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全省殘疾人美文攝誦讀演講大賽啟幕 選手撰文《隱形飛翔的翅膀》
2016-11-21 11:07: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楊帆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21日訊(記者 楊帆)自14日本網啟動『藝術照亮生活』殘疾人美文攝影大賽暨『閱讀助力人生』第二屆殘疾人誦讀演講大賽以來,陸續收到來自全省各地市的參賽作品。

  劉玉春生活照。

  選手劉玉春的美文作品展播:

  即使翅膀斷了,心也要飛翔——一個殘疾女孩的內心隨感

  在那大海上淡藍色的雲霧裡有一片孤獨的帆閃耀著白光它尋求什麼,想騰飛的夢想它希冀什麼,那旖旎的風光清晨漫步於人流稀少的街道上,輕吟著萊蒙托夫的詩,淚水又一次浸濕了我的雙眼,思緒很不自覺的又回到了那並不久遠的過去:那是在大學畢業的前夕,看著別的同學們都已紛紛地找到了工作,而在高考成績是全校第一的我只能拄著雙拐,拖著自己因患小兒麻庳癥而致殘的雙腿黯自神傷,殘酷的現實再一次深深震憾著我。我的路在哪裡?回想起自己曾無數次地站在公共汽車站旁,看著一輛輛公共汽車從自己的身邊擦肩而過,而自己只能駐足旁觀卻無力上車時的那份沮喪,兒時看著孩子們在室外奔跑、玩耍而自己只能透過玻璃窗遠遠地望著他們時的那份心酸,上大學時看著同學們穿著整齊的軍裝軍訓時而自己只能遠遠地、靜靜地編織著自己綠色的橄欖夢時的那份無奈,找工作時可能只有兩步臺階就能拒我於千裡之外的那份無助,禁不住再次淚流,我的小草是綠的,但綠的淒慘;我的春風是柔的,但柔的蒼白;我的路在哪裡?我能否走上幸福的小康之路?

  自強學習鑄就成纔路我是於1978年3月12日在政府托兒所,因托兒所阿姨讓我們吃了過期的麻痺糖丸,而不辛患上了小兒麻痺癥,4天得了9個小孩,我是第一個發病的,發病時我的腿很軟,幾乎無法站立行走,而三舅以超乎尋常的勇氣,為我做了第一付拐,讓我邁開了人生的第一步,從此我像一個正常的孩子一樣,上學讀書,在小學以全區第一的好成績,考入中學,又考入高中,在學校期間,由於學習成績優異,人際關系好,曾連年擔任班長的要職,後來又離開家,獨自一個人上了大學,剛上大學時,學校領導看見我拄著雙拐,怕我生活無法自理,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我做到了,自己拄著雙拐,拿著飯缸去食堂打飯,自己端著洗衣盆去洗衣服,而且我們上大課時,往往這堂在一樓的階梯大教室上,下堂要去六樓的微機室上課,我都拄著雙拐做到了,無論雪天、雨天,刮風天,我拄著雙拐做到了正常的同學能做到了一切,由於我的樂觀向上,積極進取,勇於拼搏的精神,我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大家有不會的問題向我請教,有不能對外人說的心事心聲,向我傾訴,我不僅僅做到了自理,我更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幫助著別人,鼓舞著別人,很多同學都對我說:『看到你,我們真的覺得我們的生活好有希望,只要你存在,對我們來說就是一種無形的動力。』大學畢業後的一天,我聽到辦事處有招聘社區殘協專職委員的通知,社區為我積極報名參加了考試,我覺得我是一個殘疾人,從小學到大學的有過很多經歷,讓我深深的、真實的了解殘疾人,理解殘疾人的那份無助,那份無奈,以及他們渴求平等參與社會生活的那份熱情,以及他們付出10倍乃至20倍的努力,作到了正常人能作到一切,希望能夠得到社會認可和承認的期待,而且從小到大走過的路,很多事實證明,我能做到自理的同時,還有能力幫助別人,去作很多正常人能做到的事情:上下樓、上下公交車,能對工作做到,上傳下達入戶傳達,我在考試中獲得了全區第一的好成績,後來被分到了大成辦事處中和社區工作.入戶走訪傳承愛之路剛上崗不久,大成辦事處嚴格按照殘聯的指示精神讓我們大成辦事處的五個社區在一個月內對社區內的所有殘疾人進行上樓入戶走訪,而我也嚴格按照指示精神對轄區內原有的85戶殘疾人進行上樓入戶走訪,並通過九表一冊統一設計出《中和社區殘疾人入戶走訪登記表》對入戶走訪的時間和入戶走訪的殘疾人的具體情況進行詳細的登記並最後由入戶走訪的殘疾人登記簽名。每每走訪時,總會遇到飄潑的大雨,地面上因下雨而形成的積水已沒過一個人的腳那麼深,躲在一戶剛入戶走訪完的8樓殘疾人家的陰涼的樓道裡,我的渾身已經濕透,但前邊還有幾戶6樓、7樓、8樓的殘疾人家還沒有走完,我的腿已有些發麻,搖著輪椅,拄著雙拐,每走一步臺階就會出汗。頭上已不知是汗水還是雨水順著臉頰往下淌,有時累的時候雙腿已不是在邁臺階,而是拖著雙腿上的臺階,而每當這個時候臺階就會變的很漫長。但我的心很堅定。我要走下去,即使臺階是座山,我也要勇敢地攀登它,臺階是條河,我也要盡力地跨越它,千萬級臺階系著千萬個人的心,千萬級臺階系著千萬個人的情,我要走下去,我要用自己微薄的力量盡快地走近殘疾人,反映殘疾人的意願,傾聽殘疾人的呼聲,告訴他(我)們我們殘疾人不是上帝的棄兒,社會上總會有很多包括我們的黨、我們的政府、我們的殘聯、辦事處、社區這樣的好心人還會有更多的好心人來接受我們、認可我們,給我們邁開人生第一步的勇氣和信心,給我們實踐人生價值的機會。我想在工作中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發揚這份愛,來傳遞這份愛……我們中和社區的殘疾人欽培虹是個癱瘓在床的重度殘疾人,她家住在8樓,我曾入戶走訪過她家多次,入戶走訪時感覺到小培虹是個活潑好動且向往美好生活的女孩子,而每每看到她躺在床上,我總想為她做點什麼,於是我通過辦事處為我申請了一臺輪椅,收到輪椅的小培虹高興地說:『我也可以坐在輪椅上『走來走去』去享受生活的樂趣啦。』為了讓小培虹更多地了解外面的世界,我每次入戶時給小培虹講了許多殘疾人自力自強的故事,如張海迪的《輪椅上的夢》、海倫、凱勒的《假如我能看見三天光明》,我的用心不僅讓小培虹開闊了視野,更讓我從此積極自信地去面對自己未來的人生之路。在我為殘疾人建立康復檔案的過程中又接觸到了我們社區殘疾人張立夫,他是由於2003年8月16日哈市人和地下塌方而造成的截肢,由於他的妻子常常出去擺攤,兒子上大學,他需要進行假肢穿脫和靈活使用假肢的訓練,由於經常穿脫假肢,假肢與腿接觸的地方出了厚厚的繭,他羞於面對自己的斷肢,沒有勇氣正視自己的殘缺,經多次、反復的了解、勸說,鼓勵和支持,使他能真正跨越健全與殘缺心理上的障礙。在中和社區85戶殘疾人居民中,還有很多像欽培虹、張立夫這樣的殘疾人,我都盡自己的所能想殘疾人之所想、急殘疾人之所急,竭盡全力為殘疾人辦實事、辦好事。

