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海林人性化服務助力高鐵建設
2016-01-24 08:20:4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狄婕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1月24日訊 鐵路建設,離不開地方政府的支持。如何破解征地拆遷的難題,如何讓基層群眾滿意,如何解決施工單位的困難?這些看似難上難的問題,在海林,都被輕松化解。而這背後的答案就是人性化。

  回遷安置讓百姓滿意

  征地拆遷,被稱為天下第一難。而鐵路建設首要面對的就是這第一難。2014年7月,海林市抽調了優秀乾部,在哈牡客專全線第一個成立了鐵路建設工程指揮部。並且召開了建市以來規模最大的征拆動員會。從責任分工到進度目標,都清晰明確。

  海林市鐵路建設工程指揮部辦公室主任姚廣海告訴記者,正是有了先期充分的准備,工作推進起來就方便很多。而這征拆工作的關鍵就是人性化。

  姚廣海說,在征收房屋回遷安置方面,傳統的辦法是貨幣補償和產權調換兩種方式。為了讓群眾滿意,此次征收,海林提出了購買現房的安置方式。現房不僅僅是單一的固定小區。為了滿足不同人不同的需求,海林市在全市選出了16個具有回遷條件的樓盤。以2600元一平方米為標准,多退少補。由於尊重了百姓的自主選擇權,達到了最快征收最快安置的效果。

  青苗補償創“海林經驗”

  回遷安置讓百姓滿意,征地補償更要讓百姓說好。

  在海林市光榮村,村民丁成洪說,征農地,我一點也不擔心,畢竟國家政策在那裡,肯定沒問題,我最擔心的是青苗補償,你別看地裡同樣種玉米,補償的價格可差得不少。

  丁成洪所說的青苗補償是指征用土地時,農作物處在生長階段而未能收獲,應給予的經濟補償。按照我省的標准,按每個征地區片地價的6%進行青苗補償。姚廣海介紹說,這個標准看著公平,但在實際工作中很多百姓不接受。比如兩個農戶,一家地在路東,一家地在路西,兩家耕地質量差不多,雖然同樣種玉米,但由於區片地價不同,兩個農戶拿到的青苗補償會有差別。很多農民都會問,玉米長勢都一樣,為什麼別人家的青苗補償比我家多?

  百姓認為青苗補償不公平,直接影響了征地進度,為了解決這個難題,海林市抽調各級乾部深入農戶家中進行調研,和鄉鎮乾部座談,找專家諮詢,最終形成了青苗補償的“海林經驗”。

  姚廣海介紹,海林征地的區片地價共有4個價格,通過科學計算,得出了區片地價均值,以這個均值乘以6%,就得到了一個青苗補償的基數,統一了補償標准,最終避免了因區片地價不同導致的“鄰地不同價”的問題。

  據了解,省財政廳在海林調研時表示,青苗補償的“海林經驗”填補了我省相關政策的空白,在全國也是創新之舉。這個創新方法也得到了老百姓的歡迎,光榮村村民石正鑫說:“我家的地被鐵路截成了兩段,但為了鐵路建設,為了家鄉變得更好,這點犧牲沒啥。只要征地補償合理、公平,我們老百姓就會支持到底。”

  鐵路地方一家親

  除了抓好征地拆遷,海林市還積極穩妥解決高鐵建設中施工企業遇到的各種難題,為高鐵建設營造了良好環境。

  姚廣海介紹說,根據施工需要,鐵路設計院會先期為施工企業選擇好取棄土場、拌和站、制梁場等地。但在實際中,很多設計好的地點離施工現場運距太遠。施工企業向海林市政府提出,能否換成近一些的地點。針對這種情況,他們及時協調,組織國土、規劃等部門,根據施工企業建設需要現場勘察,重新選址。

  姚廣海說,馬尾隧道入口的棄碴場離隧道入口有5公裡,不僅距離遠,還從村子中穿過。為此,他們幫忙協調,重新選址,最後在離隧道口300米的地方建設了棄碴場,幫助施工企業節省運費三四百萬元,還提高了施工進度。中鐵22局的拌和站,在征地還沒有征完的情況下,海林市政府出錢,將一處廢棄廠房租過來,施工企業進場不到1個月的時間,拌和站就開始正常生產了。

  與此同時,鐵路建設者們也為地方百姓排懮解難。中鐵19局給安樂村修路,給橫道河子鎮修了兩座橋;中鐵22局給新樂村修了300多米的水泥路;中鐵5局免費將裝載機、挖掘機給村民使用,用自己的運輸車幫村民拉木頭。

  一幕幕互幫互愛的和諧畫面在林海雪原溫暖上演!

責任編輯:姜繼周

【專題】學講話 謀振興 闖新路

【專題】我為家鄉龍江點贊

【專題】龍江生產建設湧春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