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7月24日訊 “你讓我成長,你給我力量……”還記得2010年南非世界杯主題曲《旗開得勝》嗎?就是這首節奏感十足、充滿激情的歌曲,敲開了一群腦癱患兒的心門。
“我第一次來表演時,他們就興奮地跟著鼓聲舞動小手。那情景,我當時就受不了了,這些孩子太可愛也太可憐了,於是帶他們一起玩鼓的念頭出現在我的腦海中。”在哈市殘聯腦癱康復中心,愛心人士劉勁松回憶說。
在劉勁松的帶領下,孩子們一次次地練,反反復復地學,一年後竟做到了節奏統一整齊,並組建成了哈市首個腦癱患兒非洲鼓小樂團,棒吧!
表演真棒
跟著節拍患兒敲得很整齊
在這間不到20平方米的教室內,十幾個孩子目不轉睛地等待著老師的指令。如果不仔細看,很難發現這些小椅子上的學員是患有腦癱疾病的孩子。
隨著歌曲《旗開得勝》的響起,孩子們在劉勁松的指引下跟著節拍敲出鼓點,而劉勁松則像樂隊指揮一樣,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地揮動著雙手,提示孩子們哪裡該進拍兒,哪裡該抬手停止。“好!這遍非常整齊,你們真棒!”聽到老師的表揚,看見老師的微笑,孩子們也開心地盯著劉勁松,仿佛在興奮地等待下一次演奏。
據悉,這個非洲鼓樂團的隊員是在該中心隨機抽選的18名6至12歲腦癱患兒。
手把手教
“一聽鼓聲,他們仿佛被提醒了提醒了”
“聽見鼓聲,很多孩子都興奮地跟著節奏舞動小手,那場景跟誰都會受不了,太可憐了。”回想起第一次來哈市殘聯腦癱康復中心進行公益演出,手鼓愛好者劉勁松仍歷歷在目。
“我在西班牙留學時就聽說音樂能幫助治療自閉癥、腦癱、唐氏綜合癥等疾病,從事這個職業的人被稱作音樂治療師。於是我找到中心的老師,提出想教孩子打鼓,沒想到竟和老師們的想法不謀而合,於是2014年7月非洲鼓康復課程在這裡開課了。”劉勁松說。
記者看到,一下午的時間裡,劉勁松都在非常耐心地跟每一個孩子調整節奏——先是抓住小手,四目相望,然後再柔聲細語,最後報以和藹的微笑。
“注意力不集中是腦癱患兒的常見癥狀,但一聽見鼓聲他們就仿佛被提醒了。”劉勁松說。
家長感激
“孩子能和小朋友玩了,也愛笑了”
學員母親趙一女士告訴記者,沒接觸非洲鼓之前,她走哪兒孩子跟到哪兒,總拽著她,膽怯不自信,不搭理人,“學了一年鼓,不僅不怕人,愛說話了,還能領會家長意圖,和小朋友一起玩,笑容也多了,進步特別大。前陣子劉老師還帶著孩子們參加了兩場大型公益演出,效果特別好。”
據哈爾濱市殘聯腦癱康復中心的負責人介紹,非洲鼓之所以能夠緩解和治療腦癱患兒的疾病,就是因為它能夠發出較強的共鳴聲,音量大、渾厚,能夠引起孩子們的興趣和注意力,對於手精細運動普遍較差的腦癱兒童來說更容易掌握。此外,鼓的節奏感特別強,還能與朗誦、歌曲相結合,非常適合腦癱患兒康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