  愛心親殘滋潤殘心田

  多年來我在社區黨委的大力支持下,同轄區內的志願者們以服務轄區內各類殘疾人為支橕點,開展了『一五三』親殘服務一條龍活動(印制『時間銀行助殘服務卡』,開展定服務人員,定服務時間,定服務對象,定服務地點,定服務項目的『五定』服務的登記,提供無償,低償,有償『三類』服務),用愛心締結了助殘平臺。多年來這些志願者們利用自己的閑瑕時間親臨轄區的長年體弱多病、身邊無兒女照顧的楊亞蘭,劉桂蘭等孤老殘疾人家中,為老人們提供了陪聊、購物、洗衣服、整理房間等服務,老人們同志願者們促膝長談,激動時會情不自禁地熱淚盈眶,她們從志願者的服務中獲得了一份與自己的兒女們圍坐在一起『合家歡』的那份久違的感動。

  當我們在電視上看到有人在嫻熟地打著手語同言語、聽力殘疾人交流時,我們無不感嘆:上天在關上一道門時,也會為人打開一扇窗,手語無疑為那些『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理自家情』的言語、聽力殘疾人開啟了新的希望。在我入戶走訪時曾接觸過一些言語、聽力殘疾人用筆同人交流,他們都希望學習手語來增加一條與人溝通的渠道,由於白天這些殘疾人有的也在上班,我便利用下班閑暇時間出入需要學習手語的殘疾人家中。剛開始交手語時,天冷路滑,剛下過雨的路更是泥濘難行,我拄著雙拐走在上面一哧一滑的『卡吱、卡吱』直響。在我入戶走訪殘疾人家時,敲門更是一件難事,他們常常聽不到敲門聲,為此很多次我都吃了『閉門羹』,有幾次因為天氣寒冷,我在外面都凍感冒了,但每每看到殘疾人通過學習手語增加了與人溝通、交流的信心而感謝我時,我也欣慰地笑著,因為我覺得手語為那些言語、聽力殘疾人走出封閉的自我,更好地走入人群搭建了新的平臺。

  法律諮詢無私解殘懮

  多年來我用自己在大學裡學到的法律知識使由於被車撞到後,司機又無視逃走的自己討回了公道,上超市購買東西被保安誤做小偷並進而搜身的孫秀芳討回了說法,而在新的勞動合同法頒布那年,我面對很多外來務工人員也包括很多殘疾人的疑惑,由社區黨委搭臺,為轄區居民和外來務工人員進行了一次《勞動合同保護法》的普及演講,此事也在生活報上作了報道。由於我思想積極,工作務實,社區黨委培養我當一名黨員和社區紀委委員,同時又讓我擔任了社區信息員。我寫的許多信息都在老年日報,新晚報,生活報中都做了不同程度的刊登。2010年我在哈爾濱市總工會舉辦的『我談城市交通環境』中的征文『靚麗的城市代言形象』獲得了優秀獎。2011年我又被評為南崗區優秀志願者,我還以93分的好成績獲得了殘聯與清華大學共同頒發的哈爾濱市殘疾人就業指導員培訓證書!多年來,我以一顆平凡的心,無私奉獻於自己服務殘疾人的理念,在自尊中生存,在自信中奮起,在自強中前進,在自立中創造辛福的未來,挺直腰杆做藍天下大寫的人!即使翅膀斷了,心也要飛翔!

責任編輯:王輝

【專題】文化照亮生活 閱讀助力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