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8日訊(記者 侯巍 陳顯春)海倫剪紙歷經百餘年不斷地攀昇發展,成為祖國北疆寒地黑土文化的一朵瑰麗的奇葩,在同類藝術作品中享有盛譽,已成為知名的地方文化品牌。海倫已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剪紙之鄉”稱號,海倫剪紙被列為“黑龍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17日上午,由九三集團冠名的“寒地黑土•綠色綏化”全國40家重點網絡媒體聚焦綏化大型采訪活動走進海倫,聚焦剪紙的藝術魅力。
剪紙得到了傳承。
剪紙馬到成功。
展示剪紙蝴蝶。
長幅海倫剪紙。
“海倫剪紙”現在已被國內外多家詞書列為專用名詞條目,它由海倫傳統民間剪紙、海倫現代剪紙和海倫滿族剪紙縱橫交織、相生相長、共同發展而形成,分為寫實派、典雅派、情趣派、圖案派、古典派和怪誕派。
海倫剪紙有著久遠的歷史積淀。1899年海倫建制前後,剪紙藝術就在民間廣為流傳,主要采用燈煙熏,剪刀剪,都是簡單的花鳥、動物、人物圖案來制作掛錢、窗花和牆花等。緣於本地少數民族與漢移民的交匯,初步形成了粗獷豪放的北方剪紙藝術風格。建國後,此時不僅剪紙技法出現突破,由以腹案用剪刀剪,變為用筆繪畫草圖,再用刻刀鏤刻,並且題材、造型、表現的藝術手法都有了創新,內容也漸漸開始展示是當代的社會生活內容。上個世紀80年代以後,海倫剪紙有了長足的發展,在剪紙的創作上體現了多樣化,注重了精品剪紙的創作。在剪紙的藝術表現手法上,吸納了美術工筆畫、版畫、漢代畫像磚,敦煌壁畫及藍印花布等藝術處理效果,著力表現古朴、稚拙、渾厚、精細的藝術風格,使海倫剪紙邁上藝術創作的高峰。其中被中國美術館、民族文化宮等國家級收藏單位收藏的作品達500餘件之多,有6000多件作品衝出國門,飄洋過海,先後赴美國、加拿大、俄羅斯、朝鮮、日本、香港、臺灣等70多個國家和地區展銷,譽滿中外。
目前,海倫剪紙由原來各家各戶的小作坊發展到初具規模的小企業,由原來的贈品轉化為商品,由原來的就地出售到走向全國,形成海倫剪紙品牌。
據了解,全市城鄉已形成1300多人剪紙創作群體。已將剪紙創作課做為中小學生手工實驗課的重要內容,納入中小學教學課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