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 熱議治霾補帖『落地』
2014-01-10 07:48:15 來源:生活報  作者:劉暢言 於鴻斌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生活報1月10日訊 霧是天災,霾是人禍,PM2.5是霧霾天氣的罪魁禍首。哈爾濱是全國公認的一月份最佳旅游地,可嚴重的霧霾,不僅大煞風景,而且嚴重影響了哈爾濱人的日常出行和身心健康……在哈市正在召開的“兩會”上,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們在力挺本報《治霾神帖追蹤》系列報道的同時,強烈呼吁全社會都行動起來,用切實可行的治霾措施,讓藍天永駐美麗的哈爾濱。

  摸清源頭對癥下藥

  治霾不能靠刮風

  人大代表張宇輝:治霾關乎城市發展

  哈爾濱美在冰雪,美在歐陸風情,更因為豪爽好客的人而美。哈爾濱的一月,本應該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歡樂時光,如今卻成了“望窗外霧霾又起不見藍天”的憋屈日子。同樣,因為嚴重霧霾的出現,讓哈爾濱在全國一直引以為傲的空氣質量也成了市民心中的痛,治霾保藍天儼然成為一件民生大事。

  霧的出現,不受人控制,霾卻是人為造成的惡果。僅就冬季來說,哈爾濱的空氣污染,從全國范圍看,也頻頻登上空氣質量最差的榜單,這不僅讓哈爾濱的城市宜居無法自圓其說,而且還會產生多米諾效應,讓本地的城市精英開始選擇離開,也讓一些外來客商望而卻步,可以說,治霾不僅關乎民生,也關乎城市的未來發展,哈爾濱已經到了必須下大氣力治霾保藍天的時候了。

  人大代表陳利銘:分析污染源對癥下藥

  遇到問題,要先找原因,接著想對策,然後再對癥下藥。目前,哈市環保局正在做源解析工作,希望在找到原因後開出一劑猛藥,讓哈爾濱的空氣質量能在短時間內明顯好轉,尤其是在空氣污染嚴重的冬季。

  日前,北京的大氣污染源解析結果已經出籠,北京PM2.5的六大來源中,燃煤、工業污染和二次無機氣溶膠佔到近七成,汽車尾氣、工地施工等只佔很小的比例。哈爾濱的污染源成分雖然還在分析,可有目共睹的是,采暖燃煤絕對是污染大戶,通過小鍋爐改大鍋爐的確是解決之道,但問題是大鍋爐的污染也應該納入治理范圍。必須認識到,大氣污染是工業化、城市化過程中長期積累形成的,治理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斷總結經驗,改進治理方式,長期堅持,一步步推進,政府要下決心改變“治霾靠刮風”的歷史。

  政協委員李萬春:嚴控污染企業

  2013年,稱其為霧霾年也不為過。有數據顯示,去年,我國有100多個城市遭遇了空氣重度污染,安徽、浙江、江蘇、上海等13地市還創下霧霾天數的“歷史紀錄”。目前,按照國家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在全國各地,尤其是大氣污染嚴重的城市都在制定《清潔空氣計劃》。比如,北京提出了84項重點任務,包括壓減燃煤、控車減油、治污減排等;河北也開始壓縮煉鐵和煉鋼產能;上海會同江蘇、浙江正籌建“長三角”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機制;遼寧對空氣質量超標的城市開出了“霧霾罰單”……

  客觀地講,哈爾濱的嚴重霧霾天,大多在冬季集中出現,而春、夏、秋三季空氣質量相對較好。這一點說明,哈爾濱的霧霾罪魁非燃煤莫屬。這就要求人大和政府部門在立法時,對污染企業的准入門檻要高,對污染環境的行為處罰要上不封頂,政府在執行法規時,對限期治理不到位的企業要有退出機制。

  政協委員許鵬:加速棚戶改造

  從哈市政府相關部門的通報看,目前,在哈爾濱城區內,尚有222片棚戶區。這些棚戶區,大多采用自采暖,燃料主要燒原煤。居家過日子,都會選擇少花錢,因此,大多數棚戶區居民均在使用蒙煤。蒙煤因其燃燒值低,而產生了比其他煤更多的污染,其中,污染物不僅有PM2.5,還有大量硫化物,甚至有對人體危害非常大的致癌物二惡英。因此建議,政府加速棚戶改造力度,進而消滅這些一家一戶的原煤散燒污染源。

