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生活資訊  >  天氣出行
搜 索
高鐵時代:按下龍江發展快進鍵
2016-11-17 11:05: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狄婕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哈牡客專虎峰嶺隧道施工中。

  黑龍江日報11月17日訊 鐵路線上風馳電掣,建設現場熱火朝天。

  黑土地上,一條條『鐵龍』氣勢恢宏,呼之欲出。建設現場,鐵路大軍們加班加點,熱情高漲。今日的龍江,一場鼓足乾勁、快馬加鞭、如火如荼的鐵路建設會戰正在上演。

  哈佳鐵路:控制性節點工程一一攻破

  作為對祖國母親的獻禮,十一前夕,由中鐵十九局集團承建的新建哈佳鐵路全線重點控制性工程、全線最大跨度依蘭牡丹江特大橋128米連續梁順利合龍,比計劃工期提前了36天。

  新建哈佳鐵路依蘭牡丹江特大橋全長約3.6公裡,位於依蘭縣南側。其主跨128米連續梁是整個新建哈佳鐵路跨度最大的一個連續梁工程,因此被稱為『哈佳第一跨』。2014年7月,依蘭牡丹江特大橋正式開始建設,由於大橋跨越牡丹江主河道和輔河道,結構形式多樣,施工工期長,因此是整個新建哈佳鐵路的重難點工程。

  中鐵十九局集團新建哈佳鐵路六標段項目經理鄒德玉告訴記者,施工過程中,由於河道地質情況復雜成樁速度慢,項目部采用長鋼護筒跟進的方法穿過不良地質層確保施工工期;在冬季施工中,采用暖棚法,使用大噸位鍋爐保證施工質量。同時,項目部成立了科技攻關組,對施工生產中遇到的重難點展開了針對性的技術攻關和方案優化,抓安全,保質量,促進度。依蘭牡丹江特大橋主跨連續梁的提前合龍,確保了架橋機提前向前架梁,後續的鋪軌工作也可以提前進行。

  5月,隨著一聲炮響,由中鐵一局承建的哈佳鐵路全線重點控制性工程、全線最長的猴石山隧道順利實現了全隧貫通。

  猴石山隧道地處佳木斯市境內,全長3410米,是單洞雙線隧道,也是在鐵路總公司掛牌的哈佳鐵路重點控制性工程。據中鐵一局二公司副總經理李非介紹,猴石山隧道地處東北高緯嚴寒地區,地質條件復雜,隧道所經地區有多條地質斷層帶,地層岩體破碎,地下水較發育,地下水受地表水補給影響較大,施工難度大。特別是冬季施工和防寒保溫上,由於冬季特別長,隧道外的有效施工時間被大幅壓縮;同時,為了防止隧道內的湧水結冰導致隧道內壁膨脹變形,必須給隧道加裝雙層防水加保溫層,埋設貫通全隧、直徑達1米、深度2.7米的中心排水溝,這使得該隧道成為目前全國同類型管道中直徑最大、最長的隧道。

  這些重要控制性節點工程的攻破是哈佳鐵路全線建成通車的關鍵,更為實現哈佳鐵路全線工期提前,提供了重要保證。據悉,新建哈佳鐵路全長343公裡,其中改造既有線6.2公裡,新建線路336.8公裡,是目前國內高寒高緯地區線路最長的高速鐵路,預計2018年6月30日開通。新建哈佳鐵路建成後,將與哈大高鐵、哈齊高鐵等構成東北地區快速客運網絡,提高東北地區『三縱四橫』鐵路網客貨運系統能力。目前,哈爾濱至佳木斯的列車沿綏佳線運行,運行時間最快要五個半小時。該線路建成後,將在哈爾濱至佳木斯之間形成一條新的快速鐵路通道,哈爾濱至佳木斯運行時間縮短至兩個小時,結束了依蘭、方正等地不通火車的歷史,大幅壓縮區域時空距離,完善區域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今後,該條鐵路還可能與既有佳木斯至同江鐵路線連接直通同江,待同江中俄鐵路大橋建成後,或可直通俄羅斯,成為『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而推進中俄經貿聯系、加快東北亞區域開發進程。

  哈牡客專:排難點鐵軍精神耀龍江

  哈爾濱至牡丹江鐵路客運專線螞蟻河二號特大橋58號墩連續梁重達六千三百噸,日前,這座連續梁成功實現了空中轉體。

  在螞蟻河二號特大橋建設現場,58號墩和墩身上的連續梁顯得格外突出,它與其他橋墩不在一條直線上。這是因為這個長達78米的連續梁,要上跨每天多達96趟客貨運列車通過的既有濱綏鐵路。為了保證列車通行安全,58號墩設計成了轉體墩,也就是先在與綏濱鐵路平行的角度完成水泥澆築,施工完成後再通過牽引旋轉,與其他連續梁對齊,實現對濱綏鐵路的跨越。

  此次轉體的角度是52度,通過橋墩上的刻度表可以看出,在兩個連續千斤頂的牽引下,重達6300噸的連續梁以平均一分鍾一度的速度順時針轉動。經過50多分鍾,刻度表轉到52度,轉體完成。58號橋墩與59號橋墩實現對齊,所有橋墩連成一線。

