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1月8日訊 董姝,黑龍江廣播電視臺記者、都市頻道副總監。同事對她的印象通常是『小女子、大擔當』!
董姝常說:最好的新聞在現場,最好的現場在基層。的確,現場是新聞工作者提昇的陣地,基層是新聞工作者成長的沃土。從業13年來,董姝一直在一線。采制新聞、專題1800多篇,多次策劃大型現場直播並擔任出鏡記者,曾獲得過中國新聞獎一等獎,省新聞獎一等獎等多個獎項,她從未失去第一次拿起話筒的職業初心,那是對新聞事業這個不分白晝的蒼穹最好的堅守,是對新聞人內心職業操守的盡職忠誠。
『看淡小我融入大我』是她奉獻的准則。全身心融入,纔能被激發出不曾有過的力量。黑龍江廣播電視臺大型愛心公益活動《回家的路》,她和同事們一起,通過新聞報道、特別直播,幫助走失老人回家、為『愛心手環』籌集善款;黑龍江衛視《中國龍歡樂頌》春節特別陪伴式150小時直播,她走進普通觀眾家裡捕捉生活的幸福瞬間,來到世界冠軍身邊用鏡頭展現颯爽英姿之外不為人知的溫柔,跟隨普通勞動者堅守崗位書寫朴素的家國情懷……她,渴望記錄時代進步帶來的一切美好。
2016年4月,當哈爾濱滿城飄散著丁香花的香氣之時,市民顧海東的家中也迎來了三胞胎姐妹。因為三個孩子先天性全身器官發育不完全,讓本應該十分高興的家庭一下子陷入了絕望之中。黑龍江廣播電視臺都市頻道接到了這個家庭的求助電話,董姝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她用新聞人特有的現場捕捉感,用一條條充滿著母性感召力的新聞,在一周之內籌款30餘萬元。就這樣三個孩子得救了,如今正在家中快樂成長。
從母性的角度做新聞,董姝充滿了感召的能量,而從母親的角度帶孩子,她卻對女兒虧欠得太多。從沒接送過女兒上學、放學,輔導作業時間有限,2016年暑假全家帶著孩子去上海的迪士尼,唯獨她因為工作原因沒能同行,但董姝安慰自己說:感受迪士尼的歡樂不分季節,而感受黑土地上特有的『綠色之美』,這個時間就是最好的時候。於是,有了都市頻道特別策劃的七集新聞專題片—《大美龍江濕地行》。從7月份開始,歷時兩個多月的拍攝,董姝和攝制組沒有計算走了多少條泥濘的山路,挨了多少次蚊蟲叮咬,卻清楚的記得在沒有電和通訊信號的深山,怎樣一次次絞盡腦汁創造條件完成一次次新聞采制。
新聞來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報道大民生,助力我省經濟發展,都市頻道迅速反應,董姝和同事們用鮮活的直播,用細膩的視角,為觀眾講述了龍江大地大發展、快發展結出的一個個碩果。
每一年的龍視都市頻道風箏節上,董姝總是與同事們帶著每一個參賽家庭把孩子們親手繪有圖畫的風箏放飛高空。那一刻,於每一個家庭而言,放飛的是對未來生活的憧憬,而於媒體人而言,放飛的是一種職業理想。當然,這理想的背後是直播策劃的艱辛,是哪裡有新聞哪裡就有記者的常態,是萬家燈火時團圓飯上一貫缺席的他和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