  從這個意義上講,加速棚戶改造,不僅是改善民生的需要,而且是有利於城市綜合治霾的重要一環,建議政府能從二環內現存的棚戶區改造做起,爭取在短時間內消滅這些主城區的棚戶區,進而消滅眾多的燃煤污染源。

  市民乘車又快又省

  優先發展公共交通

  政協委員金紅梅:公交客容量再大點

  大約在20年前,哈爾濱的公交車很大,雖然車況和舒適度不能和現在的公交車比,可因為車大,乘客人數多,使得坐公交車出行很方便。

  近些年,隨著人口的增加,公交車的新線路和新車輛也在頻繁上路。但和以前比,大多數公交車的客容量小了,等候時間過長了,尤其是冬季,客觀上造成了哈爾濱市民出行不便,這也在某種程度上加速了私家車的泛濫。我的建議是,治霾的措施之一是市民都選擇公共交通出行,因此,如果能讓新購進的公交車再大點,使得市民坐公交更方便,也會讓哈爾濱路上的私家車少一些,尾氣排放自然也會少些,空氣質量也會隨之變好。

  人大代表苑智慧:限行不是“一貼靈”

  為了治理霧霾,很多城市都出臺了應急預案。其中,重污染天將對機動車實行單雙號限行成為一條措施,可因其影響到百姓生活而頗有爭議。

  目前,有一個共識是,汽車尾氣、煤煙和工廠排放、工地揚塵是構成PM2.5的三大主要來源。但“限車”與“治霾”之間是否存在必然的因果關系呢?用限車來治霾卻暴露出城市管理水平的低下,甚至有推卸城市管理責任之嫌。日前,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張仁健發布了一篇研究論文,稱汽車尾氣對北京PM2.5的貢獻不足4%。由此可見,用限車的辦法來治霾不過是畫餅充飢而已,限行不是“治霾一貼靈”。

  政協委員白雲:提速哈市地鐵建設

  地鐵一號線通車後,哈爾濱東西大直街的交通,尤其是西大直街和學府路的交通得到了很大緩解。而且地鐵對城市環境的利好也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建議,哈爾濱能加速把地鐵二號線和三號線建成,不僅會便捷市民的出行,緩解路面交通壓力,還能通過這一環保、准點的出行方式,減少汽車尾氣排放,進而達到治理空氣污染的目的。

  不僅如此,三條地鐵線路全部建成後,哈爾濱的居住格局也會發生變化,現有的棚戶區居民可以安置到新區,主城區人口也可得以疏散到新區,解決老城區因人口密集、樓群密集而產生的熱島效應,讓老城區的人為污染源也得以減少。

  人大代表於長江:制定黃標車淘汰時間表

  隨著環境空氣質量預報信息的普及,人們已經了解到汽車尾氣對空氣的污染,而且與其他污染源相比較而言,尾氣的污染不分季節和時間,成為哈爾濱全年的長期污染源。

  近年來,淘汰黃標車一直與治理空氣污染並提,並且哈市也通過了對黃標車限行,提高燃油標准等手段減少黃標車的污染物排放。我還了解到,目前冰城的黃標車多集中在營運類車,像城郊公交車、出租車、重型貨車、超市班車等。目前,哈市交通管理局也正在擬定《哈爾濱市鼓勵黃標車提前淘汰補助資金管理辦法》。想要治理黃標車還是要從車輛管理部門入手,為登記在案的黃標車做出淘汰時間表。並且,建議執法部門要到大街上執法,嚴格黃標車限行規定,一旦發現冒黑煙的車輛要立即查處,做到發現一輛,整治一輛。

  哈市兩會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熱議“治霾神帖”咋“落地”:

  借他山之石攻冰城霧霾

  要暖屋子也要好空氣

  供暖方式亟待昇級

  人大代表陳偉民:重啟哈依煤氣工程

  一般而言,燃煤大鍋爐污染空氣的程度要比小鍋爐大得多,隨著城區小鍋爐被大鍋爐所取代,新的污染源同樣面臨著必須整治的問題。與此同時,冬季供暖,又是哈爾濱人生產和生活的必要條件和民生大事,如何化解暖屋子和空氣污染這對矛盾,是擺在城市發展面前的重要課題。

