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29日訊 千萬不要大驚小怪,這四散空中,一堆一簇的白色附著物,並非五月飛雪,而是這個季節常見的楊柳絮。

飄落在地的楊柳絮。
流言無根無據
這玩意兒,並非是個討人喜歡的稀罕物,可今年入夏以來,有些市民卻像避瘟疫般唯恐躲之不及,紛紛戴上口罩,因為微信中流傳著大慶婦女兒童醫院發出的一條消息,稱似往年漫天飛舞東西,已不是什麼楊柳絮,而是一種活體小蟲,叫榆四脈綿蚜。因今年的氣候有利於它的繁殖,所以數量非常多,容易引起皮膚過敏,大家一定要注意。這是真的嗎?
根據微信上提供的消息來源,記者首先聯系到了大慶婦女兒童醫院。
“這個消息我們也看到了,但我可以肯定地告訴讀者朋友三件事:一、名字不對。這所醫院的正確稱呼應為‘市人民醫院婦女兒童醫院’;二、對於這樣一所專科醫院來說,並不具備此類信息權威發布的資格;三、據院方認真調查,這是一條冒名發布的假消息,希望大家不要輕信。”市人民醫院宣傳科長馬靜這樣回復記者。

微信中傳播的謠言。
蚜蟲還是楊柳絮
在采訪市林業局病防站李站長時,他說:“這就是正常的楊柳絮,不是什麼榆四脈綿蚜。”他希望廣大網友不要輕信和傳播這類網絡謠言。
據了解,榆四脈綿蚜分布在河南、內蒙古、寧夏、甘肅、陝西、遼寧等省,我市並不在分布區域內,不具備榆四脈綿蚜的生活條件,歷史上也沒有發生過榆四脈綿蚜的病蟲害。
據科普資料顯示,榆四脈綿蚜寄主為榆樹、高粱、谷子、糜子等禾本科植物。每年5月中下旬到6月上旬的這段時間,是它遷徙的高峰。這種蟲子主要是吸取植物上的少許汁液作為食物,對人體無害,不會鑽到人體內,皮膚碰到也不會過敏。
那麼,如何區別空中的飄浮物是榆四脈綿蚜,還是楊柳絮呢?方式很簡單,用手指搓捻絮狀物,蟲子體內含有水分,搓捻後手上會有液體,楊柳絮搓捻後是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