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大慶市裝修旺季業主投訴屢攀昇 合同糾紛居首位
2014-01-06 09:21:45 來源:大慶網  作者:肖艷艷 喬娜娜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6日訊 冬季以來,大慶市讓胡路區創業城、陽光嘉城等樓盤陸續交房,房屋裝修迎來一個高峰期,找裝修公司、挑選裝修材料,房主和商家都忙得不亦樂乎。然而,房屋裝修糾紛也層出不窮。半個月來,多位裝修房主給記者打來電話投訴裝修公司和售賣建材的商場坑人騙錢。

  裝修工程浩大,涉及的矛盾糾紛多種多樣。針對這些問題,記者邀請了大慶市裝修協會辦公室主任李天生,本報讀者法律服務顧問團成員、黑龍江百湖律師事務所律師趙全祿,某裝修公司負責人姚鐵鋅,揭開裝修行業內幕,梳理房主與商家間的消費糾紛,為正在或者即將裝修的業主提個醒。

  裝修旺季

  業主投訴接連不斷

  “隔壁裝修把我家牆砸裂了,找他家不管,還跟我們吵架。”2013年12月24日上午,一位女士給記者打來電話說,她家住在龍鳳區澳龍新城小區,不久前剛剛裝修完房子。前兩天隔壁鄰居家裝修,經常能聽到砸牆聲。一天晚上睡覺時,她發現臥室一面牆體鼓出一個包,還出現了裂紋。隨後,她找鄰居理論,雙方發生了爭吵,報了警。

  經過調解,其鄰居家負責裝修的工程隊答應將該女士家的牆體恢復原樣。

  2013年12月28日上午,家住紅崗區的劉先生打來電話說,他在讓胡路區陽光嘉城3期買了一套房子,准備當婚房,所以特意花高價請了一家知名的裝修公司給裝修,結果還是出了問題。

  劉先生說,貼磚師傅貼衛生間磚後,衛生間地面比客廳地面高出七八厘米,如果找平,就會多花4000元錢。他找到裝修公司,裝修公司表示,合同裡不包括找平這一項,所以他們不負責。

  “如果貼磚師傅不出錯,我家也不需要多花錢找平,可他們就是不管,現在的工期還一直耽誤著呢。”劉先生說。

  2014年1月1日上午,家住銀浪新城的宋女士告訴記者,前兩天,她在薩爾圖區陶瓷大市場選購大理石時,相中了一款粉色的大理石。交完定金、簽完訂貨單後,她打電話讓師傅量尺,結果對方告訴她,她選購的大理石型號是雙色的,訂貨單上寫的型號是單色的,價錢相差一倍。為此,她趕到店裡與售貨員溝通。

  “我不懂單雙色的差別,售貨員介紹時也含糊不清,我當時選的根本不是訂貨單上的型號。如果選我喜歡的型號就要多掏一倍的錢,如果不要,200元定金就打水漂了,真是進退兩難。”宋女士苦惱地說。

  裝修協會

  合同糾紛居首位

  針對業主們述說的裝修糾紛問題,記者采訪了大慶市裝修協會辦公室主任李天生。

  李天生告訴記者,進入裝修旺季以來,市民對有關裝修公司情況的諮詢電話隨之增多,多數詢問裝修公司是否是協會會員,還有就是投訴裝修公司施工質量以及合同糾紛等問題,而且投訴數量逐年增加,其中合同糾紛始終居首位。

  “出現糾紛的多數是‘三無’裝修公司,他們與居民簽署的合同都是出於維護自身利益,而居民在簽訂時,往往不仔細看,直到出現各種問題時,纔知道合同中存在不合理條款。”李天生說,這些“三無”公司根本不會遵守自律行約,裝修協會對他們無權管理,居民只能尋找其他途徑維權。

  李天生主任提醒即將裝修的業主,首先,應該選擇有資質的裝修公司,詳細查看裝修公司的營業執照、資質證書等相關手續。“目前,我市裝修協會有會員100餘家。在相關規定的約束下,這些正規企業很少發生糾紛投訴,即使發生,經過調解,90%以上也會達成協議。”李天生說。

