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2月14日訊 天氣轉暖,又到裝修的旺季。一些裝修公司利用消費者不懂裝修常識與消費者簽訂不平等格式合同,甚至乾脆就不按合同執行,或在執行中以種種借口增加不合理費用。一些無裝修資質的裝修公司的施工人員存在無證上崗、不具備專業裝修知識、綜合素質低、無法保證裝修質量等情況。針對裝修市場中存在的問題,省消費者協會發布消費警示,提醒廣大消費者在裝修過程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把好選擇裝修公司關。根據注冊資金的不同,從事家庭裝修的裝飾公司名稱也不同,實力最強的是裝飾工程公司,其次是有限責任公司。而設計公司、裝潢公司這類公司需要消費者詳細考察。證照齊全的正規裝飾公司有專業的設計人員,有穩定的供貨渠道,有豐富的家裝經驗,還有專業質檢人員進行質量監理,裝修質量能相對得到保證。大量『家裝游擊隊』一無資質、二無執照、三無固定營業場所,從業人員整體素質不高,管理跟不上,出了問題無法追究。
簽訂合同前要先對條款進行審核,合同中是否有對材料、工期、施工安全、驗收、付款方式、違約責任等條款的規定,裝修工程量和工期是否合適,材料品牌和施工工藝是否滿意,付款方式和質保期是否公平等細則要審核清楚。合同中應特別注明結算時以實際發生量為准,謹防施工時出現項目漏算、改變工藝和材料質量等問題,以免造成浪費。要詳細查看預算是否與圖紙相符,對於裝修公司使用不平等的格式合同,要留心其付款方式,交付的工程款要由業主親自交到公司財務,並索要建築安裝專用發票。
家裝材料要使用無毒害、無污染、低輻射、有利於人體健康的綠色建材。一般消費者不了解建材,要盡量到規模大、信譽高的市場或商店購買,並著重選擇經質檢機構檢驗合格的產品或名優商品。裝修時如果是自購材料,少數施工方會通過介紹賣家收取回扣,或通過少用多買等方式侵佔剩餘的材料。如果是包工包料,要謹防施工隊在用料數量、用料品牌上做文章,一定要索取購買材料的明細表、檢驗合格證、發票等。
把好裝修驗收關。不同的項目有不同的保修期,消費者可要求裝修公司在合同中注明;扣留部分工程款作為裝修的質量保證金。在裝修過程中要關注及時清點剩餘材料,避免偷工減料或造成不必要的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