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日報11月8日訊 『最火爆的人氣,場場萬人空巷;最真實的震撼,百姓喜聞樂見。』這是全省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重點活動,全國電視民生十佳活動——黑龍江廣播電視臺『咱家門口唱大戲』《歡樂英雄轉》送戲下鄉巡演的真實寫照。這個已連續舉辦了五年的文化惠民活動,在全省的基層群眾、尤其是農民朋友中可以說是家喻戶曉,是百姓心目中最為喜愛的品牌活動。
提到送戲下鄉,就不得不提到黑龍江廣播電視臺公共農業頻道的一位副總監翟波濤。2002年從黑龍江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畢業後考入黑龍江電視臺,在電視媒體工作的十四年間,翟波濤從事過主持人、編導、記者、主編、策劃和制片人等工作。在擔任新聞記者期間,他一直將『當好記者、做好新聞』作為自己的工作目標,由他采編的新聞專題《真情31天》和《雪阻·突擊》分別榮獲了2009年度和2010年度全省新聞獎一等獎。2011年,由於工作的需要,翟波濤帶頭創辦了地方文藝欄目《歡樂英雄轉》,並於2012年創辦了『咱家門口唱大戲』送戲下鄉巡演活動。從2014年開始,巡演由省委宣傳部主辦,黑龍江廣播電視臺公共農業頻道承辦。
見到翟波濤時,他正在審看送戲下鄉五年的總結宣傳片。翟波濤說,其實在開始策劃送戲下鄉的時候,僅是想到傳統二人轉是東北土生土長的民間藝術,縣城或農村的觀眾會更加喜愛,應該用最原始的方式讓民間藝術回歸民間,誰也沒有想到會受到那麼多觀眾的歡迎。翟波濤說,送戲下鄉演出一般時長在兩個小時左右,節目多的時候甚至可以進行四五個小時。成千上萬的觀眾席地而坐,可以四五個小時不上廁所,可以中午不吃飯,可以頂著烈日大雨、冒著狂風暴雪,就是為了完完整整地看一場文藝演出,這究竟能說明什麼?說明基層百姓的文化生活還十分匱乏,說明觀眾對真正喜愛的文藝演出十分渴求,說明我們送戲下鄉的演出場次還遠遠不夠,說明媒體踐行群眾路線是多麼的重要、多麼的迫在眉睫。而這些最朴實、最可愛的觀眾,就是每一個媒體工作者力量的源泉,既教會了我們執著與堅守,也讓我們感受到了一個媒體工作者的價值和初心。
五年來,『咱家門口唱大戲』送戲下鄉巡演相繼在全省各地進行巡演129場,巡演裡程超過5.4萬公裡,覆蓋全省69個縣(市、區)級以上行政區,累計近200萬名觀眾現場觀看了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