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牡丹江
搜 索
牡丹江市精准扶貧合作社 『扶貧扶智』創特色產業
2016-11-03 10:57:36 來源:東北網  作者:劉加勇 付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3日訊(劉加勇 記者付巍)牡丹江市在兩年精准扶貧中由『輸血』向『造血』轉變,確保今年12個建檔立卡貧困村脫貧出列、1.38萬名貧困人口脫貧。

  牡丹江市按照短期脫貧、長期致富並重的原則,引導貧困戶改變思想,通過發展特色種養業分享產業發展收益。陽明區針對紅林村自然條件惡劣、農耕收入低,謀劃發展果樹經濟,面積達到6000畝,成立專業合作社,每畝收入可達3000元到5000元。2016年全市通過特色產業開發可帶動全市3725名貧困人口脫貧,佔今年計劃脫貧人口的26.99%。

  牡丹江市以扶貧先扶智為導向。實施人纔培養計劃,提高貧困人口的生產和就業技能。寧安市根據貧困村的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的需要,舉辦各種不同類型的培訓班20場次,在規劃期內力爭使貧困人口家庭實用技術培訓達到全覆蓋。其中聯合村成立了『青年致富突擊隊』和『創新創業聯合村農民校』,以貧困人口為重點,選拔能人進行創業培訓。

  牡丹江市利用能人先進的理念、學識技能、人脈資源、工商資本等便利條件,實施『反哺』工程帶動脫貧。通過他們回鄉發展種植、養殖等產業帶動幫扶貧困戶脫貧,從而極大的鼓舞了貧困戶脫貧致富的信心。林口縣積極鼓勵從農村走出去的大學生、成功人士回鄉創業,帶動了260名貧困人口脫貧。

  牡丹江市還堅持健全完善社會保障、社會救助制度,編密織牢社會保障社會救助托底安全網。林口縣對因病致貧的貧困戶積極推進低保線和扶貧線『兩線合一』,將符合條件的家庭納入低保范圍,農村低保由人均2700元提高至3500元。全市通過政策兜底脫貧人口可達到2351人,佔今年計劃脫貧人口的17.04%。

責任編輯:彭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