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科教
搜 索
培養壯大農村實用人纔隊伍 助力現代農業發展
2016-10-26 16:11:07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培養壯大農村實用人纔隊伍

  助力現代農業發展

  中共寧安市委組織部

  近年來,寧安市加快建立認定管理、培養培訓和激勵保障“三位一體”培育制度,大力培養農村實用人纔,助力現代農業快速健康發展。全市現有農村實用人纔1.2萬人,佔農村人口總數的4%。2015年,農村經濟總收入92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5252元,農業生產綜合機械化率達93%。

寧安市火山石米業公司生產線。

  一、完善認定管理,壯大農村實用人纔隊伍。通過健全完善農村實用人纔認定管理機制,有效增加了人纔總量,盤活了人纔存量,提高了人纔質量。一是完善認定標准。圍繞現代農業發展對從業者的素質能力要求,對人纔進行分類認定。按照種植、養殖、加工規模和收益是一般農戶3倍以上的標准,認定規模生產型人纔7900人;按照服務對象超過10人的標准,認定從事農技服務的技能帶動型人纔1280人;把在農村文化、信息等領域提供服務的文藝人和鄉村社會工作人員930人,認定為社會服務型人纔。二是規范認定程序。制定農村實用人纔選拔管理辦法,實行以群眾公推、支部公示、群眾公評、黨委考察為主要內容的“三公一考”選拔制度,建立鄉鎮黨委初審、市農廣校把關、市人纔辦審批的認定工作流程,把有一技之長、有一域影響、有一定科技含量的農村實用人纔有效組織起來。江南鄉李斌依托家鄉山貨資源成立了北域珍奇山林食品有限公司,年營業額達1000萬元,帶動了林下經濟發展和農民工本地就業,像李斌這樣的優秀農村經紀人,全市已認定850人。三是實行動態管理。把優秀農村實用人纔統一入庫集中管理,通過年度測評和交心座談等方式加強溝通,對作用發揮突出的重點培養,對思想退坡、效益滑坡的重手扶持,對取得技術職稱的在貸款、良種、防病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2013年,蘭崗鎮一批種瓜大戶喝了“瓜湯”,想打“退堂鼓”,市人纔辦得知後,立即聘請農業科技人員與種瓜大戶結成幫扶對子,解決技術難題,農戶又重新找回了信心。

  二、創新培養模式,提昇農村實用人纔素質。實施定向精准培養,以培養模式創新帶動培養質量提昇,加快實現由簡單化“辦班”向系統性“育人”的轉變。一是整合資源抓培訓。依托地域資源和周邊高校師資優勢,創建古塔田園家庭農場、渤海稻作館等農民實訓基地12個,開辦新型農民大講堂10期,依托涉農院校培訓農村精英人纔461人、種植大戶1000人、新型農民5000人。二是針對需要送培訓。堅持“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農民“點菜”政府“送餐”,把高層次專家教授和農技人員請到田間地頭,把“土專家”和“田秀纔”請到培訓班上,把優秀人纔送出去開闊視野,先後邀請專家教授52人次,舉辦培訓班120餘期,培訓農村實用人纔1萬餘人次,組織63名致富帶頭人到上海、山東、浙江等經濟發達地區考察學習。三是黨建引領助培訓。把農村實用人纔培養作為農村黨建的重要內容,建立農村黨員乾部現代遠程教育鄉村站點252個,建立合作社和協會黨支部8個,創建黨建示范點和黨員培訓示范基地12個。切實發揮平臺作用,開展遠程助學、黨員實用人纔“結對幫扶促增收”活動,推進“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產業發展。蘭崗鎮土豆種植大戶、黨員王金福與本村15戶貧困戶結成幫扶對子,無償傳授種植經驗,並為農戶提供從生產到收購一條龍服務,實現了結對貧困戶當年脫貧。

  三、強化保障激勵,發揮農村實用人纔作用。以強化支持、優化服務為著力點,激勵引導農村實用人纔發揮所長,帶領農民創業致富。一是強化政策扶持。出臺優惠政策和獎勵辦法,每年安排40萬元專項經費用於農村實用人纔的培訓、獎勵、技術和信息支持等。市級各部門在申報、審批、考核項目等過程中,對農村實用人纔的項目優先安排。注重提高政治待遇,三年來,先後有71名優秀農村實用人纔當選為市級“兩代表一委員”,320名進入村“兩委”班子。二是實行示范帶動。通過引領“土專家”變身產業帶頭人、選派專家學者幫帶、農村實用人纔現身說法等形式,推進本土人纔的培養和轉化。江南鄉東安村農民李世軍是群眾公認的寒地果種植“土專家”,主動幫帶村民種植寒地果,目前東安果業專業合作社寒地果種植面積突破萬畝,社員人均純收入達2.8萬元。通過鄉土人纔帶動,全市果蔬種植面積發展到40萬畝,年對俄出口農產品達5.2萬噸;響水“兩化”建設流轉石板水田13.5萬畝,區域內農民人均純收入突破2萬元。三是營造人纔環境。充分發揮電視臺、黨校、農民夜校、遠程教育課堂的宣傳平臺作用,大力宣傳優秀人纔的先進事跡。近年來,相繼推出了木耳合作社社長陳榮峰、果蔬莊園經濟引領者高波、產糧大戶陳休志、全國勞動模范王克存等一大批鄉土人纔典型,他們已經成為寧安農業發展的特色品牌。

  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這次會議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市委要求,大力推進科教興農、人纔強農,著力抓好農村實用人纔培養,挖掘更多“田秀纔”,培育更多“土專家”,全面助力現代農業快速健康發展。

責任編輯:姜繼周

【專題】持續深入學講話 振興發展看龍江

【專題】創新人纔發展體制機制 激發人纔創新創業活力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