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齊齊哈爾
搜 索
將青春奉獻給鍾愛的事業 記中國一重重型裝備事業部技術質量部數控編程員關勝
2016-11-16 14:40:45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薛立偉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11月16日訊 『我熱愛我的工作,雖然身處的地方比較偏遠,但我還是想紮根在這裡,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下去。』在我省工作了9年的專業技術人員關勝,給記者的第一印象是朴實無華、踏實肯乾。

  關勝出生於吉林省長春市,2007年在長春理工大學畢業後來到我省齊齊哈爾市,是中國第一重型機械集團公司重型裝備事業部技術質量部編程科的一名數控編程工藝人員。普通的職業、普通的外表,然而他在內心卻有著不服輸的精神,取得了不普通的業績。在2015年事業部基層創新活動中,憑借『利用刀庫系統實現自動化連續加工』項目,他榮獲了第一季度一等獎、事業部基層創新『年度總冠軍』、公司基層創新一等獎、公司勞動模范稱號等,並在2016年榮獲由省科協、省委宣傳部、省科技廳聯合評選的『龍江創新力量十佳』稱號。『取得的榮譽只是表明領導對我工作的認可,公司其他同事做得也都很不錯。』面對這麼多榮譽,關勝表現得很淡然。

  『在日常工作中,關勝經常深入車間一線,查看圖紙尺寸、對照活件餘量,不斷優化編程工藝,時間久了,我們都愛找他解決編程中的問題。』同事們說。2015年,為提高專項產品產能和效率,同時不能降低產品質量,事業部要求相關職能部門輔助某分廠進行數控加工中心工藝改進。關勝接到任務後,沒有急於坐到電腦旁,而是上車間一線了解分廠的數控機床情況。『聯系現場很重要,不結合實際是沒用的。』關勝認真地解釋著,他了解到分廠現有的多臺數控加工中心都配備有刀庫系統,可完成自動換刀動作,但從沒有真正意義上應用到自動化加工中。他想到正可以在這方面下功夫,來滿足零件在一次裝卡下多種刀具、多個加工部位的自動化連續加工。

  找到了突破口,關勝就行動起來。他根據車間實際生產情況,挑選出了首個實驗零件,首先按毛坯情況及選定的試點機床進行了詳細分析,對零件進行了有效的工藝改進,通過對零件的裝卡方式、胎具情況進一步分析,達到在一個工步下,盡可能多的將可加工部位從數控程序方面進行整合,優化走刀軌跡及切削參數,不同刀具的長度及半徑通過程序進行補償,做到半自動甚至全自動的加工程度。這看似簡單可做起來不易,因為其中任何一個銜接點出問題都有可能發生質量或安全事故。

  為確保整個過程的准確性,他對加工前毛坯尺寸測量後用三維軟件進行建模,再用模擬軟件對加工過程進行一步步模擬,最後與成品模型反復對比,多次往返現場與辦公室。有人開玩笑說:『給你支個辦公桌,天天就在我們這兒辦公吧』。他一想這樣確實節省時間,後來乾脆帶著手提電腦到現場,與操作者共同細化每個步驟。經過夜以繼日地加班趕工、反復改進優化、試驗,最終順利完成首件刀庫自動化加工程序,並成功應用於生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通過不斷積累經驗並持續推廣,公司目前可利用數控程序控制刀庫連續在十幾臺機床上加工數十種零件,陸續還對其他零件進行實驗加工並固化。此項工作的完成使部分專項產品件的生產效率提高了10%?50%,降低操作者勞動強度50%以上,同時也降低了人為因素出錯的可能性,既保證了質量又提高了效率,得到分廠和操作者的高度評價和贊揚。

  當談起父母和家庭時,關勝有一絲愧疚。『工作的這些年,一直在外面奔波,基本上每年只能回一次家,心裡挺對不住父母的。』關勝坦言,『現在公司處於發展的關鍵時刻,編程科需要我、技術質量部需要我、事業部需要我,我得堅持下去,離開家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關勝的父母很支持他的工作,從不讓他擔心家裡的生活。父母經常鼓勵他,要戒驕戒躁、繼續努力,創造出新的成果。關勝憨厚地笑著說,『希望工作穩定以後,能夠把父母接過來,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就好了。』

  為了公司的發展,為了目標的實現,關勝一直堅守崗位,奮戰在工作一線。他忙碌的身影,在公司形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面對他人看起來的辛苦,關勝沒任何怨言。『因為我喜歡我的工作,所以不會感覺到枯燥。如今公司的數控編程工藝人員大多與我同齡,新科技的重擔落在我們這一代年輕人肩上。我將繼續立足於本職工作,把青春和熱血奉獻給我熱愛的事業。』

責任編輯:劉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