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9日訊 一周前,10個月大的小延續(化名)活潑好動,戴著爸爸的太陽鏡仰頭大笑,躺臥在媽媽的身邊酣然入睡。僅僅一周的時間,小延續從突然高燒,到出現腦疝、休克、消化道出血、肺出血、昏迷。5月8日,已經被確診為化膿性腦膜腦炎的小延續,小小的身體安靜地躺在市兒童醫院兒童重癥監護病房,氣管插管,靠呼吸機輔助通氣,靠物理降溫毯降溫。
小延續的家人至今也想不明白孩子怎麼就這樣了。他們不斷回憶著一周裡的點點滴滴,一周前,家住寧安市臥龍鄉三道村,本來聰明愛笑的小延續突然發燒,媽媽用溫度計一量已經燒到39度。他們急忙將孩子送到寧安市的一家醫院,在那裡打針兩天後,5月3日下午,孩子仍然高燒不退,小延續的父母立即將孩子轉院到市兒童醫院救治。
5月3日下午3時,小延續被轉至市兒童醫院兒內科病房,但隨後接診醫生就發現孩子病情嚴重,馬上被轉至兒童重癥監護病房接受治療。
小延續的主治醫師、兒童急診科主任馬麗芳介紹,“孩子當時已經出現感染性休克,腦積液裡面已經發現細菌,懷疑是化膿性腦膜腦炎,就做了腰穿確診,不到24小時,孩子又出現了腦疝。”
馬麗芳說,化膿性腦膜腦炎的病因是上呼吸道感染等病癥引發的,癥狀體征初期為發熱等類似感冒癥狀,並非傳染病。得腦炎的孩子有很多,但小延續的病情非常特殊,是她從醫二十多年來病情發展最快的一個。
5月7日晚,小延續出現消化道出血、肺出血、心率下降,病情急劇惡化。已經連續多日守護的小延續的爸爸突然說,“如果孩子不在了,就將眼角膜等器官捐獻,這對孩子也將是一種慰藉。”
小延續的爸爸的提議得到家人的強烈反對,但小延續的爸爸說,“也許兒子的器官能救別人的孩子,就像兒子的名字一樣,實現生命的延續。”他有兩個要求,一不要錢,二要善待孩子的身體。小延續的家人最終同意了他的決定。
醫院的醫務人員佩服小延續爸爸的奉獻精神,同時盡著最大努力挽救孩子。馬麗芳說,“盡全力、不放棄每一個患兒是醫生的工作。”她們連續幾天幾夜不合眼,始終不離不棄小延續,守護在床邊,監控各項指數,隨時准備搶救治療。
經過搶救,目前,小延續的生命體征趨於平穩,但消化道出血和肺出血仍然沒有完全控制。
5月8日,在記者的幫助下,小延續的家屬與市紅十字會綜合業務科工作人員取得了電話聯系,並通過紅十字會與牡丹江醫學院取得了聯系。紅十字會工作人員表示,正常情況下需要捐獻人在家屬陪同下一起到市紅十字會簽字蓋章捐獻遺體(器官)。但這件事特殊,市紅十字會特事特辦,已經與黑龍江省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取得聯系並說明了小延續的情況,該中心相關人士表示,孩子的器官太小還不成熟,但可以接收孩子的眼角膜和遺體。
小延續的爸爸表示,他的初衷只是用孩子的器官救治其他患兒,是否進行醫學性遺體捐獻,家裡人還要考慮一下再做決定。
截至5月8日下午4時,小延續病情沒有繼續惡化,但仍然處於病危狀態。市兒童醫院已經為孩子的診治減免了費用,她們表示將全力救治,期待小延續快快康復,出現生命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