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27日訊 2月24日,市物價監督管理局召開了全市物價工作會議,會上傳達了市委八屆七次會議全會精神、市紀委八屆六次全會精神、全省物價工作會議精神,通報了價格工作目標考核情況,並對2015年全市物價工作進行了總結,部署並安排了2016年物價工作任務。
記者在會上獲悉,去年,全市物價部門完成了各項價格改革、監管和服務工作。2015年,我市CPI累計增加0.1%,低於全國(1.4%)和全省(1.1%)水平,在全省參與統計的10個城市中處於最低位。全市共立案查處價格違法案件155件,經濟制裁總額396.89萬元。『12358』價格投訴熱線受理價格諮詢、投訴和舉報1568件,立案51件,退還142.81萬元,經濟制裁總額153.32萬元。為我市4.73萬城市低保、低收入人員、優撫對象及城鄉重、中度殘疾人士發放臨時價格補貼,補貼資金總額2014萬元。
市物價監督管理局局長任萬成介紹,2016年,全市物價部門采取有力的監管、服務和調控措施,將我市CPI漲幅控制在1.6%以下。
具體措施為:深化價格改革,確保價格改革政策落地,監督落實居民階梯水價政策和工商業用水同價政策,貫徹執行供熱價格聯動機制和非居民用天然氣價格聯動機制;推行『互聯網+物價』,建設網上辦公計劃,開闢政務微信平臺,開通『大慶物價』微信公共號,定期發布價格工作動態、價格監測信息和價格政策解讀;設立價格信用平臺,建立經營者價格信用信息發布制度;普及明碼標價,推行明碼實價,各縣區至少創建明碼標價示范店10個、明碼實價店1個、明碼標價街路1條;繼續關注民生價格問題,及時受理、處理投訴和舉報,組織開展教育、房地產、旅游、養老等民生領域價格與收費專項檢查;增加土特產、地產名牌產品、特色產品等監測品種,對主要食品的『批發價』進行同步監測和同時發布;『曬價』工作要實現市區內『價比三家』、縣與縣之間的『價比三城』,實現我市與其他城市間的『價比三家』;做好涉案、涉稅、涉紀財務價格認證工作,主動介入到政府公務領域內,為公車改革、大項目建設、招商引資、征地拆遷等工作提供價格認定服務;價格公示要根據價格調整實際情況,全面更新民生價格公示板內容;加強對商超、醫藥零售與維修、銀行、經營性服務等行業價格行為的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