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21日訊 “目的地是三亞,希望通過這次游學能增長孩子的見識,讓孩子們得到鍛煉,學習如何去克服和面對生活中的困難。”18日,哈爾濱市兩個家庭的家長帶著6歲的米奇、3歲半的米妮和6歲的叡叡,開始了寒假自駕游學之旅,上演“哈版”的“爸爸去哪兒”。

米妮正在讀書。

累壞了的孩子們很快進入夢鄉。
多動手多動腦孩子也來參加房車改造
6歲男孩米奇、3歲半女孩米妮是親兄妹,米奇的爸爸做司機,奶奶隨行;另一個家庭的6歲男孩宋展墨,小名叫叡叡,叡叡的媽媽李淑麗和姥爺隨行。18日上午,經過初步改裝的簡易房車載著四個大人、三個孩子從哈爾濱出發,開始了“尋夢之旅”。
“我愛人叫楊紹震,我們都叫他‘米奇爸’。”20日,米奇和米妮的媽媽劉世英接受了本報記者的采訪。
米奇爸爸媽媽是大學同班同學,老家均在外地。1996年,兩人在黑大畢業後,一起留在哈爾濱工作。有了女兒米妮後,為了能更多地陪伴孩子成長,米奇爸爸主動辭職當起了全職爸爸。
米奇媽媽說,他們原來上學時都靠死記硬背,現在希望孩子能跳出書本,在實地游歷中增長見識。在朋友眼裡,米奇爸媽在教育孩子上很有方法,總是能夠突破傳統的束縛。
米奇一直跟著參與了這次游學的准備活動,比如改造房車,購買各種工具、配件等。“我們買的是19座的依維柯客車,要改造成房車,需要添置好多東西呢,比如車用鍋爐、發電機、逆變電源、儲水桶、冰箱、衛生間、淋浴、戶外帳篷、便攜桌椅等,而且還要研究如何安裝這些東西,在哪安裝合適。”
簡單的操作一般都讓米奇動手,比如拆卸座椅、擰螺絲等,增強他的動手能力。隨時隨地啟發他問問題,比如有一個立著的很小的像帳篷一樣的東西,米奇以為這就是帳篷,但是跟家裡的不一樣。米奇爸媽就啟發他,為什麼四面都有“小窗戶”?為什麼只能站著不能躺著?猜猜這個能做什麼用?一步步猜下來,米奇最後猜到了這是用來做衛生間的,這樣的過程讓他非常有成就感。

沈陽故宮,讓孩子們知道了不止北京有故宮。

研究一下這個怎麼玩。
從小培養讓孩子有自己的夢想
“這次游學也是源於我們兩口子的一個夢想。”米奇媽說,她和米奇爸一直希望退休後能開著房車去周游世界。“這個夢想在米奇三歲時就跟他說了,那時候並沒有清晰的實施想法,兒子知道爸媽的心願後,很認真地對我說,長大後要送我們一個‘樓車’。希望孩子在這次游學中有所觸動,也有自己的夢想。”米奇媽說:“剛好前陣子看到那篇關於一家三口賣房子賣車辭去公職買船出游的報道了,對我們觸動很大。”夫妻倆簡單商量後很快統一了想法:“等都籌備好了還不知道會啥樣呢?心動不如行動!”
米奇爸正在修車。
積累經驗以後還要嘗試游學之旅
20日中午,米奇、米妮和叡叡的尋夢之旅已經到了山海關。米奇在日記裡說:“在沈陽故宮,我和叡叡知道了一些歷史知識。從哈爾濱到三亞,還有好多地方呢,我要把看見的和學到的記下來,回去和小伙伴們分享。”米奇媽因工作原因不能一起同行,計劃春節去深圳和他們匯合。米奇媽說,想借此告訴孩子們,作為一個團隊,每個人都要承擔不同的角色和任務,短暫的分離,是為了更好地達成我們共同的目標!
20日下午,老楊有點腹瀉,但孩子們仍然個個精神十足。能夠獨自擔當這次出行的司機,對老楊來說也是一個挑戰。他本來想在車身後面噴繪上“尋夢之旅”,車身一側噴上一個冬天白雪皚皚的景色,寫一個‘從’字,另一側是一個藍天白雲的海景,寫一個‘到’字,意思就是從冬到夏,從夏到冬。可惜時間緊,沒來得及實現。老楊說,這次嘗試後要好好總結,以後有機會,還要帶著孩子們嘗試這種體驗之旅。
過了山海關,孩子們覺察到了天氣變暖,結合這種體驗,米奇爸爸適時講解了氣溫為什麼會有南北的差異。20日晚,截至記者發稿時,他們已經到達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