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英,女,1981年出生,2006年畢業於天津中醫藥大學,本科學歷,共產黨員。2006年參加工作,一直堅守在基層從事中醫工作。
在工作中,她時刻銘記被譽為『藥王』的唐代著名醫學家和藥學家的孫思邈的一句話:『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妍蚩、怨親、善友、華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亦不得瞻前顧後,自慮吉凶,護惜身命,見彼苦惱,若己有之,深心淒愴,勿避寒暑,飢渴疲勞,一心赴救,無作工夫行跡之心,如此可為蒼生大醫。反此則是含靈巨賊』。她宅心醇謹,行善為先。對待患者公正,一心救死扶傷、治病防病,讓患者吃經濟藥,看實惠病。有的患者一味要求開好藥、貴藥,她會用盡量通俗的說法溫和地向患者解釋病情和處方施藥的緣由,說明用合適的藥纔是對病有好處,就是貴藥、好藥。遇到窮困患者,她主動幫扶,借錢借藥送食,多次幫助患者解決危急困境。
曾經有一位患脊髓炎的患者,雙下肢癱瘓,在她處針灸治療。治療過程中她了解到他的家庭,愛人早逝,自己艱難的撫育三個兒女,本來生活就不富裕,現在自己又生病了,長期的病痛讓他身心憔悴,營養不良,身上壓迫的地方多處起了褥瘡。王海英心裡很著急,為了讓他更好的康復,多次送營養品,患者深感過意不去而決定不收,她就偷偷的塞到患者的包裹裡,等回到家裡發現時就不好不收了。褥瘡很不好愈合,需要天天換藥,為了不讓患處再次感染,她就為他攢換藥包,每個月的醫保卡基本都買了換藥包,並教會家屬怎麼在家護理創口。她雖然換了工作單位,但經常與他的家屬聯系,了解近況。後來該患者常常送一些農產品來看王海英,她都收下了,反手又拿出只多不少的錢塞回去。很多患者對她的品德醫術贊賞有加,平日裡或年節也會打招呼問候,她在謙遜之餘,仍不忘本職,總是詳細詢問患者現在的身體狀況,並給出有利於保持健康的建議和指導。
『醫道精深,不可淺嘗輒止』,正是明白這個道理,雖然醫術得到了患者們的高度贊揚,她仍舊在日常不斷刻苦鑽研,利用各種機會提高自己的醫療水平,與同事一起探索更有效的工作方法,更好地為群眾服務。下班到家,常常第一件事就打開電腦,查找在當天遇到醫學問題的資料。甚至在懷孕和產後休養期間,她堅持按照單位派遣到中醫院、人民醫院參加轉科培訓學習,並取得優異的成績,醫療技術水平得到了各科指導老師的充分肯定。因為在工作中認識到熟練掌握B超技術能更准確地幫助患者解除病痛,所以她常常在周末到人民醫院B超科做輔助工作,鍛煉自己的B超診斷技能。在指導老師幫助下,她終於達到B超執業水平,並結合自己原有的執業能力,為患者和需要的人做出了更多的幫助。在社區門診工作,什麼樣的情況都會遇到,掌握更多的知識可以幫助做出及時並准確的初步判斷,纔不會延誤病情。有一天,一位女性患者來到她的門診,說『要打消炎針』,『為什麼打針呢,您有什麼不舒服』她詳細的問起了這位患者,這時患者掏出了一張B超報告單:子宮內膜增厚。看了看患者、又問了一下癥狀,她建議該患者應該轉往哈爾病三甲醫院。聽了她的詳細解釋,這位患者便前往大醫院就治。等再看到這位患者時,她已經做完手術,並得到了確切診斷:『子宮內膜癌』,還需要進一步治療。這位患者很感謝這位社區醫生給她的建議,讓她得到了及早治療。為了適應社區全科診療工作的新形勢需要,她2009年末開始積極進修中醫全科醫學知識,2013年以優良的成績通過了全科主治醫師資格考試。
『行醫一時,鞠躬一生;不求聞達,但求利人』,這是王海英身為一名醫生職業銘言,並身體力行之。在工作中,她只有在處置完所有接診的患者後纔去休息,平時和休息日加班加點更是家常便飯。夜裡總是有患者來電諮詢,雖然影響休息,她卻從不關機,為了不影響家人休息,她一到晚上就把手機調成振動模式,放在身邊,一有患者電話,就輕輕走進洗手間關上門接電話,有時候一晚上要來回四五次,家人不太理解,她只是含笑面對。因為社區診療工作需要,她毅然從中醫專業到兼修全科醫學,經過刻苦努力,紮實立足於全科診療工作崗位,並在這個崗位積極推廣針灸、按摩、中藥等中醫適宜技術。在上級領導檢查工作時得到表揚肯定時,她謙遜應對,歸功於集體。她不僅生活作風朴實,工作時也是謙和端正,有為而不自矜,常常以幽默的方式幫助同事來緩解工作壓力、排除疑難,甘為集體奉獻而不計個人得失。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她時刻不忘黨的教導;作為一名醫生,她時刻不忘職責所在;作為一名普通人,她時刻為黨性醫德之中共通的濟世救人的偉大理想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