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9月14日訊 隨著冰城准媽媽的增多,新生寶寶也越來越多,如何能讓寶寶們健康成長,成為了准媽媽們最關心的話題。為了幫助准爸媽們找到合適的育嬰員,了解更多的育嬰知識,記者近日請5位金牌育嬰員通過10個生動的育嬰案例,為大家分享自己的育兒經。
育嬰員:王金榮
年齡:42歲
從業年限:7年
特長:龍鳳胎
添加美味輔食引導斷奶
哈爾濱趙女士的孩子已經一歲半,每次斷奶都因為孩子的哭鬧而失敗。“我哺乳期馬結束了,孩子還不能斷奶,該怎麼辦?”
育嬰員王金榮說,滿周歲的孩子就可以斷奶了,一年後的奶水已經不能滿足孩子生長發育所需要的營養了。孩子斷奶是個必然過程,家長要有決心和恆心,同時要輔助引導孩子。可以在母親的乳頭上擦紫藥水,明確地告訴孩子,這個已經是髒的,不能吃了。懂事的孩子看到後,就不會再想要吃奶。同時,一旦孩子想要吃母乳時,給予孩子一些喜歡吃的健康輔食,讓孩子體會到其他的美味食物,或者與孩子一起做游戲,或是抱出去玩玩,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一段時間後,孩子自然就能斷奶。
另外,孩子斷奶時,容易哭鬧上火,家長要耐心安撫,同時要注意多給孩子喝水,以免造成斷奶期上火。
寶寶被放下就哭多數是餓了
哈市佟女士的女兒總喜歡讓人抱著,一放下就哭鬧,起初她還能堅持半宿,天天如此,自己的精神狀態越來越不好,全家人因此犯愁。
王金榮說,嬰兒如果是一放下就哭鬧,通常有三種情況,一是孩子餓了;二是孩子大小便了,不舒服;三是孩子肚子受涼不舒服。
針對這三種情況,我們有不同的解決辦法。孩子大小便了,只要為孩子清理乾淨即可。如何分辨孩子是餓了還是肚子受涼,就可以撫摸孩子的肚子,從胃部開始往下摸,如果孩子胃部癟了,就可以喂點奶了。
據王金榮介紹,孩子離開懷抱就哭,近八成的孩子都是因為肚臍受涼。俗話說,肚臍是人的通氣部位,非常薄,特別容易著涼。在洗澡、換衣服的時候都有可能造成受涼。這時,我們可以在肚子上敷上熱毛巾,或是用雙手搓熱,捂熱肚臍即可,反復幾次,孩子哭聲就會減弱。
育嬰員:關玉英年齡:54歲
從業年限:9年
特長:照顧黃疸兒,腳面有殘疾兒童,善於揉奶。
嬰兒夏季洗澡每天最多兩次
哈市的王女士是一位愛乾淨的媽媽,每天至少給寶寶洗澡兩次,洗澡後還會涂上按摩油。一段時間後,王女士發現,寶寶的皮膚出現紅腫,王女士很疑惑,經常給寶寶洗澡難道不好嗎?