  中鐵五局哈牡客專五標二分部技術負責人李雙浩介紹,轉體連續梁是架梁通道上的一個必經的節點。目前,一切按照計劃,正常施工、正常轉體,為明年的架梁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與此同時,被喻為哈牡客專『咽喉要道』的虎峰嶺隧道正在緊鑼密鼓地加快建設。憑借險要的地形和復雜的地質結構,這裡曾讓中東鐵路建設者們望而卻步,而今,中鐵建設者們卻在這片高寒禁地上書寫奇跡。

  中鐵五局哈牡客專項目經理部一分部副總工程師王志強告訴記者,虎峰嶺隧道存在一些復雜的地質情況。部分岩層破碎、風化,開挖的過程非常危險。『這就好比一塊豆腐,如果比較結實完整,挖掉一塊,剩餘部分還很結實。但如果豆腐比較破碎,挖掉一塊,就很容易整體破碎。』王志強說,為了破解復雜地質帶來的難題。施工人員首先要根據鐵路設計院的勘測結果,對復雜地區進行每5米至100米不等的物勘。這就好比給岩層做『CT』。當確認了圍岩差的區域,就要進行超前支護。也就是將10米一根的管棚插入圍岩中,向管棚噴射混凝土,掛鋼筋網片,安工字鋼,打錨杆,再噴混凝土。這些特殊加固完成後,再進行正常的施工步驟。

  鐵路建設都是在人跡罕至的野外,辛苦不言而喻,然而對於建設者來說,常年在外遠離親人更讓他們心酸。

  在哈牡客專虎峰嶺隧道工區,中鐵五局哈牡客專項目經理部一分部黨工委書記蘇晨光最幸福的事情就是能和千裡之外的兒子視頻聊天。今年32歲的蘇晨光來自陝西,由於自己和妻子都在哈牡客專工作,7歲的兒子只能由在陝西的父母幫著帶。『兒子告訴我,因為我們不在他身邊,所以學校在他的檔案上寫的是留守兒童,我心裡特別不是滋味。』

  孩子是建設者們最不願意觸及的話題。『你能想象自己的孩子管自己叫叔叔的感覺嗎?一年多沒有回去過了,上次視頻的時候,女兒管我叫叔叔。』同樣來自陝西的一分部副總工程師王志強無奈地說。王志強的女兒今年3歲,因為太長時間看不到爸爸,已經不認識爸爸了。

  可即使是這樣,2016年春節,蘇晨光和王志強依然是在工地上度過的。蘇晨光說,虎峰嶺隧道是哈牡客專控制性工程,工期很緊,隧道的挖掘過程中,會存在很多未知的困難,因此春節期間項目部依然堅持24小時不停工,不休息。

  哈爾濱至牡丹江鐵路客運專線全長293公裡,設計時速250公裡。建成通車後,哈爾濱到牡丹江的運行時間將從現在最快五個小時縮短到一個半小時。

  『十二五』鐵路投資是『十一五』2.8倍

  10月末,經過兩年多的緊張施工,黑龍江最大公鐵兩用橋——新建濱北線松花江公鐵兩用橋鐵路線正式通車運營。與其相隔50米的東江橋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隨著列車順利通過新建濱北橋,這座中國高寒地區首座現代化公鐵兩用橋鐵路線正式竣工通車。這也是黑龍江境內最長的跨松花江公鐵兩用橋。新建濱北橋全長8.5公裡,其中橋梁全長4171米、主橋長1268米。上層公路橋面為雙向六車道,下層鐵路橋面為雙線鐵路。

  中鐵大橋局濱北橋項目總工程師翁金福介紹,哈爾濱屬於高寒地區,冬天的溫度比較低。所以橋梁的材料,采用攝氏零下四十度能正常使用的新型橋梁鋼板,同時配套的焊接工藝也能保證攝氏零下四十度還能夠正常使用。

  在新建濱北橋上游50米的原濱北橋,也就是哈爾濱人口中常說的東江橋,今後不再承擔運輸功能。東江橋是中國境內第一座公鐵兩用橋,全長1147.6米,1934年建成通車。在歷經82年的風雨後,新老兩代江橋完成了歷史的交接。設計壽命為100年的新建濱北橋將接棒站崗,繼續執行濱北線的運輸職能,鐵路時速也從原來的幾十公裡,提昇至120公裡,打通濱北線的運輸瓶頸。

  記者了解到,『十二五』時期全省鐵路建設跨越發展,全省鐵路建設投資763億元,是『十一五』時期的2.8倍,哈大高鐵、哈齊高鐵、牡綏鐵路擴能改造、哈爾濱西站、哈爾濱集裝箱中心站等相繼開通,哈佳快速鐵路、哈牡客專、同江中俄鐵路大橋等加快建設,牡佳快速鐵路、沿邊鐵路等項目積極推進,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橕。截至『十二五』末,全省鐵路營業裡程5372公裡,較『十一五』末增長9.2%,其中新增快速鐵路491.5公裡。建成項目10個。哈大高鐵、哈西客站、哈齊高鐵、牡綏擴能改造、前撫鐵路、古洛鐵路、哈爾濱鐵路集裝箱中心站、紅旗營至昂昂溪段增二線、大慶站搬遷改造、哈爾濱大功率機車檢修基地等重點項目建成投產。加快推進項目12個,積極爭取開工項目兩個。鐵路建設的大投入、大發展,將產生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為保障國家國防安全和糧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貢獻,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支橕,為打造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奠定了堅實基礎。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劉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