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龍江大小事
搜 索
[編輯推薦]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 黑龍江不得不去的紅色景點
2015-08-20 15:04:06 來源:東北網綜合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20日訊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紅色景點受到廣大游客的關注,“紅色”旅游不斷昇溫,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看一看黑龍江有哪些一定要去的紅色景點,讓我們共同緬懷革命先烈,追憶激情燃燒的歲月。

東北烈士紀念館。

  1、東北烈士紀念館

  東北烈士紀念館,總建築面積1.6多平方米,基本陳列面積6200多平方米,1948年10月10日開館。該館館捨是1931年建成的西歐古典主義建築風格的3層樓房。1933年9月,偽哈爾濱警察廳佔用了這座大樓,這裡成為日本侵略者鎮壓中國人民的罪惡場所。目前,館藏文物5000餘件,圖書、檔案、文獻、照片共30000餘件,反映東北抗聯斗爭生活的文物,包含了抗聯軍事斗爭、密營生活、文化學習、群眾支援等各個方面,初步構成了一部史詩般的東北革命文庫。

  地址:哈爾濱市南崗區一曼街241號

  交通線路:7路、105路、107路、109路、120路公交車烈士館站下車。

  開放時間:9:00?16:00(周二-周日)

  票價:免費

  革命領袖視察黑龍江紀念館。

  2、革命領袖視察黑龍江紀念館

  革命領袖視察黑龍江紀念館(原名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同志視察黑龍江紀念館),建於1909年,原是波蘭籍木材商葛瓦利斯所建的豪華型住宅,是一座仿法國古典府邸式建築,建築面積1943平方米。1946年成為松江省委和哈爾濱市委接待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黨和國家領導人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宋慶齡、張聞天等來黑龍江視察時都曾在這裡工作和居住過。現在革命領袖視察黑龍江紀念館館內收藏、陳列著三代中央領導集體親臨我省,深入工廠、農村、油田、林區、學校和科研等單位視察期間用過的實物、留下的珍貴照片和題詞等有關文物,保持了毛澤東主席1950年視察黑龍江時工作和居住的原貌,以及周恩來、劉少奇中央領導同志視察黑龍江時用過的實物。

  地址:哈爾濱市南崗區頤園街1號

  交通線路:10路、73路、115路公交建設街站下車,2路、6路、7、8、13、14、16、18、21、28、32、33、64、74、89、94、101、108、109、115路公交車博物館站下車。

  開放時間:9:00?15:30(周四閉館)

  票價:免費

  3、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

  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始建於1933年,曾以石井部隊、東鄉部隊、關東軍防疫給水部等名義活動,犯下了細菌戰、人體實驗等戰爭罪行。1945年8月,日本投降前夕滅亡。七三一部隊敗逃之際炸毀了大部分建築,形成了現在遺址的整體格局。七三一遺址是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細菌武器研究、實驗及制造的基地,是日本侵華期間留存的近現代重要歷史遺跡,現有重點遺存27處,其中23處遺址納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目前,新館已於8月15日開館,建築面積達到9997平方米。

  地址:哈爾濱市平房區新疆大街47號

  開放時間:9:00?16:30(周二-周日)


 

 

  雙城四野前線指揮部舊址。

  4、雙城四野前線指揮部舊址紀念館

  雙城四野前線指揮部舊址紀念館。雙城第四野戰軍前線指揮部舊址是中外馳名的解放戰爭紀念地之一,現代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大院是東北地區僅有的一座保存完好的地主莊園大院,始建於1917年。現在的第四野戰軍前線指揮部舊址,經過整修後,使這座建築和革命歷史遺址徹底恢復了原貌,初步建立了“四野”前線指揮部舊址紀念館和雙城文史館。現東三合院為舊址紀念館,設三個展廳,正房是“四野”辦公室、臥室和作戰指揮室展廳;東廂房為“四野”將帥英雄譜展廳;西廂房為“四野”戰史陳列室。西四合院為雙坡文史館,設置三個展廳,正房為文昌書院,東廂房為文物陳列,西廂房為雙城發展史展廳。

   地址:阿城區雙城鎮優乾胡同6號

東北抗日聯軍博物館。

  5、東北抗日聯軍博物館

  東北抗日聯軍博物館緊鄰東北烈士紀念館,是在原有黑龍江省革命博物館的基礎上進行改建和擴建的情景館,利用聲、光、電、3D等高科技手段與實物展品相結合的方式,再現東北抗聯戰斗環境和場景。