  對此,我建議,哈爾濱的城區供熱體系,能不能像磨盤山供水那樣,發揮一下哈依煤氣工程的作用呢。近些年,哈爾濱開始使用了來自大慶的管道天然氣,哈依煤氣處在基本停用狀態,我的建議是,重新啟用哈依煤氣設施,讓設在依蘭的哈依煤氣工程變成哈爾濱的供暖熱水工程,有了供暖熱水後,通過管道輸送到哈爾濱的千家萬戶,不僅能夠解決供暖問題,還能解決居民熱水的使用問題。生產規模大了,成本自然降低了,如果哈依煤氣工程能夠重新啟用,勢必會讓哈爾濱城區內的供暖鍋爐和大煙囪停用,城區沒有供暖燃煤了,塵霾沒了,治霾也自然水到渠成了。

  政協委員欒健:推廣城郊使用秸稈鍋爐

  看到生活報刊發的“治霾神帖”,第一次全面系統地了解到,城郊94萬人口生活和取暖采用的燃燒原煤和秸稈是哈爾濱霧霾的罪魁。

  對於城郊的農民朋友,只有提供清潔的、好用的、便宜的可用能源纔能被迅速推廣和接受。因此,我建議,在城郊區域推廣節能環保的秸稈鍋爐。同時,還可將秸稈經過生物技術加工成環保燃料再進行燃燒。對於怕麻煩、圖方便的農民朋友來說,這樣的潔淨技術推廣要分三步,第一步是宣傳;第二步是補貼;第三步是使用辦法。這一潔淨燃料技術最終被農民接受,還要具備購買便宜和使用方便兩個要素。此外,在有條件區域,還可以村為單位,推廣風能和太陽能技術。

  政協委員吳秋明:電采暖居民享補貼

  治霾的出路就是消滅污染源,基於這樣的想法,哈爾濱的采暖和生活能源結構應該是多元的、可選擇的,但方向必須是環保的、節能的。在煤炭相對便宜和好用的當下,如果采用其他替代能源的話,對市民而言就必須具備好用、省錢的特性。

  我建議,哈爾濱在實行階梯電價的同時,要加大對用電能源進行采暖和日常做飯的惠民力度。比如,如今電采暖,尤其是電熱膜采暖已經得到了廣泛認可,哈市再補貼特殊人群時,也對使用電熱膜采暖的給予每平方米28元的貨幣化補貼,這就是在傳遞使用清潔能源可以得到照顧的政策信號,建議將這一惠民補貼擴面,惠及到哈爾濱每戶采用電采暖的家庭。

  政協委員姜佔東:用天然氣替代煤供暖

  哈爾濱要逐步擺脫大量使用煤炭來供暖的能源結構,是治霾必須邁出的一步。同時,還要加大力度,對現有的大型鍋爐和大煙囪做好除塵設備的更新,做到煙氣排放達標。

  從長遠看,哈爾濱要逐步擺脫煤炭,且越早擺脫受益越多。哈爾濱應鼓勵使用清潔能源,比如電、風、太陽能來供暖的同時,要利用毗鄰大慶油田優勢,用天然氣逐步取代煤炭供暖。去年8月,和哈爾濱緯度相近的烏魯木齊已經開始使用天然氣供暖。用天然氣供暖,不僅減少了煙塵和二氧化硫的排放,而且一次性徹底解決了電廠堆煤、爐渣揚塵對環境的影響。建議哈爾濱在長期的能源結構調整中把天然氣納入視野,並分步改造。

  國外治霾各有神通

  借“他山之石”讓藍天再現

  人大代表王俊迪:學習國外高招

  霧霾不是地產品,國外發達國家也曾在發展過程中遇到過環境污染的問題。比如,在上世紀50年代初,倫敦就曾因霧霾發生過人口死亡的事件。如今,國人在出國旅游時,無不對國外的空氣質量贊不絕口。

