說調查問卷了,就是找上門去反映,保潔不達標的問題也一直得不到解決。因此,業主對物業的不滿就一直在積累。時間久了,沒有解決的辦法,只好以拒交物業費來表示不滿。”
湖岸星城業主孫先生:“我今年沒交物業費,收費員早上5點就找上門來,大吵大鬧要收物業費。至於為什麼不交物業費,卻從來沒有一個物業工作人員問過。也沒有人問過我,對物業服務是否滿意。”
孫先生提高聲音:“物業不重視與業主的溝通,對業主反映的問題常常不給答復。光忙著收費了,卻忽視了最重要的東西——服務質量。業主對服務不滿意,怎麼會心甘情願地交物業費呢?”
萬寶2區業主王先生:“我也欠費,原因就是防盜門壞了,物業一直沒修,不修好我就不交物業費。物業辛苦,也有委屈,可以理解,但是物業做事的時候,多下去看看,了解一下老百姓的意見。‘管家’都不知道‘主人’在想什麼、滿不滿意,還管的什麼家呢?”
物業領導當場表示:“今後一定多和業主溝通,並且希望大家能隨時溝通。物業一定要了解大家所需所想,把問題解決好。並把公司領導能夠隨時看到記錄的監督電話留給業主:6150100。”
話外音:溝通是解決問題的前提,花錢購買服務,就要知道消費者想什麼?需要什麼?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一句話,可以解除誤會,煙消雲散。一句話,也可能激化矛盾,出現障礙。
第五幕:關鍵詞緣由
大多數業主是不想欠物業費的,影響自己的誠信不說,賣房子時,還會給自己留下“羅亂”。
“為什麼不交物業費?衛生太差!”
“防盜門修好,我就交費。”
“物業只想著收費,卻從不問我為什麼不交費。”
大家七嘴八舌,許多業主都很坦誠。在自我介紹時直接表示:自己是欠費業主,但主觀上並不想欠,只是對物業服務不滿意,多次反映問題得不到解決,纔用不交費的行為來表達不滿。
細數不交物業費的理由,大多數業主是對物業服務不滿意。認為物業服務不到位、質價不符。同時,部分業主家存在房屋漏雨、長毛現象,停水、停電等問題協調不及時,解決不及時。由於找不到解決辦法和途徑,業主只好把賬算在物業頭上。也有一部分人是弱勢群體,比如在府民物業服務范圍內就有4000多戶低保戶,物業費對他們來說是一筆較大支出。
府民物業副總鄭春江說:“在物業管理時,一些小問題沒及時解決,積攢時間長了,就成了大問題,造成了業主與物業之間的隔閡,成了物業收費難的一個重要原因。”
話外音:物業無小事,點滴關民生。如果管理者都有很強的責任心,都能把業主放在心上,常常換位思考,把服務做到家,讓業主無話可說,收費還會是難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