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徒步愛好者在步行橋上合影留念。
黑龍江日報11月18日訊 2016年7月,中東鐵路公園森林街至大新街段面向市民開放;9月,大新街至江畔路公園及江北帶狀公園和水上公園面向市民開放;11月7日濱洲線松花江鐵路大橋完成修繕,面向市民開放。至此,以『老江橋』為核心的中東鐵路公園實現連通和建管交接。
中東鐵路公園因承載著哈爾濱人對『老江橋』的集體記憶而成為旅游新地標。這一民生工程能在短時間內提前完工,離不開哈市全體城建人和相關部門的努力,更得益於省委省政府、哈爾濱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推進。
2014年12月10日,哈爾濱市政府專題會議專門研究中東鐵路公園的規劃建設。方案敲定後,哈爾濱市建委抽調精兵強將組成中東鐵路公園項目指揮部,由於工期緊、任務重、責任大,中東鐵路公園項目在建設之初就向哈爾濱市城市建設者們提出了挑戰。保質保量完成中東鐵路公園建設,對於中東鐵路公園項目部現場指揮李樹斌來說,不僅是任務,更是考驗。建設工程剛啟動,指揮部管理人員就開始集中辦公,冒著酷暑反復深入現場,選定路線走向、落實征拆范圍、踏查土場、料場。『白天下現場,晚上做標書。』李樹斌告訴記者。因為該項目涉鐵、涉水、涉文保以及拆違等復雜的情況,在省、市領導的關注下,相關部門積極配合,2015年6月,啟動了拆遷工作。中東鐵路公園項目在施工過程中需對鐵路路基上的66戶違章建築進行拆除,在道裡區、松北區相關部門的配合下,順利對違建進行了拆除。
濱洲線松花江鐵路大橋作為國家文物局評定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如對其進行修繕需申報國家文物局,對此,省文化廳、哈市文新局主要領導多次前往北京協調辦理文保修繕相關手續,歷經半年時間終於在今年7月份獲得批復,項目得以順利開工。此次工程建設,本著對文物保護、修繕和利用的原則,在不破壞歷史遺跡的基礎上進行翻新再利用。在濱洲線松花江鐵路大橋施工中,因橋上空間小、作業面窄施工難度較大,為此指揮部科學統籌、精心組織,為有效保證工程質量和進度,建設指揮部集中力量、全力以赴,施工現場配備三班作業,倒排工期,晝夜施工,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搶出時間和進度,比原計劃提前半個月完成建設任務。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中東鐵路公園項目南起森林街,沿原鐵路線經大新街、江畔路、『老江橋』至警備路,沿線建設鐵路博物館、綠地廣場、展品及雕塑、管理用房、游客中心、涼亭、棧橋和停車場。此外,哈市建委還對江橋胡同內的三棟居民樓實施外立面改造,美觀的同時改善了附近居民居住環境,下一步,哈市還將對中東鐵路公園現有的慢行線進行延伸,江南部門將延伸1.7公裡至哈爾濱火車站北廣場,江北延伸1.2公裡至哈爾濱大劇院,形成以中東鐵路公園為核心的城市慢行綠色生態空間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