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0日訊 在雙榆樹鄉前程村東側的打谷場上,堆放著一垛垛芝麻。走近一看,這種芝麻不同於普通的芝麻,植株很高,芝麻粒呈黑褐色。村民介紹說,這種芝麻叫山芝麻。近幾年,前程村不少農民都開始種山芝麻,山芝麻成了這個村農民的『新寵』。
『今年山芝麻能有個好收成,這多虧了姜寶龍,他可是咱們的「芝麻官」。』打谷場上,聽到農戶談論最多的就是該村的農民姜寶龍。他是種植山芝麻的第一人,被當地農戶親切地稱為『芝麻官』。
2003年,姜寶龍通過不斷考察,感覺山芝麻這個項目不錯,他當年就種了9畝地,准備試一試。聽說他要種山芝麻,大家都直搖頭,不相信他能試種成功。勸他說:『要是不成功,不要說種子、化肥錢,就是那地底子錢,你可都要賠進去。』可他卻全然不顧,他心裡想:『賠也是賠我一個人,要是成功了,那可是給全村帶來了一條致富路啊。』
付出總有回報。經過不斷自學和精心管理,山芝麻獲得了大豐收,收入了一萬多元。
『他頭年種,我第二年種。』村民陳守全笑得合不攏嘴,『老姜手把手的教,一畝地比種別的能多收七八千元。』
據了解,年頭好時,價格達到每公斤23元,畝效益超過兩千元。今年山芝麻的畝產量在250斤以上,價格達每斤6元以上,畝效益能達1300元。在姜寶龍的帶動下,這個村山芝麻種植戶越來越多,已形成一定規模。如今,該村山芝麻種植面積已發展到300多畝,山芝麻鼓起了農民的腰包。
責任編輯:張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