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我省兩會再次聚焦:高標准 重落實治霾最關鍵
2014-01-21 13:52:51 來源:生活報  作者:劉暢言 王焱麒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生活報1月21日訊 治霾,關乎國計民生,關乎大美哈爾濱的目標實現……在我省兩會上,冰城治霾需要見行動的建議此起彼伏。省人大代表張立平、張國強、曹麗、李華菊、謝卓珊、崔立濱、蒙恩德、朱海川,省政協委員李為民、曲秀芬等,結合本報《治霾神帖追蹤》連續報道,一再表示:冰城要治霾,每個家庭、每個企業、每個機關都應參與到行動中來,應把好措施、好辦法落到實處,刮起切實有效的環保風暴,讓哈爾濱的天空更藍,空氣更新鮮。

  省人大代表張立平:

  市民應盡量購買小排量車

  當下,哈爾濱機動車保有量已突破百萬輛,道裡、道外、南崗和香坊四大主城區的機動車已突破68萬輛,這就意味著,哈爾濱有68萬個流動的點式污染源。去年,哈市空氣質量達標天數為241天,新標准下的好天兒只有39個。相關分析顯示,哈市機動車尾氣排放污染比重佔29%。

  對此有關環保專家曾指出,尾氣污染作為離市民最近的污染,應成為減排的首要任務。哈爾濱應該切實發揮空氣質量智能管理平臺的作用,利用雲技術將各類污染信息共享,通過實時監測、預警、管理和應急系統,及時對尾氣污染進行追溯治理。市民也應盡量購買小排量車,減少尾氣對空氣的污染。

  省人大代表張國強:

  秸稈回收點

  不能離農民家太遠

  因為拍戲的原因,總要坐飛機出行,在過去的一年,因為空氣質量問題,尤其是霧霾天造成的航班延誤,甚至航班取消明顯增多。由此不難看出,霧霾已經影響到了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和交通秩序的正常。

  霧霾不僅對公路、鐵路、航空、航運、供電系統有重要影響,而且對農作物生長和人的身心健康等均產生重要影響。哈爾濱是全國公認的一月份最佳的旅游地,可嚴重的霧霾,令冰雪的冰雪美景打了折扣。

  此外,城郊農民的秸稈焚燒也是污染空氣的元凶之一。我曾就此諮詢過環保專家,他們建議,在用生物技術發展秸稈項目時,要充分考慮距離和溫度兩個因素,盡量壓縮市郊秸稈回收加工點的距離,一般應在農民家10公裡內,以減少農民兄弟的運輸成本。

  省人大代表李華菊:

  環保牽頭多部門聯動治霾

  哈爾濱身為國家的老工業基地,高耗能企業和重點煙塵排放企業很多,同時,工廠“三廢”的排放和制造出的二次污染,使工業排放污染物有硫氧化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PM2.5、PM10顆粒物,均是影響哈爾濱空氣質量的污染源。

  如何治霾?出路就是消滅污染源。建議,在准確掌握霾源後,應由哈市環保局牽頭,氣象、交通、衛生、教育等部門聯合開展研究並制定治霾方案,對霾源的不同成因和主要污染物,分別拿出治理方案,明確各部門的職責,分頭實施,狠抓落實,務求實效。

  霧霾,是災害,也是產業昇級的契機,建議,我省和哈市政府抓住這次發展環保產業的良機,在政策、資金等方面支持和引導相關環保產品生產企業,並加強室內空氣淨化控制技術的研發和推廣,有投入,也有產出,纔能形成治霾的良性機制。

  省人大代表朱海川:

  治霾和綠化應兩手一起抓

  良好的環境,除了空氣清新,還要抬眼見綠。希望哈爾濱能夠抓住治霾的契機,千方百計搞好主城區的綠化。目前,哈爾濱正在爭創“國家森林城市”,建議把治霾行動與綠化城市結合起來。

  截至2013年,哈市綠地率為28.32%,綠化覆蓋率為32.2%,人均公共綠地面積為6.65平方米,人均公園綠地面積為4.77平方米,4項指數在東北三省4個主要城市中排在最後,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中也排名墊底。哈爾濱應該把“國家森林城市”作為城市生態建設發展的目標和方向,通過創建“森林城市”活動,帶動治霾行動,通過治霾和綠化兩手抓,將哈爾濱建設成具有山水田園特色的北方生態城市。

  省人大代表謝卓珊:

  國外治霾好做法

  哈爾濱可照搬

  歷史上,西方發達國家也曾遇到過環境污染的棘手問題,也是經過多年的系統治理纔達到天藍、空氣清新的良好環境。建議,我省和哈市在治理霧霾時,也要學學國外的好做法。

  美國洛杉磯上世紀50年代也曾霧霾連天,市民苦不堪言,但洛杉磯經過近20年的努力,成功治理了霧霾。它們的辦法是,先是准確找到了影響該市空氣質量的主要元凶——汽車尾氣,通過治理使汽車尾氣達標排放,進而完成了治霾的重任。

