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1月21日訊 2015年12月25日,許多年輕人在忙著聚餐歡度聖誕節。在這天,一個特殊的地方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60餘名離退休老乾部來到位於聯通大道萬力皮革城的紅太陽博物館參觀。第二天(12月26日)是毛主席誕辰122周年紀念日。
展館的創辦人是李富國。認識李富國始於25年前,當時他是龍沙公園主任,30歲出頭,意氣風發。記得當時他在公園做了幾件引起轟動的大事:為關公廟山門和正殿重新掛上了楹聯;尋找到了因“文革”而被遺棄散落在各處的壽山將軍、萬福麟將軍、德將軍等齊齊哈爾歷史文化名人的石碑;將黑龍江巡撫、龍沙公園的創始人程德全將軍的紀念碑找到並重新矗立起來;將壽山將軍的石碑重新立在了壽公祠內。2007年龍沙公園成立百年之際,已是人防辦副主任的他自己出資1萬元,請人按原內容制作了木制楹聯重新掛在了公園遺愛亭上。也正是由於他的這些努力,龍沙公園的歷史和文化資源得以重見天日,得到保護、挖掘,也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多年來他留給大家的共同印象是率性、坦蕩,一副鐵骨錚錚的男兒氣概。工作之外,李富國現在還有一個頭銜——齊齊哈爾民間藝術家協會副主席、收藏家,只是他的藏品被冠以“紅色”二字。

李富國和制作的遺愛亭楹聯.
20年前路邊結緣
李富國的第一件藏品記者很熟悉,最初見到時是在市環衛處他辦公室的書櫃裡面,一座白色圓形帶底座毛主席年輕時期的瓷像。經歷了改革開放,那時幾乎看不到誰的辦公室裡面還會擺著毛主席像了,我們都好奇地問他,李富國於是講起了它的來歷:1995年7月底的一天,他和幾個同事一起去檢查市內環境衛生,觀鶴節馬上要召開了,市裡面在大力整治環境。當他走到二廠北大門附近時,發現一個老大爺在那兒擺地攤兒,地攤兒上最醒目的就是這尊毛主席像,年輕時的主席面目清秀、目光堅毅,他被深深的吸引住了。他問大爺多少錢賣啊,大爺說80元,李富國毫不猶豫的掏出100元遞給大爺說,給我吧,但是您老人家趕快把攤兒收起來,別佔道經營了。
買了這一座主席像他越看越喜歡,但是總覺得一個還少,有些孤單,他開始在古玩舊物市場上留意,緊接著,買回來第二個、第三個……後來由雕像擴展到了像章、徽章,一發不可收拾。單位擺滿了,家裡擺滿了,東西太多了沒處放,李富國在自家小區買了一處15平方米的地下室存放他心愛的藏品,並且有模有樣地搞起了自己的家庭展覽館。那時候他纔知道,在中國藝術品收藏領域中,有一門特殊的、最具中國特色的收藏——紅色收藏。也許,現在有些人家中還能翻出那麼一兩件“紅色藏品”,因為那份紅色記憶離大家並不算太遙遠。然而,像他這樣,把紅色收藏當做後半生事業的,其實並不多見。







博物館首秀引轟動
李富國的這個收藏愛好在朋友圈裡人盡皆知。同事們說,如果李主任出差,別人去逛風景名勝,他必去的地方只有一處,古玩舊物市場,每次回來兜裡的錢都會花光。漸漸的,大家都被他的癡迷勁兒感動同化了。原人大副主任孫大增把自己家裡收藏多年的毛主席像章大約100多枚都拿給李富國讓他挑選。原同事李琳娜不僅把家裡的收藏拿出來,到南方出差也會跑到市場去淘,然後給他快遞回來。朋友王榮纔、劉海忠、張銳、孫志斌都對他的收藏貢獻不小。正是有這些人的慷慨解囊和熱心幫助,纔讓他的藏品越來越多,形成了他的小型家庭展覽館。
2011年恰逢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時任文化局局長陳萬祿找到李富國說,你有那麼多珍貴的紅色收藏,不要關起門來孤芳自賞,拿出來秀一秀多好,讓更多的人了解和認識它的價值,讓大家分享你的收藏快樂。當時市委宣傳部、文化局在齊齊哈爾市博物館策劃搞一場紀念建黨90周年的展覽活動,當時的市博物館館長、現文廣新局局長孫志斌帶著一行人來到李富國家的地下室選展品,來之前,他們還擔心展品不夠豐富,計劃再找一些人一同辦展。結果讓他們吃驚的是李富國家的藏品琳琅滿目,多的幾乎博物館也擺不下。經過不斷的精挑細選,最後有十分之一的展品拿出去驚艷亮相了。當年那場主題為“紅色的記憶、永遠的懷念”的大型展覽活動在鶴城引起轟動,許多觀眾特別是廣大黨員都從中受到了一次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主義教育。
走專業辦館之路
也許就是受到那次在博物館成功辦展的鼓舞,李富國有了更高的目標和更為大膽的設想,他要辦一處自己的紅色收藏專業博物館,他覺得讓這些寶貝久居地下室真的是愧對毛主席他老人家。
機緣巧合,2014年8月初,萬力•齊齊哈爾皮革有限公司開業,總經理王春忠聽一位朋友談起李富國的紅色收藏,對此十分感興趣,表示願意為他在萬力皮革城四樓無償提供1000多平方米展廳供他使用10年。李富國命名的紅太陽博物館在王春忠的鼎力幫助下開始籌備,2015年1月8日,紅太陽博物館和萬力•齊齊哈爾皮革有限公司正式簽約。同年3月17日經黑龍江省文化廳正式批准,我市第一家非國有民辦私人博物館成立。該展覽館可一次性容納200多人參觀,免費對外開放。這也是我省首家民辦博物館。