  地址:哈爾濱市南崗區一曼街243號

  交通線路:7路、105路、107路、109路、120路公交車烈士館站下車。

  開放時間:9:00?15:30(周二-周日)

  門票:免費

蕭紅故居。

  6、蕭紅故居

  蕭紅故居坐落在松花江北的呼蘭河畔,距離哈爾濱市28公裡,是北方鄉村的典型建築。蕭紅是30年代中國著名女作家,以反映中國北方民俗的長篇小說《呼蘭河傳》馳名中外文壇。故居為傳統的八旗式住宅,青磚青瓦,土木建造,共有房捨30間。這裡不僅可以探索蕭紅的成長環境和生活軌跡,而且還可以領略30年代北方人民生活方式與風俗習慣,是學習、研究中國現代文學的重要場所,已成為哈爾濱進行文化交流的文明窗口,國內外旅游者的文化勝地。

  地址: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呼蘭區造紙路二道街1號

  交通線路:呼蘭區3路蕭紅故鄉下車

  開放時間:8:00-17:00


 

 

  7、尚志碑林

  尚志碑林位於黑龍江省尚志市新建路(原趙尚志紀念館),是我國北方最大的文化碑林,是極具文化魅力和藝術內涵的精品旅游景點。記錄了趙尚志、趙一曼等抗日英雄和當代名家的詩詞墨跡,匯集了各個時期著名書法家的作品。尚志碑林全稱尚志市文化藝術碑林,佔地面積3.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200平方米,始建於1999年。這裡被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沈鵬譽為“翰墨勝境”。

  地址: 黑龍江省哈爾濱尚志市新建路(原趙尚志紀念館)

  8、牡丹江市八女投江革命烈士陵園

  牡丹江市革命烈士陵園管理處始建於1989年5月5日。陵園位於牡丹江畔鐵嶺河南山上,佔地面積4.2萬平方米,陵園內建有烈士紀念館、新建15米高革命烈士紀念碑及“八女投江”雕塑和“林海英烈”雕塑。園內還建有抗美援朝、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犧牲的烈士墓區,共安葬117名解放戰爭以來犧牲的革命烈士。  

  9、寧安市馬駿故居和紀念館

  寧安市馬駿紀念館,1995年8月落成開館,建築面積1283平方米,佔地5000平方米。紀念館為三層仿古建築,造型古朴典,雄偉壯觀。它座落在寧安市城南繁花似錦的江濱公園之中。鄧穎超生同志前為紀念館題寫了館名。馬駿,1895年出生在黑龍江省寧安市的一個回族家庭。他是中國共產黨早期革命活動家,“五四”運動傑出的青年領袖之一,是周恩來、鄧穎超的親密戰友。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馬駿奉調回國,臨危受命擔任中共北京市委書記兼組織部長,負責重建北京市委。同年12月不幸被捕,1928年2月15日被軍閥張作霖殺害,英勇就義時年僅33歲。馬駿紀念館的基本陳列有兩個,一是馬駿烈士生平事跡陳列,二是寧安歷史文物陳列。1999年,馬駿烈士生平事跡陳列被評為“黑龍江省十大優秀陳列”之一。2001年,馬駿紀念館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2004年,又被國家列入全國100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

   地址:牡丹江市寧安鎮沿江西街

   開放時間:淡季9:00?16:30(16:00停止入館)   旺季8:30?17:30(16:30停止入館)

   交通線路:1、2路公交車

  10、侵華日軍東寧要塞

  遺址東寧要塞博物館佔地15000多平方米,由10000多平方米的大理石廣場,4000平方米的綠地和1 100平方米館捨組成。位於黑龍江省東寧縣三岔口鎮南山村北2公裡的勛山上。1999年5月成立籌備處,在勛山地下要塞一個300平方米的倉庫內建立了“東寧要塞陳列館”。於1999年6月18日正式向社會開放。2005年10月18日“東寧要塞歷史陳列館”在勛山要塞遺址旁落成開館,2008年正式命名東寧要塞博物館。隸屬於東寧縣文化體育局。

   地址:牡丹江市東寧縣三岔口鎮

   門票:免費

首頁  上一頁  [1]  [2]  [3] 

責任編輯:李澄

【專題】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