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克山8月13日訊(記者 陳顯春 那鵬翔 孫曉銳)土豆學名馬鈴薯,齊齊哈爾市克山縣素有“中國馬鈴薯之鄉”的美稱,克山農民歷來就有種植種薯、商品薯、加工薯(統稱三薯)的傳統,小小的土豆,不僅讓這裡的薯農致富,還成為了該縣大力發展的產業項目。
13日上午,“網絡媒體看鶴城”大型新媒體采訪團走進薯鄉先後來到交易市場、種薯合作社、種薯基地等參觀考察。
“網絡媒體看鶴城”大型新媒體采訪團走進薯鄉。
“網絡媒體看鶴城”大型新媒體采訪團走進薯鄉。
“網絡媒體看鶴城”大型新媒體采訪團走進薯鄉。
2016年,克山縣種植馬鈴薯55萬畝,其中種薯10萬畝,預計總產130萬噸,促農增收2.5億元。 據測算,在水利等設施全配套的前提下,馬鈴薯純效益每畝為1000元左右,是玉米的2倍,大豆的5倍。種薯的效益更高,每畝可達3000元左右。可見,種植馬鈴薯的經濟效益遠遠高於其它作物,是促進農民增收的首選作物。
黑龍江省克山縣立濤馬鈴薯專業種植合作社副理事長李鵬說,該合作社入社社員1985人,耕地面積1.65萬畝,土地集中、連片耕種,大幅提高社員收入,入社的社員比不入社的社員多收入300多元。
通過發展種薯產業,使“三薯”(種薯、商品薯、加工薯)同步進入市場,一方面種薯外銷能夠創造較高的經濟效益,另一方面能夠帶動商品薯和加工薯種植,保證縣域內龍頭企業原料需求,增加納稅能力。同時,通過薯產業還能帶動交通運輸、商貿流通、餐飲服務、勞動就業和畜牧養殖等行業發展,形成產、加、銷一體化,貿、工、農一條龍的發展格局,推動縣域經濟發展壯大。
據克山縣馬鈴薯辦公室主任王子順介紹,“十三五”期間,克山縣把發展薯產業作為調整優化種植結構的重中之重,計劃到2020年,馬鈴薯種薯面積達到20萬畝,商品薯和加工薯面積達到50萬畝,能夠有力帶動馬鈴薯的廣泛種植和規模推進,對調整種植結構具有重大推動作用。
目前,世界上已有70多個國家把馬鈴薯列為主食,我國也將馬鈴薯主食化作為保障糧食安全的重大戰略,在未來幾年內馬鈴薯的市場需求勢必出現非常明顯的增長,對價格方面的影響也將十分顯著。用馬鈴薯制作點心等系列食品,在全球已形成龐大的消費群體,世界人均消費量達28公斤,我國達14公斤,被譽為“超級蔬菜”。除滿足人們美食的消費方式外,馬鈴薯還被廣泛用於醫藥、紡織、印染、造紙、鑄造、精細加工和生態環保等各個領域。此外,我國種薯年需求量達1200萬噸左右,馬鈴薯淀粉及其衍生物需求量達80萬噸以上,並且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遞增,薯產業市場空間非常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