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改革開放三十年:一個退休工人與首家私人博物館
2008-05-06 13:49:31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姜斌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付春和和他的藏品。高明 攝

  東北網5月6日訊 2005年9月,當哈爾濱市退休工人付春和籌建博物館時,周圍人都說:『這不是出洋相嗎,一個退休工人能辦起博物館?』

  2006年5月,付春和的名字開始頻繁出現在各家媒體上,而和這個名字相關的新聞是,我省首家私人博物館的創立,這時,人們看他的目光有了變化。

  春和博物館坐落在哈市平房區友協大街上,館長付春和訴說他創建私人博物館的感受是:痛並快樂著。

  付春和原來是平房區的一名郵遞員,當年集郵熱時,他淘到了『第一桶金』,加上家裡有祖傳幾代的藏品,於是他希望讓這些珍貴的文物在民間留存,正好國家提出鼓勵個人創辦博物館,於是就有了創辦私人博物館的大膽設想,而且他還想做個嘗試,看看私人博物館到底會發展到什麼程度。

  付春和說,春和博物館其實就是我的家。300多平方米的房子,原來是租出去的,每年有4萬元的租金。他又從銀行貸了30萬元,進行裝修、安裝安全防護設施後,博物館就辦起來了。5個展廳共有書畫、瓷器、玉件、佛教藝術品、中國司法印紙等萬餘件文物展品。

  讓付春和沒有想到的是博物館的批文辦的出乎尋常的順利,哈爾濱市領導、省文化廳及有關部門領導一批批地來參觀,有關領導還指示地方政府有關部門一定給予保護扶持。於是付春和開始憧憬著美好的前景,然而,『保護扶持』至今沒落實。

  興奮的心情開始一點點消退,取而代之的是窘境和不安:除了每月還貸款還要供兒子讀大學,經濟上的局促讓他捉襟見肘;而這麼多文物擺在家裡,安全問題又讓他寢食難安。他說他迫切需要一個既能展示藏品又有安全防護設施的場所。

  付春和曾和浙江、安徽的文化部門聯系過,那裡的優惠政策讓他心裡一震,也有外省來請他遷移他方的,而且提供的條件相當優厚,但猶豫過後,他還是選擇留下來:『民辦博物館雖然艱難,但困難是眼前的。』

  據省文化廳博物館處研究員柳偉光介紹,2006年1月1日《博物館管理辦法》正式實施,提出鼓勵個人創辦博物館,其中最大的優惠政策就是免稅,即只要是民間非企業機構用於文化事業的征地、建館都給予免稅。另外,允許私人博物館向社會征集文物;文物競拍中有優先取得權;可以接受社會捐資捐物等。目前從我省私人博物館經營的情況看,與春和博物館情形相似的有很多。由於背後沒有其他實業或企業支橕,資金運作困難,發展壯大有很大難度。一些做得比較好的私人博物館,他們成功的經驗之一就是以業養博。如龍江龍博物館(依托酒企業)、哈爾濱藝術宮版畫博物館(哈藥六廠投資創建)等因為背後擁有實力雄厚的企業運營的不錯,而且規模逐漸壯大。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