李富國給紅太陽博物館的定位是:紅色文化展覽館,以展覽反映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各個革命歷史時期活動的畫像、塑像和像章為主題,旨在打造紅色文化宣傳窗口和齊齊哈爾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紅太陽博物館展覽的毛主席畫像、塑像和像章,因材質不同、風格不同、造型不同、工藝不同、年代不同、內容不同等帶給人們的美感和享受、傳播給社會的歷史意義也不盡相同。目前展館內有畫像162幅、塑像158件、像章214套及各類異型對章和獨立章2000多枚,展品總計上萬餘件。
紅太陽博物館由毛澤東像章主題展廳、“馬口鐵”毛澤東畫像主題展廳、毛澤東塑像主題展廳、英雄人物主題展廳、齊齊哈爾主題展廳、鳳首壺(雞頭壺)藝術品主題展廳組成,每個展廳都具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尤以齊齊哈爾主題展廳突出特色,展品是上個世紀60-70年代期間齊齊哈爾市革命委員會、市直機關、駐軍部隊、企事業單位等敬制的毛澤東畫像、塑像和毛澤東像章,其中好多是用以表彰獎勵和饋贈的紀念品。這些展品還反映出我市當年在重工業方面的領先成就。
這些藏品所承載的革命史跡,建設成就及政治、經濟、文化、軍事、藝術、民族風情等信息,更是不可多得的極富中國特色的珍貴文化遺產。其檔案價值、文物價值、觀賞價值都很高。
藏品背後的歷史和文化
李富國告訴記者,盡管“紅色收藏”在收藏界已盛行多年,但卻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炙手可熱,掀起一股“紅色風暴”。特別是這兩年,收藏市場上各種與“紅色”概念有關的收藏品日漸走俏。這一方面與國家所提倡的關注紅色歷史有關;另一方面,這些流傳下來、有歷史意義的物品已經越來越少。他介紹說,藏家首先得對歷史感興趣,了解並研究歷史。藏品價值的高低,主要看其內容和存世量,同時參考歷史背景和相關歷史事件,對於浩如煙海的藏品和資料,要發掘其背後的故事。“所謂紅色收藏,很多人認為是‘文革品’的收藏,這是一種偏見和誤解。廣義上的紅藏泛指自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之日起,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及其軍隊,在反對外來侵略、爭取民族獨立解放、進行革命戰爭、建立新中國等活動中涉及的重大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所遺存的所有物品均為紅色收藏品,它們所傳遞的都是正能量。”“紅色收藏不僅僅是一種懷舊情結的展現,也是表達和宣揚愛國主義的一種方式。紅色收藏所提供的不僅僅是一些具有紀念意義的工藝品,它們還具有研究中國現當代史的寶貴價值,其教育意義重大、歷史性鮮明。”
堅持民間辦館的公益性
紅色收藏不僅需要民間力量,更需要政府支持。首先需要認識到紅色收藏在城市歷史和城市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其次要建立專門專業業的隊伍,使紅色收藏趨於專業化、系統化;還有就是對於民間博物館的扶持與優惠政策,鼓勵民間辦館,以增加和豐富城市文化內涵,提昇城市文化品位。
我國的《博物館條例》已經2015年1月14日國務院第78次常務會議通過由李克強總理簽發,自2015年3月20日起施行。對於促進博物館事業發展,發揮博物館功能,滿足公民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公民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該條例的出臺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條例還明確:各級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門和博物館行業組織應當加強對博物館陳列展覽的指導和監督。國家鼓勵博物館向公眾免費開放。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對向公眾免費開放的博物館給予必要的經費支持。
李富國說,條例的出臺對他是巨大的鼓勵和鞭策,自己走到今天,還有好多設想亟待實施,目前資金的壓力越來越突出,博物館免費向社會開放,僅日常的維護開銷也很大。但是,他還是對未來充滿信心,他說,自己搞收藏不是為了賺錢或者投資獲利,他一定會堅持免費向普通市民開放,私人博物館照樣可以發揮它的公益性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