育嬰員關玉英告訴記者,其實給嬰兒洗澡有許多需要注意的地方。首先,洗澡前我們需要准備好洗澡盆,注入一定量的水,水溫控制在38℃至40℃之間,夏季避免風口直吹寶寶,屋內溫度保持在25℃至26℃之間,夏季一天最多給寶寶洗澡兩次,其他季節每天一次為宜。在洗澡過程中,應當用左手托起寶寶,寶寶的頭卡在家長的左肩膀上,家長也可以用棉花輕輕堵住寶寶耳朵,避免洗澡水進入耳朵。家長用右手把紗布沾濕,先給寶寶擦拭眼瞼,方向是從內到外,然後擦洗寶寶的嘴、面,最後是寶寶全身。關玉英表示,使用沐浴液最多一周一次,平時可用清水給寶寶擦洗,洗澡時間不要超過5分鍾,洗澡時是用濕紗布擦拭寶寶身體,而不是反復揉搓,“寶寶的皮膚較嫩,反復擦拭不但不能達到促進寶寶的血液循環,反而會起到阻礙作用。另外,反復揉搓也會引起寶寶不安。
剛出生的寶寶不用睡枕頭
佳木斯劉女士的寶寶剛滿月,最近,關於寶寶該睡什麼樣的枕頭,成為了一家人的難題。
關玉英說,剛剛出生的寶寶其實不用睡枕頭;三個月後,可以將毛巾折疊成三層放在寶寶腦袋下,柔軟的外表不會刺激寶寶的皮膚,“天熱的時候,可以在這個簡易枕頭上放一個小手絹,如果寶寶出汗,可以及時的更換。寶寶長大後,可以做一個內有填充物的枕頭,枕芯可以摻雜三分之一蕎麥或決明子。但一定不可以使用小米,因為小米比較硬,寶寶睡覺會不舒服,也不利於寶寶腦部發育。”
育嬰員:何瑛
年齡:51歲
從業年限:5年
特長:照顧早產兒,皮膚有缺陷兒童。
包“蠟燭包”
等傳統做法不可取
大慶關女士的女兒出生不久,婆婆就從鄉下趕來,給女兒剪眼毛,擠乳頭,包“蠟燭包”,一系列的“傳統做法”讓關女士不知所措,這些老傳統到底對寶寶有沒有益處呢?”
育嬰員何瑛告訴記者,對於關女士婆婆的作法,在民間很常見。老人們都覺得,剪眼毛有助於寶寶的眼毛增長;擠乳頭,有利於寶寶排出毒素;民間最普遍的包“蠟燭包”,能夠讓寶寶的四肢長得筆直好看。其實,這些做法不利於寶寶的健康成長,長期的捆綁會阻礙寶寶正常發育,不利於他們的肝髒、身體機能以及神經的發育。”
早產兒需要喝上恆溫奶
王先生的女兒是早產兒,比預產期提前一個月出生,“醫生說,球球有點黃疸,一時間,家裡人在照顧孩子的問題上有了不同的意見。我想詢問專家,究竟用什麼方法,纔能科學照顧早產兒、黃疸兒?”
對於有照顧早產兒經驗的何瑛來說,照顧早產兒最重要的就是注意給寶寶保暖。“早產兒一般的特點是體重輕,脂肪少,所以需要更多的熱量。另外,由於早產兒的吮吸能力差,吃奶時間長,所以采取人工喂養方式的父母,一定要注意讓寶寶奶粉的溫度保持恆溫,如果奶涼了,要及時加熱。另外,室溫最好維持在24℃到26℃,避免直接吹風。”
何瑛表示,大部分嬰兒都會出現黃疸,只不過有輕有重,建議家長讓寶寶們多喝水,不要以為喝奶就可以替代水分的攝入。人工喂養的寶寶兩頓進食之間要喝水,母乳喂養的寶寶可以不用喝過多的水。另外,如果室外溫度達到26℃以上,三十天的寶寶就可以到室外曬太陽。此外,何瑛還表示,對於足外翻的寶寶,一定要遵從醫囑按摩,最好聘請有經驗的育嬰員參與寶寶的成長,“這樣的育嬰員一般能夠准確找到按摩部位,手法好,對寶寶的康復有很大幫助。”
育嬰員:宋雙鳳
年齡:43歲
從業年限:7年
特長:照料足月嬰兒
喝初乳還是喝水好 視情況而定
齊齊哈爾的趙女士即將為人母,孩子的第一口是喝媽媽的初乳好還是喝水好,這個問題讓她很疑惑。
