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6月4日,受中共中央派遣,劉少奇任滿洲省委書記。同年7月14日,劉少奇與何寶珍從上海輾轉來到沈陽,領導滿洲省委開展黨的工作。從此,劉少奇開始了在滿洲省委為期8個多月的披荊斬棘的東北革命戰斗生涯。
建設堅強的省委
1929年的滿洲省委多次被敵人破壞。此時,滿洲省委百廢待興。劉少奇來後就將建設一個堅強的省委與恢復和整頓各地黨團組織作為省委首要任務。
為建設一個堅強的省委,劉少奇和省委采取了一系列的具體措施:統一思想,堅決貫徹執行黨中央的決議;在省委委員之間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加強了團結;健全規章制度,嚴密組織生活;同時選拔優秀乾部充實省委領導。1929年10月18日,在少奇同志的主持下,通過了《滿洲黨目前政治任務決議案》,《決議案》是本屆省委的綱領性的文獻,它對滿洲省委黨的工作的恢復到正常的軌道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正是這些得利的措施,使滿洲省委由原來的“異常脆弱”的狀況逐步堅強起來,省委成員的思想政治水平也有明顯的提高,這為進一步領導東北工人運動、農民運動、兵士運動和各界群眾的反帝愛國運動提供了組織方面的重要保證。
意外被捕
到滿洲省委後,經過一個多月艱苦細致的工作,東北各地原有的黨團組織已基本恢復,群眾斗爭正處於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局面。於是他拖著尚未康復的病體決定發動和組織奉天產業工人的罷工,以推動全東北群眾革命斗爭的開展。
為對罷工准備工作進一步調查,8月22日下午,劉少奇與同伴孟堅去奉天紡紗廠。不幸被紡紗廠的廠警逮捕,與之一同被捕的還有工廠工人常寶玉。在近一個月的時間裡,劉少奇等人輾轉奉天紗廠、奉天警察局商埠地三分局、奉天高等檢察處,經過與敵機智周旋,這三個地方三次審訊均未果,最終奉天高等檢察處判劉少奇“取保釋放”。9月中旬的一天,劉少奇出獄。在同志的掩護下,他順利回到省委秘書處。
領導中東路斗爭:兩次哈爾濱之行
1929年5月27日,東北地方當局以“俄人宣傳赤化,顯違奉俄協定”為由,令東省特別區警察管理處搜查蘇聯駐哈爾濱總領事館。7月10日,東北地方當局出動大批武裝人員,佔領中東路全線,宣布接收中東路,並在滿洲裡等中蘇邊境地區爆發戰爭,造成“中東路事件”。此後,中共滿洲黨領導群眾運動的工作重心就開始轉移到哈爾濱。劉少奇在滿洲省委工作實踐中的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先後兩次抵哈,親自領導中東路工人的斗爭,時間共達兩個月之久。
9月26日,劉少奇來到哈爾濱,親自巡視哈爾濱市委工作和中東路工人斗爭情況。通過調查研究,他認為工人們反對東北當局操縱東省鐵路局降低工人工資、取消工人福利待遇、破壞工人組織而采取怠工的斗爭形式是正確的。
10月下旬,在對中東路工人斗爭做部署後,劉少奇離開哈爾濱返回奉天。11月初,在中共滿洲省委的哈爾濱市委的領導下,700餘名中東路工人包圍鐵路管理處,迫使當局收回減少工人工資的決定。中東路工人斗爭取得初步的勝利。
《中蘇伯力會議議定書》簽訂後,中東鐵路恢復中蘇共管。1930年1月10日,鐵路當局決定裁減華工。中東鐵路的“工業維持會”的工賊和白俄分子企圖用“紅毛子搶華人的飯碗”來策動反蘇罷工,掀起反蘇浪潮。
在這關鍵時刻,1月11日,劉少奇再次來到哈爾濱。他提出立即組織失業工人開展復工斗爭。據此,哈爾濱市委決定以鐵路總工廠為中心,領導失業工人開展復工運動,進而准備組織全路工人開展反對東北地方當局的總罷工。
在黨組織的領導下,復工運動得到各地各行各業工人的大力支持和援助,復工運動規模迅速擴大。復工運動雖然沒能直接促成中東路的工人大罷工,但是在“復工”這一點上,鐵路當局答應了工人的要求。復工運動取得初步勝利。
正當以劉少奇為書記的滿洲省委准備進一步開展以中東路工人斗爭為中心的全滿洲的工人運動和反帝愛國運動,將群眾革命引向高潮時,1930年3月,黨中央來信催促離滿返滬。3月下旬,劉少奇離開東北。
從1929年7月,劉少奇從抱病而來到東北工作,到1930年3月負疾而去。作為中共滿洲省委書記,劉少奇出色地完成黨中央交給的任務,為東北地區開展黨的革命運動寫下濃重的一筆。(供稿人崔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