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21日訊 (記者 侯巍) 黑龍江省力推“民生十大工程”,著力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2013年確定的30件民生實事已完成29件,1件正在推進。今年將紮實做好省委提出的“十項重點民生工作”,讓發展成果惠及廣大龍江人民。民生問題是政府工作報告中一大亮點,同時也引起了代表、委員的高度關注,說民生、講措施、談展望、話發展一時間成為兩會熱議的話題。

民生問題獲高度關注。東北網記者 侯巍 攝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提高城鄉居民收入,研究出臺穩步提高離退休人員收入、適當提高最低工資標准、向國家爭取擴大我省艱苦邊遠地區津貼范圍和提高標准等增加收入的有效措施。努力增加農民轉移性收入和財產性收入。
“聽了政府工作報告後很受啟發,特別是著力提高城鄉居民收入被列為民生工作的重點,這是政府報告的一大亮點。今年把民生問題放在首位,說明我省高度重視民生問題,把人民的福祉放在了首位。”省政協委員王歌雅說,這體現了人民至上的一個觀點。

省政協委員王歌雅。東北網記者 侯巍 攝
“這幾年,我省發展較好,在全國范圍內GDP增長較快,但城鎮居民人均收入卻在全國排名到數第三,這與生產總值不匹配。”王歌雅說,十八屆三中全會報告當中提出,要加強國有資源對地方百姓福利的反哺,這比較符合我省的特點,我省是資源大省,是共和國的長子,如何在為國家做貢獻時也要讓百姓得到實惠,提高生活質量,這是百姓最關注的問題。
關注城鄉發展的還有省政協委員魏兆勝,他建議政府在城鄉、鄉鎮結合部建立幼兒園、小學,緩解此類地區入托難、入學難問題,同時加大基礎教育階段教師隊伍培養力度,提高教師素質。
說起教育人纔建設,得到了省政協委員徐偉的共鳴,為了調動廣大教師的積極性,他建議加大從事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教師的工資待遇,避免人纔外流。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推動教育公平發展,啟動實施第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進一步擴大公辦學前教育資源;建設義務教育標准化學校235所;全面完成858所農村中小學校“小火爐”計劃改造任務;創新和完善農村教師補充機制:擴大省級“特崗計劃”實施范圍和規模,啟動縣域內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輪崗,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課業負擔;在對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鄉村教師給予生活補助試點的基礎上,逐步提高農村中小學教師待遇。報告簡潔明了,多位委員關於教育問題的提案有了落腳點。
環境保護是最重要的民生工程,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關系到經濟社會長遠發展和子孫萬代的健康生活。加大霧霾天氣治理,加強環境保護,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清山的發展理念成多位政協委員們的共同心聲。代表委員們建議,政府盡快出臺禁燒褐煤的規定,分階段逐步擴大禁燒范圍、建設生物能等新興戰略產業、加大“小鍋爐”治理力度和農田廢棄秸杆科學回收、整治路邊燒烤等。“霧霾直接危害群眾健康,關乎百姓生命,政府要把‘治霾’當成最大的民生工程來抓。”省人大代表李華菊表示。
民生建設的落腳點,就是讓百姓過上好日子。政府工作報告指出, 2014年將紮實做好省委提出的“十項重點民生工作”,讓發展成果惠及廣大龍江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