育嬰員宋雙鳳說,孩子的第一口喝初乳還是喝水,應該根據產婦的情況而定。通常情況下,如果媽媽的奶水已經下來了,我會建議讓寶寶喝媽媽的初乳。而如今,剖腹產或是側切的產婦比較多,她們都處在疼痛中,身心不放松,最初的一兩天沒有奶水,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給寶寶喂點溫水,緩解寶貝飢餓感。
另外,宋雙鳳還建議家長們要多給孩子喝水,喝水不但有助於排毒,還可以加速新陳代謝,幫助新生兒在48小時裡快速褪去黃疸。對於人工喂養的寶寶,使用奶粉的計量最好先查看奶粉的使用說明書,並根據使用說明書規定的水溫衝奶粉,“寶寶進食奶粉的溫度應該控制在40℃—45℃左右,奶瓶最好准備一大一小,分別用於喝水和喝奶,喝水可在兩頓奶之間進行。”
哺乳期生氣後48小時內最好不喂奶
木蘭縣趙女士最近看到一條大家瘋轉的微信,一位哺乳期的媽媽生氣後喂孩子,孩子被毒死了,這著實讓她著了急?“我性格急躁,脾氣不好,非常容易上火,孩子一哭,我就會手忙腳亂,不知所措,總想發脾氣,這樣是不是對孩子不好呢”
有7年育兒經驗的宋雙鳳說,生氣後母乳會產生毒素,這件事是確實存在的,並且母乳中的毒素對孩子的生長發育是不利的。但也會因個人體質不同而程度不同。所以我建議哺乳期母親保持心情愉快。如果您真的生氣了,盡量在生氣後的48小時內不要喂奶。
育嬰員:喬淑華
年齡:43歲
從業年限:8年
特長:照顧早產兒。
室外溫度達26℃以上寶貝滿月即可外出
大慶市何女士的女兒剛剛出生,“總聽說多曬太陽有好處,所以孩子滿一周,我就想帶她出門曬太陽,可是家裡的老人們都認為孩子太小,表示強烈地反對,到底多大的孩子纔能抱出去呢”?
喬淑華說:“室外溫度達到26℃以上,滿月的寶貝即可帶出室外了,但因為孩子的瞳孔還沒有完全成型,遇到強光可能對寶貝眼睛造成傷害,所以外出時可以把皮膚裸露在外,但眼睛一定要用遮陽帽或是布遮上。另外,把孩子一層層地包裹住是非常不科學的,過厚的包被會造成孩子呼吸不暢。
產後三天可洗頭 需注意浴室溫度
牡丹江市民關女士是個年輕辣媽,她剛剛生下兒子。“媽媽和婆婆對我坐月子特別上心,她們告訴我不能吹冷風,不能洗頭發,要多吃不能減肥,真的需要這樣嗎?”
育嬰員喬淑華拿出了手機,展示了一條微信,“兩個多月過去了,我從140斤變成現在的110斤,距離我的目標還有10斤了,真高興。”這是我以前照顧過的一位產婦,她減肥的秘訣就是自己帶孩子,並且堅持用母乳喂養。因為母乳需要消耗大量的熱量,而且月子期間盡量以清淡飲食為主,媽媽自然就瘦了。
另外,月子裡不能受風的說法是對的,但如果天氣太熱,也可以開空調,但不能直吹。產後三天即可洗頭,但浴室內溫度必須先預熱,達到40℃以上,洗完後在浴室內自然乾燥後再出來,注意保暖即可。
【小貼士】
1.懷孕前建議准爸媽都去做孕前檢查,如果哪個指標未達標,可以提前彌補。
2.懷孕時,如果孕婦各類指標都正常,則不需要額外進補,否則會適得其反。
3.懷孕時,海鮮類食物吃多了,孩子出生後一定會得濕疹,希望孕婦少吃海鮮類。
4.懷孕時,多喝豆漿,多吃木瓜,核桃仁等堅果類食物。
5.建議打算自然分娩的孕婦,在懷孕後期,每天緩走20—30分鍾,有助於分娩時增強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