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政協委員陳鍾?:探索成立土地銀行推進農村土地流轉
2014-01-20 09:54:30 來源:東北網  作者:侯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20日訊 (記者 侯巍) 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系並保持長久不變,賦予農民對承包地佔有、使用、收益、流轉及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權能,允許農民以承包經營權入股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省政協委員陳鍾?建議,今年,我省作為“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實驗區,在推進農村土地流轉,實現農業生產規模化方面應做出有益嘗試。

省政協委員陳鍾?。東北網記者 侯巍 攝

  作為農業方面的專家,陳鍾?在多次調研中發現,市場機制不健全、市場主體缺失等多種原因制約土地流轉。由於土地流轉市場機制不完善,存在信息不對稱,供求雙方無法找到,使土地流轉的供求不能得到實現,或流轉價格不盡合理,讓轉出者(農民)利益受損。由於對氣候、自然災害等不確定性預知,使得對土地流轉行為的選擇總是謹慎而為。加之市場存在風險會影響農業規模經營,進而影響土地流轉,社會保障體系不完善抑制了土地流轉。此外,由於農業的規模經營有別於傳統的生產方式,一般都采用較先進的技術,需要機械、灌溉等配套設備設施,這些都需要一定量的資金投入,但是由於農村金融不發達,農業融資難問題突出,一定程度制約了土地流轉。

  陳鍾?建議,積極探索出一條符合我省農村土地流轉使用道路。加快流轉市場建設、培養市場主體;引導和扶持各類農業龍頭企業通過土地流轉建立農產品生產基地;引導和鼓勵社會資本、科研機構、大中專畢業生到農村興辦或與農民聯辦農業企業、農村合作經濟組織,開展土地流轉;探索流轉交易方式,成立農村土地銀行。農戶把承包的土地自願“存入”農村土地銀行,土地銀行根據其土地的位置、等級、存地期限等因素確定存地利息,並發給農戶存地權益證書,土地的最終承包權仍屬於農戶;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健全社會保障制度,最大限度地降低土地流轉所帶來的風險。

責任編輯:楊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