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真情時刻
搜 索
一個養路工人的無悔人生
2014-01-21 13:56:44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駱樹財,1964年出生,阿城區公路管理總段國道養護服務處一名普通的養路工人。1980年參加工作至今,駱樹財幾十年如一日,重復著艱苦而枯燥的公路養護工作,細心地呵護著自己管養的路段,就像公路上一顆不起眼的砂石,平凡、朴實,默默無聞。他對道路養護工作的執著堅守和無私奉獻讓同事們由衷的敬佩,讓身邊的人為之感動。

  駱樹財所在的國道養護服務處,承擔著長江路、哈紅路新華路段和旅游路的養護任務,養護的裡程長、任務重。面對繁重的日常工作,駱樹財從未叫過苦、喊過累,清掃路面、填補坑窪、檢查器械、清挖排水溝……他樣樣都做;開著清掃器械的他剛剛掃過的路面,又被裝載垃圾、水泥、石頭的運輸車弄髒了,沒有抱怨與氣餒,他又調頭重新清理,這樣的事情在駱樹財的道路養護工作中幾乎天天遇到;為保證公路安全暢通,公路養護工人必須每天多次到路上巡查,及時處理路面出現的路障、修補道路坑窪,常年風裡來雨裡去、臉朝黃土背朝天,駱樹財已習慣了晴天的灰塵滿面、雨天的毫無遮擋,無論是天晴還是下雨,他的身影如同定格在他管養的公路上,已經成為一道揮之不去的令人感動的風景。

  2010年,松峰山路段遭受暴雨衝刷,山坡坍塌的土掩埋了局部路面,道路交通被中斷了。駱樹財了解情況後無暇顧及猛烈的雨勢,立即和同事奔赴現場清理路障。為保證路面的車輛安全通行,他和同事們在坍塌路段兩邊設置了警示牌讓車輛改道繞行,就馬上開始清理現場,直到晚上11時,大家纔奮力搶通了一條能夠容許車輛通行的通道。路通了,駱樹財緊繃的神經也放松了,凌晨1點多,回到家的他累得倒頭就睡,而次日凌晨5時許,他又准時上路清理路面了。

  駱樹財參加工作早、讀書不多,看不懂中外大家的文學巨著,更不知誰是當紅的明星,但他卻深知養路不能光靠力氣還要有知識。在日常養護工作中,他虛心好學,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堅持自學養護知識,積極參加單位組織的養護技能培訓,努力提高自身業務能力和養護水平。日積月累,駱樹財已經成為具有較高技術水平和豐富實踐經驗的優秀養路工人。

  在修修補補的歲月裡,駱樹財開始了和公路對話,鏟鏟填填的日子也使他認識到工作的重要性。他說『工作辛苦倒沒什麼,但被人看不起有時心裡確實挺難受的,不管怎樣我都要將路養好』。受世俗偏見的影響,許多人輕視養路工的職業,多年來從事養路工作讓駱樹財也受了很多委屈。一次,駱樹財在清掃路肩,揮舞掃帚時用力大些,把路肩的一塊石頭掃進了旁邊稻田。稻田的主人瞧見就大聲喊道:『你長眼睛沒?快把石頭給我撈出來!』。盡管駱樹財幾番誠懇道歉,可稻田主人不依不饒非要他把石頭打撈上來。石頭掉進稻田水坑不見蹤影,他穿著膠鞋如何去撈,駱樹財只有忍著罵聲獨自排解心中郁悶。由於我區是全省建材的主產區,砂石運輸車輛較一般地區多出十幾倍,在駱樹財養護的路段上大型翻斗車極多,多數翻斗車通常都無視在路面上進行清掃作業的養路工,或是發出刺耳的鳴笛或是直接呼嘯而過。當養路工常常會受氣,常常不受重視,他們的辛苦無人能體會,他們內心的酸甜苦辣無人能知曉。但駱樹財卻覺得只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就,他說『有時要有阿Q精神,纔能有勇氣有力量做好養路這麼重要的工作。』

  駱樹財是一名普通的養路工人,他愛他的老婆,愛他的兒子,愛他那並不富裕卻溫馨的家。可一年365天,很多時候,他都要陪著他熱愛的養路事業。只有看著它,陪著它,他纔踏實,因為只有它的平坦、乾淨、整潔、暢通,纔能使更多的車輛安全通行,纔能使更多的家庭變得團圓溫馨。夏天,在高達40度的氣溫下,他穿上標志服、開著掃帚車,汗流浹背;冬天,呼嘯的寒風吹得他睜不開眼睛,手背上凍裂的口子流血已凝固了,可他揮舞著雪鏟渾然不覺;春節、『五一』、『十一』,當人們在悠閑地喝著熱茶、品著美味佳餚、陶醉於節日的喜悅時,駱樹財和他的同事們卻正在為公路的暢通、安全而加班加點、日夜奮戰,盡管節日團圓的願望縈繞在心間,他依然盡心竭力地堅守在崗位上。

  駱樹財,憑著他對公路養護事業的滿腔赤誠,廢寢忘食地工作著、周而復始地默默耕耘著,用朴素的語言與行動,演繹著一個平凡養路工人的無悔人生。

責任編輯: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