  如今,我們在治理霧霾時,也可以借鑒一下國外的好做法。比如,意大利米蘭市對污染最嚴重的汽車會征稅,在每周一到周五的7時至19時,污染嚴重的汽車必須繳納2至10歐元稅費纔能進入市區。羅馬也實行了“綠色周日”活動,只有電動汽車等環保車纔能上街行駛。德國的很多城市采取了“環保貼”措施,即根據汽車的可吸入顆粒物排放情況,在車玻璃貼上不同顏色的“環保貼”,同時把城區分成4個不同區域,豎起標牌標明貼有何種顏色“環保貼”的車輛可以通行,違規者將被罰款40歐元。美國曾因工業排放、汽車尾氣等造成嚴重的大氣污染。美國采取區域環境管理框架,打破州的界限,進行統一管理。環保機構有權進行立法、執法、處罰,並通過強制執行手段和監控、技術改進等相結合的方式協調開展工作。倫敦曾被稱為“霧都”,1956年,英國頒布了《空氣法案》,減少了煤炭用量,多年的連續治理,使得今日的倫敦,大霧天氣已經不到10天。

  政協委員藺紹勇:城區發展別“攤大餅”

  從國外成功治理霧霾的經驗來看,一個中心城市加多個衛星小城市的城市規劃格局也值得哈爾濱效仿,切不可學習國內一些城市“攤大餅”式規劃發展的模式。相比“攤大餅”式的城市格局,一個中心城市加小城市的發展布局可以避免環境污染、交通擁堵等“大城市病”。

  如今的哈爾濱,群力新區和哈西新區已經漸漸與城市連成片,但還相對獨立,因為何家溝的天然分割和道路的人為分割,讓新區與老城之間有了分隔。這樣的分隔非常必要,因為,我們知道,當全國100多個城市發生嚴重霧霾時,一些小城市卻很少發生霧霾,這是因為污染源相對較小,該區域的空氣污染承載能力足以淨化產生的小污染,因此,小城市的空氣質量相對較好。因此,建議哈爾濱,在城市格局發展時,要發展拉開距離的“組團”式,而不是“攤大餅”式。

  人大代表於海瀛:治霾要打“綠化牌”

  城市綠化是國外治理污染的重要措施。比如倫敦、巴黎、東京等特大城市,都有新建大樓必須有綠地,必須搞樓頂綠化的規定。再比如,東京曾在10年前,通過立法要求汽車加裝過濾器,並禁止柴油發動機汽車駛入該市,該市的所有出租車使用的也都是天然氣。

  城市綠化是建設綠色城市和生態型城市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改善空氣質量的重要舉措。多年來,哈爾濱因缺乏科學而長遠的整體綠化規劃,導致道路建設、房地產開發等常常擠佔綠地,侵佔了許多花草樹木和公園綠地。近年來,許多道路進行了拓寬改造,但是在改造過程中,重點是保證道路和交通建設,致使普遍存在“樹讓路”現象,使得哈爾濱主城區綠化存在無處可綠的尷尬。要知道,大型喬木的樹葉不僅可以吸附灰塵,抑制揚塵,而且對城市是否適宜人居和對外招商均意義重大。美麗的哈爾濱,不能建成鋼筋水泥叢林,應該充滿了綠色的生命。樹木還能增加空氣濕度,改善空氣質量,因此,建議城區多種樹,多種高大的喬木。

  政協委員陳禹蒙:開啟綠色低碳生活方式

  經歷過去年10月那場超級霧霾的冰城人都特別有感觸:在一片灰茫茫的霧霾中,學生停課、交通癱瘓……人們的生活徹底被打亂、城市幾近在癱瘓的邊緣。如今, “治霾”已經不僅是政府部門的職責,也是每個哈爾濱人應為之努力的目標。這個目標,不僅讓人認識到環境優良的重要,也有一份對自然的敬畏在裡面。

  治霾是一次改變生活方式,擁抱新生活的契機。我建議,從我做起,在出行方面,近距離選擇步行,中距離選擇騎行,遠距離選擇公交或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有車的,每人每周少開一天,也是在為治霾出力。開車時,自覺遵守交通規則,減少車輛怠速而增加的污染排放,也是在治霾。在日常生活中,購買一些簡裝商品,少用一次性制品。使用節能電器,電器使用後及時關閉電源,也是在治霾。在工作中,紙張雙面使用,使用電子賀卡、多使用電子郵件……再比如,六層以下,盡量走樓梯,在公共場所或辦公區域不吸煙,也是在治霾。農歷春節就要到了,在此,倡議哈爾濱市民過個綠色春節,不燃放煙花爆竹,不燒紙祭奠故人……從點滴做起,讓藍天永駐美麗的哈爾濱。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