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11月24日訊 保健品、奶粉、化妝品……如今,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在跨境電商平臺上淘『洋貨』,但海淘面臨的諸如貨不對板、物流速度慢、難以退換貨等售後問題也隨之而來。對此,哈市市場監管局網絡監管處提醒消費者,海淘下單需謹慎,下單前要測算成本。
案例1退貨難
千元淘的品牌風衣發錯顏色退貨太繁瑣無奈留下
哈市賀女士今年8月初通過某跨境電商買了一款品牌風衣,加上國際郵費及關稅纔1200元,相當於國內專賣店打了2.5折的價格。可等3周後風衣到了,賀女士卻發現寄來的風衣不是自己選的藏藍色,而是黑色的,而且衣服的尺碼是歐碼,偏大。賀女士通過郵件與賣家溝通想要申請退貨,可賣家的售後非常繁瑣,無奈之下賀女士留下了這件風衣。
專家說法
據哈市市場監管局網絡監管處相關負責人介紹,盡管越來越多的海外購物網站實行免費退換貨政策,但通常存在時間限制,加上耗時長和運費貴等因素,讓許多人打消了退貨念頭。
此外,服裝在國際上的尺碼標准也有所不同,消費者應問清尺碼是按照哪種碼數,偏大還是偏小等。
案例2維修難
電飯煲壞了得寄回日本修光郵費就近千元
哈市許女士今年3月花了4000多元,通過某跨境電商購買了日本某品牌的電飯煲。10月電飯煲出現故障,國內維修點無法維修。許女士通過郵件聯系了賣家,對方稱需要她將電飯煲寄往日本,檢測確認故障原因,再確定是免費修還是需要許女士支付維修費用。許女士說,先不說維修費用,僅來回寄送的國際運費就得近千元。
專家說法
哈市市場監管局網絡監管處相關負責人表示,如果海淘進口家電,應提前了解售後服務流程,明確該商品在國內的適用條件和相關售後維修服務,還應索要保修卡和購物票據。此外,對於網購進口家電維修服務的消費者,應與商家提前明確維修內容、具體收費及維修後的保修服務。
提醒:下單前先測算成本小心網絡詐騙
哈市市場監管局網絡監管處提醒消費者,海淘時要考慮周全謹慎下單,下單前一定要測算相關成本,比如商品使用周期,物流配送成本、商品售後維修成本等。
消費者在海淘時還要加強風險意識,隨著海淘興起,網絡上也漸漸出現了各種大中小型海淘網站。隨之而來的也吸引到一些不法分子從中行騙,利用釣魚網站進行網絡詐騙,或者用仿冒品以次充好,從中賺取差價。
小貼士
海淘購物售後
出現售後問題,有三招可與海外電商溝通解決。
1.電話聯系客服。這是最便捷的方法,但比較費錢,而且需要有很強的英語口語能力。
2.聯系在線客服。你只需有較強的英語讀寫能力就行了,實在不行,找個翻譯。
3.發郵件。缺點是不能一次解決問題,效率比較低。但好處是,你可以提供物品圖片信息,而且國外電商對郵件的處理速度比國內快很多。
國際運費及關稅
國家規定單次交易超過2000元、個人年度累計超過2萬元,將按一般貿易方式全額征稅。也就是說,如果您選購的商品價格超過了2000元,那麼您所付款的錢數中就會加入支出的關稅部分。還有一部分是國際運費,在海淘購買重量大的商品時,應先諮詢店家及客服,付款前算清郵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