  其次,居民裝修時應該詳細了解裝修公司的業績,到已經完工的業主家中查看裝修質量、完成率,並與完工的業主進行溝通,了解裝修公司的口碑。再次,在簽合同時,業主應詳細查看合同細則。“用一種准備打官司的心態,與裝修公司簽合同。”李天生說。

  如何維權

  合同約定最好要詳細

  裝修前都要簽合同,這是避免日後發生糾紛的第一步。裝修時,一旦發生糾紛,業主又該怎樣維權呢?針對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趙全祿律師。

  記者:裝修業主與裝修公司簽訂合同時,都要注意哪些問題?

  趙全祿:在簽訂裝修合同時,一是要注意裝修單位是否具有主體資格。因為一旦裝修工人在裝修中造成傷害,由有裝修資質的公司承擔工傷責任,否則業主可能要承擔一定的責任;二是要注意裝修合同的內容。合同雙方對裝修的標准、材料的提供、質量、工期、違約責任等都要進行具體約定,避免因約定不明致使業主無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記者:對於劉先生的遭遇,裝修公司是否應該承擔一定的責任?

  趙全祿:裝修公司應當承擔一定的責任。裝修公司承接了裝修業務後,應當對所裝修的房屋進行整體設計,並對業主所使用的裝修材料進行詳盡的了解,對可能出現的情況進行提示並從技術方面提出合理意見。

  記者:業主在購買裝修材料時,交的定金是否可以要回?是否像一些商家說的那樣,定金一律不退?

  趙全祿:交付定金是法律規定的保證合同履行的擔保方法。交付定金的一方違約,則不能要回定金;收取定金的一方違約,要雙倍返還定金。如果居民在購買裝修材料時未按約定履行義務,只能承擔違約責任,是不能要回定金的。

  記者:有人諮詢,在一次房門團購中,她交了500元定金,後來發現團購根本不便宜,花的價錢比平時還要高。這種情況下,商家的做法是否屬於欺詐消費者?定金是不是應該如數退還?

  趙全祿:如果商家以欺詐的手段與消費者簽訂定金合同,該合同是可以撤銷的,並且過錯在商家,定金當然可以如數退還,且商家因其欺詐行為給業主造成損失的還應當依法賠償。

  記者:業主在購買裝修材料時還應該注意哪些問題?怎麼做纔能保證自己的權益不受侵犯?

  趙全祿:購買前一是要諮詢專業人士,對裝修材料的質量、價格等要有基本的了解;二是在合同或者商家開具的收款單據上注明購買貨物的名稱、貨號,避免商家魚目混珠;三是對送貨的時間、地點有明確的約定,避免因約定不明而延誤送貨時間。

  專業人士

  裝修前驗房至關重要

  記者從警方了解到,每到裝修旺季時,有關業主與施工隊之間裝修糾紛的警情數量就會上昇,那麼業主與裝修隊應該如何避免各種糾紛?記者為此采訪了從事多年裝修工作的專業人士姚鐵鋅。

  姚鐵鋅說,裝修隊施工之前,驗房是至關重要的環節,提前弄清楚房子有無遺留問題,特別是新房子。因為裝修前可以弄清物業管理處、業主和裝修公司之間的責任,有效避免裝修糾紛。

  “如果裝修隊和業主均未進行驗房,裝修隊施工後容易使牆面裂縫,這時就會出現紛爭。為了弄清誰來負責任,需要重新鏟掉牆面,找到牆面開裂的原因,解決問題之後再重新刷牆,這給裝修帶來不便。”姚鐵鋅說。

  對於裝修後的房子,居民應該如何驗收質量呢?姚鐵鋅說,水路、電路、防水等是驗收的關鍵,檢查水路是否存在漏水情況,只需打開家中的各個水龍頭觀察一會兒便知道;電路是否存在短路問題,用試電筆試試各個插座就會知曉;衛生間防水是否有問題,需要做避水測試;牆面是否開裂可以通過肉眼觀察的方法發現問題、牆面是否空鼓可以用小錘子輕敲牆面計算空鼓率獲得答案。

責任編輯:關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