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4日訊 在哈市南崗區,有2000名老年志願者,他們每天都義務幫有需要的人做事,或幫空巢老人包餃子,或幫不能自理的老人打掃屋子……默默奉獻了十餘年。近日,記者走近這群老年人志願者,聽他們講述了當志願者的故事。
71歲老人
堅持做志願者8年
今年71歲的張秀芬,帶領10多名老年志願者常年為曲線街道辦事處農行社區的空巢老人、殘疾老人服務,一乾就是8年。
去年11月,哈市遭遇大暴雪,社區許多腿腳不方便的老年人都不敢下樓,張秀芬和幾名老年志願者買好蔬菜、主食和一些生活用品給有需要的老人送去,“那幾天我們一上午就得爬30多層樓梯,但是幾個志願者沒有一句怨言,還都笑呵呵地說,就當鍛煉身體了,還能助人為樂,一舉兩得的事。”張秀芬笑著對記者說。
在農行社區,有二三十位高齡老人,他們的年紀都在八九十歲左右,他們當中有空巢老人、有殘疾老人,平時生活需要照料。張秀芬與志願者們每天早晨都與這些老人取得聯系,把老人們需要買的米面、水果、蔬菜以及醬油醋等各種生活用品記錄下來,再由志願者們去采購,之後再送到各家各戶。
2012年冬天,社區一位70多歲的老人買了5斤雞蛋往家走,快到家門口了,摔了一跤,雞蛋全碎了,張秀芬和隊友們知道此事後,大伙湊錢給老人買了5斤雞蛋送到了老人家。
做了好事心情也舒暢
“退休後,在家沒事,當志願者,做了好事,心情也好,還能鍛煉身體。”鄭芳是南崗區榮市街道辦事處分會的會長,她不僅是文藝演出的活躍分子,還是堅持疏導交通的志願者之一。
“在建設街步行街、火車站和花園街都有志願者站崗,勸阻行人闖紅燈,有時還給行人指路,我覺得我們每天都在做好事”,鄭芳說,去年夏天,自己在站崗時遇到一個老人找不到家了,她和幾個老姐妹兒就幫著聯系迷路老人的家裡人,後來終於聯系到了他的女兒和兒子,我們還陪著這個老人一直等到他的家人來接他。
鄭芳老人今年77歲了,她告訴記者,參加志願者活動,能給別人帶來快樂,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心裡特別高興。
10年做好事20萬件
“從2003年南崗區老年志願者協會成立時的十幾個人,到現在發展成為17個分會、131個服務站、志願者2000多人,這一路走來,都是志願者們的熱情互相感染著、激勵著,我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幫助別人,快樂自己’。”南崗區老年志願者協會會長付淑芹告訴記者,志願者協會成立10年來,志願者們累計做好事20餘萬件,“有些人曾經也不理解我們,覺得我們乾這些都圖啥,但是我們自己知道,我們做好事心裡就高興。現在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加入我們,跟我們一起幫助那些有需要的人,我覺得我們的目的就達到了,也算是老有所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