  當初,洛杉磯對霧霾的最主要污染源也是說法不一,有的說根源在工業污染,有的說根源在垃圾焚燒,但采取了關閉工廠、禁止焚燒垃圾的做法後,霧霾減輕得十分有限。一位科學家適時站了出來,擋住了汽車利益集團的“駁斥”,通過大量實驗論證出汽車尾氣的確是空氣污染的罪魁禍首。


 

  省人大代表崔立濱:

  每個家庭和企業

  都應參與治霾

  在國外,治霾大戰,不僅是與環境惡化作戰,更是一項巨大的宣傳動員工程,讓每個家庭和企業都參與進來,美國和英國,都是經過二三十年的不懈努力後,空氣質量纔恢復清新。這意味著,在治霾之戰面前,沒有,也不該有旁觀者,每個家庭和企業都應參與進來,從身邊小事做起,為污染源的減少盡義務。

  治霾的措施固然重要,但真抓實乾的落實更重要。只有把紙上的措施落實到污染源減少的實際工作中,治霾纔能取得效果。比如,有車的家庭,可以通過加裝尾氣淨化器減少尾氣排放;通過加環保汽油來減少尾氣排放;也可以通過不露天燒烤,不燒原煤,不浪費電、氣等具體做法來達到節能減排的實效。

  省人大代表蒙恩德:

  實施補貼用潔淨煤取代劣質煤

  哈爾濱霧霾嚴重,劣質煤是元凶之一,建議,政府職能部門學習酒駕入刑的嚴厲措施,采取高額罰款與推廣便宜好用新能源並舉的辦法,既遏制使用劣質煤,又為替代能源找到推廣的契機。同時建議,我省和哈市盡快出臺相關優惠辦法和扶持政策,讓人們都能用得起電和氣等清潔能源。

  建議強制推廣固硫無煙型煤,並對哈市環境空氣質量有影響區域內的村屯,實施政府補貼政策,來推廣固硫無煙型煤。目前,哈市燃料公司在松北區已建成了一處潔淨配煤示范項目,年產潔淨煤10萬噸,這與哈爾濱供暖燃煤500萬噸的需求相比,缺口很大,建議繼續擴大潔淨煤的供應規模。

  省人大代表曹麗:

  借鑒大慶做法一年確保350個藍天

  以前,有句話叫“工業學大慶”,如今,還應加上一句話,哈爾濱治霾也要學學大慶的好做法。

  在霧霾天頻現的2013年,大慶的優良天數達到了346天,今年又提出確保350個藍天的目標。大慶的空氣質量,在全國也是名列前茅,不久前,國家環保部數據中心發布的全國62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排名中,大慶市位列第三,不靠海的大慶空氣質量位居全國內陸城市之首。

  概括而言,大慶保藍天的做法是實施了治沙、植樹、復草、治水、淨氣、降噪等環保工程,同時,還聘請國際一流設計規劃團隊,謀劃著城市的生態大計,使得大慶成為全國為數不多的國家級環保模范城市。在防治大氣污染上,大慶陸續開展了春天治揚塵,夏天管露天燒烤,秋天防燒荒,冬天拔黑煙囪的四季行動。

  如今的大慶,既是一座能源城市,又是一座環保城市,在對自然的索取和付出之間,掌握了平衡的秘訣。哈爾濱等我省空氣污染較重的城市都應向大慶取取經。

  省政協委員李為民:

  治霾應從春節少放鞭做起

  春節將至,在哈爾濱頻頻出現霧霾天氣的情況下,燃放煙花爆竹勢必會進一步加重大氣污染。

  煙花爆竹在燃放時會釋放大量一氧化碳等有毒氣體,尤其會增加空氣中對人體影響較為明顯的PM2.5濃度。煙花爆竹燃放產生的煙霧中,會有鎂、銅、銫、鍶等金屬顆粒物,也會對人體造成危害。據環保部門監測數據顯示,在往年春節燃放鞭炮的高峰時段,城市空氣中PM2.5監測數值會瞬間超過儀器測量上限。

  燃放鞭炮是農耕文化的產物,建議哈爾濱主城區內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市區內禁止銷售煙花爆竹,由哈市政府統一設立煙花爆竹燃放點,並縮短煙花爆竹的准放時段。

  省政協委員曲秀芬:

  立法明確禁鞭時間區域

  鞭炮和煙花燃放時會釋放出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或有毒氣體,並產生顆粒煙塵,這些氣體和煙塵彌漫於空氣中,使空氣渾濁,令人窒息,是導致目前霧霾天氣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時還會刺激人的呼吸道黏膜,傷害肺組織,以致人們誘發呼吸道疾病。

  建議政府和媒體廣泛宣傳和提倡市民減少購買和燃放煙花爆竹,監管銷售和淘汰不安全的煙花爆竹產品。同時,需要通過立法的形式,嚴格規定鞭炮的燃放時間、燃放區域,尤其是主城區,即二環內要明文禁止燃放鞭炮,只允許在除夕、初一、初五、正月十五等特定時間段內燃放。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李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