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做好時代風雲的記錄者 記黑龍江廣播電視臺紀錄片部制片人姚冬梅
2016-11-08 10:32: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11月8日訊 在黑龍江廣播電視臺,有一支僅有三十餘人的紀錄片團隊,在短短幾年時間裡,創作了一部部精品力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姚冬梅,是這支隊伍裡為數不多的女成員之一,更是隊伍裡的核心力量。

  拍紀錄片是一項異常艱苦的工作,每一次紀錄,不僅是體力與耐力的極限挑戰,還是腳步與心靈的艱難遠行。前期反復的策劃研討,後期文稿的修改磨合,長達數月的出差采訪,通宵達旦的整理編輯。這段路,需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堅持,有時甚至要咬緊牙關挺下去。凜冽的寒冬,姚冬梅和她的同事們曾攜帶著幾十公斤的設備,徒步穿越冰天雪地,在寒風中苦苦等待,只為拍到最佳的光線;炎熱的酷夏,他們曾懷揣著唯一的線索,在南方頂著四十多攝氏度的高溫,跑遍街巷逐戶問詢,只為找到當年的一名親歷者。凌晨三點,他們在靜寂的天安門廣場支起搖臂,准備拍攝昇旗儀式;初春時分,他們在中蘇邊境的深山幽谷中探查日軍的要塞,顧不得這個季節正蜱蟲肆虐。

  2016年7月4日,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常設展覽館建成儀式在莫斯科舉行。開館當天,首部全面反映中共六大題材的大型紀錄片《中共六大紀事》,在黑龍江衛視重磅推出。這部至少需要幾十人,用一年來完成的重大題材作品,姚冬梅和她的同事們,只用了三個月的時間。這背後,是難以想象的付出。中宣部閱評組對這部為建黨九十五周年獻上的誠意之作,給予高度贊揚。

  短短五年間,作為主創人員之一,她和同事們一起制作了國內第一部全面梳理細菌戰歷史的八集高清紀錄片《日本細菌戰》、以獨特視角紀錄建黨九十周年的六集《學習》、展現文化強國之路的《文化偉力》等等一系列登陸央視的作品。而真正讓她和同事們感到自豪的,不是二十餘次問鼎國內所有行業的最高獎項,數次斬獲國際紀錄片大會大獎,而是這支小小的團隊,憑借堅韌和執著,一次次成功肩負起國家級媒體的重大使命,用鏡頭承載著歲月的溫度,留下了歷史的記憶和時代的變遷,而這一切,都將關乎未來!

  『一個國家沒有紀錄片,就像一個家庭沒有相冊。』智利紀錄片導演顧茲曼,曾用這樣的話語來闡述紀錄片對保存群體記憶、塑造國家形象、刻畫時代精神的功用。姚冬梅說,作為一個普通的電視工作者,能夠如此近距離地觸摸歷史的脈搏,聆聽這個時代的足音,何嘗不是一種幸運?因為熱愛,姚冬梅選擇了紀錄片;因為熱愛,她與同事們甘於寂寞地走在一起,百折不撓地始終堅守在一線;因為熱愛,她鍥而不捨地細細打磨,用汗水和心血守護著一種精美文化的品格;因為熱愛,她跋山涉水,輾轉奔波,用漫長的時間捕捉瞬間,用漫長的路程丈量征程,因為她深知,這個漫長,意味深長。

  腳上的泥土、身上的灰塵,是時代給予的饋贈,也是新聞工作者的最高獎章。雖步履艱辛,卻內心踏實。與黨和人民同呼吸,與時代共進步,堅持職業夢想,守望媒體信仰,肩負責任與使命,心懷敬畏與真誠,姚冬梅,將繼續做好時代風雲的記錄者,不忘初心,一路前行!

責任編輯:王輝

【專題】第十七屆記者節——講述記者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