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第五屆全國助人為樂道德模范候選人盛春德事跡
2015-06-01 09:33:41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30年修護村路不止的當代愚公

  ——第五屆全國助人為樂道德模范候選人盛春德事跡

  盛春德,男,1938年9月生,漢族,群眾,現為黑龍江省樺南縣閆家鎮大張家村村民。2013年,被中共黑龍江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省總工會、團省委、省婦聯、東北網評為“感動龍江”年度人物;2014年,榮登“中國好人榜”。

  1962年春,25歲的他隨父母來到黑龍江省樺南縣閆家公社大張家村第二生產隊安家落戶。他文化不高,熱愛勞動,心地善良。1973年,他在生產隊鍘草時不小心被鍘刀切斷了三個手指,他只休息了短短一個月時間,治病沒有花公家一分錢,養病期間暫時不能從事重體力勞動,閑不住的他還總是為生產隊乾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大張家村冬季通村通鄉公路出現雪阻、夏季涵洞淤泥堵塞是常事兒,嚴重影響村民出行。他做出一個決定——義務修橋補路,這一乾就是38年。每天凌晨二三點鍾,天沒亮就到15公裡外的修路點,一乾就是一整天,一鎬一鎬刨,一鍬一鍬挖,一筐一筐擔,餓了吃口乾糧。經常在村邊兒找磚頭瓦塊,像螞蟻搬家一樣運過來,將路坑填平。冬天,手和臉都凍得裂開了口子;夏天,衣服被汗水打濕結起鹽霜。

  每年入冬以來,從縣城通往公心集村的車輛大約每隔十幾分鍾就一趟,道路經常被雪阻,為了讓所有的過往車輛節時省油,盛春德每天清理這段雪阻路。2011年春節期間,他凌晨兩點開戰,苦乾六天三夜,在大張家村和中和村路上每隔30米挖一個錯車位,方便村民出行。

  每年開春季節,白天冰雪開化,晚上結冰,起早駕車的司機如履薄冰,學校校車走在這樣的路上更是存在巨大安全隱患。他每年這個時節都要凌晨兩點起床,推起獨輪小車趕到現場清理路面,等學校的校車通行時,他早已把路面冰雪清理乾淨。2014年開春的一天,村民張民強從樺南縣城回村,在閻家鎮一個拐彎路口堵了十多臺車,開化後又結冰的路面溜滑,車開不出去,乘客們下車推也無濟於事。這時,盛春德來了,他趴到車廂底下,用鎬一下一下地刨冰。等他站起來時,人們看到他的鼻子、眉毛、頭發上都是冰碴,身上全被汗水浸濕,冷風一吹,整個人變成了“冰人”。乘客被深深感動,紛紛給他拿各種東西,可老人家啥也沒要就走了。

  夏天雨季,農村的涵洞經常被淤泥堵塞,除了修路他還承擔涵洞清淤。身材矮小的他,每次跳下涵洞都冒著危險,每次清完之後走上公路,他的靴子裡面都被淤泥灌滿。

  38年來,他在方圓15公裡內修路,走了22500公裡;每天拉土近3立方米,共運送土方近25000立方米,清理冰雪近40000立方米,足以堆成一座小山;在他修護的通村通鄉路上,附近15個村屯的村民、2萬多過往車輛的120萬人次受益。

  盛春德一直一個人過著艱苦的生活,鎮黨委免費為他安上了電燈、有線電視,送來21寸彩色電視機。家住七臺河的弟弟要接他同住享享清福被他回絕。盛春德早已把義務修護村路看作比生命還重要。

責任編輯:楊禹

【專題】黑土地新英雄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