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龍江大小事
搜 索
[編輯推薦]千萬別上當 這些都是山寨貨已經被曝光
2016-05-11 16:42:01 來源:東北網綜合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5月11日訊 一種名為馬達爾的冰棍,以極其相似的包裝、低廉的價格讓不少衝著“馬迭爾冰棍”品牌而來的消費者們,在品嘗之後失望而歸。一審被判賠償50萬元後,“馬達爾”不服判決結果,提出上訴。4月25日,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做出了終審宣判,判處生產商馬達爾(北京)食品有限公司與得利成冷飲有限公司停止生產、銷售“馬達爾”冰棍,並賠償哈爾濱馬迭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經濟損失50萬元,打假維權費用10.6萬元。“李鬼” 馬達爾終於為它的山寨行為買了單。[詳情]

  

  媒體曝光過的“山寨”食品

  哈爾濱沒有正牌永和豆漿 市民不知去的是"山寨店"

  2015年8月,記者走訪發現,哈市仍有多家“永和豆漿”店,這些店不僅賣豆漿、油條等經典產品,還賣面條、飯、小菜等,但價錢和菜品卻不一樣。上海弘奇永和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華北區域市場部劉經理介紹,目前我省有3家永和豆漿授權店,分布在大慶市、牡丹江市、黑河市,其餘店都不是正宗永和豆漿。

  “金鴿”變“金歌” 侵犯商標專用權罰款3000元

  2014年11月,哈爾濱某商貿有限公司委托黑龍江省某農產品開發有限公司加工銷售“金歌”多味葵花子,侵犯了“金鴿及圖”、“金鴿”注冊商標專用權。哈爾濱市市場監管局行政執法局責令立即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銷毀侵權包裝袋及侵權商品,處以3000元罰款。

  小作坊仿外包裝侵犯“呀!土豆”商標專用權

  2014年12月,哈爾濱市道外區某食品加工廠加工的“王大拿”牌“呀!通心土豆條”產品外包裝侵犯好麗友食品有限公司“呀!土豆”商標專用權共70箱(40袋/箱),及該產品外包裝袋卷材4卷,外包裝箱30個。哈爾濱市市場監管局行政執法局責令立即停止侵權行為,沒收侵權商品和用於包裝的材料,並處罰款5000元。

  這些“山寨貨”你看的出真假嗎?

  

  “山寨”食品——康帥傅方便面。

  

   “山寨”食品——康帥傅飲用水。

  


 

  

  “山寨”食品——旺子牛奶。

  

  “山寨”食品——歪歪爽飲品。

  

  “山寨”食品——迪芙巧克力。

  

  “山寨”食品——營養抉線飲料。

  


 

  

  “山寨”食品——脈勁維生素飲料。

 

  “山寨”食品——瑪利奧餅乾。

  “山寨”漏洞從哪來

  人民日報2013年5月29日消息:雖然很多“山寨貨”的確是小作坊的三無產品,但並不是所有“山寨貨”都是躲躲藏藏的“小偷”,其中有一些竟大大方方地存在著。

  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主辦的“中國商標網”上,輸入“治治”後,筆者發現,申請人為“萬雲松”的“治治”商標專用權期限有效期一直到2019年10月27日,注冊類別中包括“加工過的瓜子”。除“治治”以外,“脈劫”(正品為“脈動”)、“雲碧”(正品為“雪碧”,見題圖)等也都在工商局進行了注冊。而“周住”(正品為“雕牌”)、“營養抉線”(正品為“營養快線”)等均進行過申請,但目前商標已無效。

  “在商標申請注冊的過程中,對於一個商標是否仿冒了名牌,違反了有關法律,每個商評委對商標都有不同的評判標准,確實會存在一個模糊地帶。”中國知識產權律師網首席律師徐新明認為,在目前相關商標法律不很健全的情況下,假名牌很容易鑽法律法規的空子。

  其實,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明確規定,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或近似的名稱和包裝裝潢,使購買人誤認為這是知名商品的行為屬於不正當競爭,有關經營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為什麼仍有“李鬼”品牌在市場泛濫,甚至通過了國家的注冊登記?

  據了解,“山寨貨”的主要市場多為小城鎮、邊遠農村地區,監管觸角鮮有觸及,甚至有不少地方管理部門采取了頗為曖昧的態度。

  “山寨品牌可以給地方經濟帶來快速而可觀的收益,管理部門對山寨產品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多年關注這一現象的四川外國語學院教授劉國強說:“這類產品在商標注冊時很少受阻,甚至還得到地方上某種程度的變相鼓勵。應當追究相關職能部門監管缺失的責任。”

  來小鵬認為,除了法規與管理制度亟待完善外,企業自身也應當樹立維權意識。來小鵬說:“從根本上消除‘山寨貨’,還有賴於全民知識產權意識提高、法律體系完善和執法力度的加強。我們必須做好與‘山寨貨’打‘持久戰’的准備。”

責任編輯:王輝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