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2015求是頒獎典禮在中科大先進技術研究院舉行,血液病專家、83歲的張亭棟教授獲得“求是傑出科學家獎”。求是基金會創始人?濟民長女查美龍以及顧問楊振寧、孫家棟、施一公等參加了此次慶典。
一輩子潛心研究白血病治療
張亭棟,1932年出生於河北省吳橋縣,畢業於哈爾濱醫科大學,曾任哈醫大一院中醫教研室主任、教授,現任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副會長、黑龍江省中西醫結合醫藥學會理事長。他研究血液病,是血液病專家,使用砒霜治療白血病的奠基人,研制出的三氧化二砷注射液對急性早幼粒白血病(APL)的臨床治愈率達91%。
他的研究清晰地奠定了我們今天的認識:三氧化二砷是藥劑中治療白血病的有效成分,而其對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APL)患者效果最好,這給全球白血病患者帶來了福音,中國在單體化學藥物方面得到世界公認的屈指可數的成就之一。其發明通過與合作者的研究在1990年代後推廣全國,其後推廣到全世界,成為今天全球治療APL白血病的標准藥物之一。
19日的頒獎大會上,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饒毅在頒獎詞中說:"三氧化二砷,堪稱中國過去一個世紀最重要的一項來自中藥的藥物發現。在以個體科研小組模式研究中藥抗癌的過程中,張亭棟是三氧化二砷對白血病治療作用的主要發現者。"
我國研究“As2O3”以毒攻毒機理30餘年
三氧化二砷分子式As2O3,是一種毒藥,也是傳統中藥之一,是最具商業價值的砷化合物,無臭無味,外觀為白色霜狀粉末,故稱砒霜。
20世紀80年代末,我國學者開始應用砷劑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績,但治療機理一直不太清楚。因砒霜有急性毒性作用,長期接觸還有致癌、致畸作用。國內很多學者對“As2O3”以毒攻毒治療機理做了很多研究,但一直未能揭開這個謎。
此時,張亭棟和他的同事們在哈爾濱用它治療白血病引起了國內外學者的密切關注,而後隨著對白血病的治療研究不斷深入,同樣研究該課題的上海第二醫科大學、上海血液學研究所王振義教授和他的團隊邀請張亭棟前往合作攻關。
張亭棟等人發現了三氧化二砷可以治療白血病,但其治病機理還難以表達清楚;而王振義等科學家發現砷劑對急性早幼粒細胞有誘導分化作用,並使癌細胞凋亡,這一研究成果表明,砷劑對胰腺癌、胃癌、肝癌、肺癌等也顯露出可喜療效。
1996年12月,全美血液學大會在美國召開,張亭棟和時任上海血液學研究所所長的陳竺受邀參加。陳竺發言時詳細介紹了砷劑治療復發的白血病癥15例,其中14例獲得完全緩解,當時,會場轟動了。
1998年之後,國際醫學界廣為接受三氧化二砷對急性早幼粒白血病具有治療作用。
目前,張亭棟和他的同事們開創的課題依然被哈醫大一院的後繼者們繼續創新著。我國每年20多萬支的生產量挽救了大量白血病患者的生命。
武警總醫院血液科博士金哈斯導師、著名血液病專家樓方定教授的指導下,通過3年多的研究發現:砷劑治療癌癥或導致癌癥的機理包括兩個方面.
其一,砷劑通過部分或選擇性抑制s-腺?甲硫氨酸依賴的甲基轉移?,從而降低s-腺?甲硫氨酸的利用率,使其濃度增高,未受抑制的甲基轉移?使DNA中的胞嘧啶發生超甲基化。如果癌基因發生超甲基化,會起到治療癌癥的作用;如果抑癌基因發生超甲基化,則會導致癌癥;
其二,砷劑需要在肝髒內分解為一甲砷酸和二甲砷酸,其毒性纔能被解除。這個過程需要消耗s-腺?甲硫氨酸的甲基,引起細胞內缺甲基狀態,使甲基化模式不穩定,導致去甲基化。這時,若抑癌基因過分表達,可起到治療癌癥的作用;若癌基因過分表達,則可導致癌癥。
這項研究顯示:砷劑是通過對人體基因甲基化模式的影響而治療癌癥或導致癌癥的。有關專家指出,這一理論的提出,標志著我國在砷劑治療白血病的機理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為今後研究如何在增強砷劑對癌癥的治療作用的同時,盡量減少其毒副作用,更好地指導臨床用藥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今年5月,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研究員陳賽娟牽頭完成的“髓系白血病發病機制和新型靶向治療研究”項目榮獲自然科學特等獎,其團隊的研究成果廣泛應用於世界多個血液中心,挽救了成千上萬患者的生命,是腫瘤治療史的成功典范。
開發口服制劑,運用到臨床還在准備過程中
有報道指出,香港已開發出口服砷制劑。
直至1998年,哈爾濱和上海相繼出現運用靜脈注射亞砷酸以治療急性粒性白血病的成功個案。早在上世紀50年代初香港就已使用口服砷劑來治療疾病。但隨著其他新藥物的出現,砷劑反而慢慢被取代、被遺忘了將近半個世紀。
1998年起,香港重新開始研究口服砷劑應用於白血病的治療。經過兩年試驗,2000年研究小組成功研發了安全的口服砷劑,並應用於白血病治療研究中。與靜脈注射相比,口服砷劑病人無需住院,劑量容易調整,毒性溫和,可長年使用,而且價格低廉,可大量節省醫療開支。他們曾對56名急性早幼粒白血病復發患者使用口服砷劑治理,其中98%獲得痊愈,由於可長期服用,患者五年存活率達70%,效果比化療和骨髓移植好。用這種口服砷劑治療時,給予病人的量約為200毫昇,是兩星期的劑量,不會引致中毒。成年人要一次喝1公昇這種制劑纔會中毒。
但有關研究人員仍強調,這種制劑"運用到臨床還在准備過程中",他們認為未來口服砷劑將有可能代替靜脈注射砷劑。另據專家介紹,目前國內一些大的腫瘤專科醫院也已開發出醫院內口服砷劑。
患者決不能自購砒霜口服治病
無論是研究還是臨床,目前所應用的注射砷劑和口服砷劑都是經過科學提煉的,建議大家不要私自購買砒霜自行治療白血病或其他癌癥。因為砒霜劇毒,服用劑量很難掌握,私自服用有生命危險。如果真的需要,也必須在腫瘤專科醫生的指導下使用。特別是白血病治療中使用多少砒霜,用藥時間多長為宜,都需要專科醫生科學地指導和監護,白血病患者千萬不要擅自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