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旅游
搜 索
太陽島數百工匠晝夜施工 堆砌金山銀山(組圖)
2016-11-26 13:29: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王忠岩 葛金鑫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26日訊(記者 王忠岩 葛金鑫)近日,第29屆哈爾濱太陽島雪博會各項籌備工作正在緊張進行中。為確保工期,在哈爾濱太陽島雪博會園區內,11臺制雪機24小時持續制雪,百餘名工作人員,數十輛大型機械設備加班加點作業。

深夜,人工造雪現場。東北網記者 王忠岩 攝

雪坯堆砌現場。東北網記者 王忠岩 攝

  24小時持續造雪盡全力保障雪景建設

  24日13時許,記者在哈爾濱太陽島風景區元沙雕園區內看到,十多名工人正在整理地上擺放的長長短短的水管子,有人將造雪機推進庫房進行解凍處理。

鏟車向雪槽中裝雪 。東北網記者 王忠岩 攝

鏟車向雪槽中裝雪 。東北網記者 王忠岩 攝

  記者在庫房裡看到,20多平方米的房間裡擺放著兩臺造雪機,5名工人正在用電吹風等工具對造雪機進行解凍處理。

  人工造雪的項目負責人馮佔江告訴記者,雪博會建設中的用雪大部分都是他們用造雪機制造的。為了保障工期,現在他們30多人分成兩個班組,一個班組輪流工作24小時。造雪需要在低溫下進行,現在白天氣溫雖然達到零下十幾度,但還是有些高,工人們正好利用這空閑時間對這11臺造雪機輪番進行養護、解凍處理。

18時,工人們乘坐雪槽從空中回到地面。東北網記者 王忠岩 攝

24日18時許,工人們收工。東北網記者 王忠岩 攝

工人加班查處雪坯圍擋。東北網記者 王忠岩 攝

工人們對造雪機進行養護。東北網記者 王忠岩 攝

  24日16時許,工人們將11臺造雪機列隊擺放,又將水管逐一接好。 16時30分,造雪機開始全部啟動造雪。工人們隨後又對電機、水房、供水管線、電纜線等進行了安全檢查。此時,天色已經暗了下來。室外溫度達到了-15℃,工人們開始輪流到室內取暖。

  馮師傅告訴記者,如果萬一造雪機有一臺出現故障,所有人都要到場幫忙處理,所以安全檢查時,大家都特別仔細。造雪機要持續工作到第二天早上9時左右,班組裡的人也要輪流守著造雪機。每一組值守2個小時,零下十幾度的低溫,二十幾分鍾人就已經被凍透了,但為了保障工期,所有人都堅持著。

  在一旁檢修電路的工人告訴記者,為了雪博會建設,其他人都24小時一個班,但馮師傅一直都是連班,沒有休息過一天,只有在大家不忙的時候,他纔找個地方睡一覺。

  近3萬立方米雪坯12天建完大型機械設備很給力

  24日15時許,記者在哈爾濱太陽島風景區東部歡樂營地區域內看到,數十名工人在吊車、鏟車的配合下,堆砌的景區主塑雪坯已經初具規模。據施工組負責人張立峰介紹,他們這一組100餘名工作人員正在全力以赴的進行本屆雪博會主景雕塑雪坯制作。每天早上6時開始施工,正常施工到晚18時。如果仍有剩餘雪量,施工組將組織人員加班夜間施工。

  張立峰說,現在堆砌雪坯的大型機械設備很重要。十多年前,他們堆砌雪坯沒有大型設備,也就兩三臺鏟車,完成2萬多立方米的雪坯制作需要200多人乾一個月,雪需要人工一點一點踩著斜坡背到二十多米高的雪堆上。近兩年,大噸位的鏟車和吊車逐漸多了起來。

太陽島景區負責人深夜到施工現場進行安全檢查。東北網記者 王忠岩 攝

夜間人工造雪。東北網記者 王忠岩 攝

  今年,他們工作組動用了50馬力鏟車和80噸吊車等大型機械設備聯合作業。早上,工人們坐著大型雪槽子由吊車吊送到數米高的雪堆上方。然後,大型吊車再利用雪槽從地面直接將鏟車運送來的2噸多白雪吊送到指定位置。目前,他們100人的工作組正在堆砌的雪坯約2.8萬立方米,預計明後天就可以完工了,施工期約12天左右。雪坯提前完工,為下一步雪雕制作的工期做了保障。

  24日17時許,在雪坯頂部作業的工人們陸續被吊車從30米高的雪坯上吊運到地面。10多名工人被留下來,在吊車的配合下拆卸雪坯圍擋,其他人員開始返回宿捨。

工人們的晚餐。東北網記者 王忠岩 攝

工人們的棉靴子放在鐵板上烘烤。東北網記者 王忠岩 攝

  張立峰告訴東北網記者,為了滿足施工需求,施工單位在施工現場附近修建了臨時住房,100多人的施工組都住在裡邊。為了保證工人們吃得飽、住的暖,安心參與雪博會施工建設,張立峰特地安排人將住宿板房用防火保溫板重新修建了一下,並且安裝了數十組電暖氣,請了四位師傅為大家做飯。

  18時許,記者和工人們一起來到工棚。雖說是工棚,但屋子裡的溫度大約在24℃以上,暖暖的。進門靠左右兩邊是兩排通鋪,中間過道有3米寬,物品擺放的比較整齊。通鋪過道中間是十多組電暖氣,暖氣上邊是鐵板。工人們將脫下的鞋子放在鐵板上烘烤。

一大籮筐饅頭都被吃掉了。東北網記者 王忠岩 攝

一名工人在景區內拍攝造雪。東北網記者 王忠岩 攝

  不一會,廚房的師傅們將熱氣騰騰的饅頭和燉菜端到了工棚裡,已經休息一會的工人們立即拿著菜盆來打菜,幾位老師傅還拿出了燒酒。來自賓縣的老李師傅高興地倒了一杯,告訴記者,外面天太冷,喝口東北老酒解解乏。說話期間,家裡的孫子打來了電話。也不知小孫子說了啥,老李一直都幸福的笑著回答,不冷不冷,正吃飯呢。

  來自肇源的劉師傅告訴記者,他們每年冬天農閑的時候,都到各個冰雪景區打工,賺個過年錢。現在黑龍江的冬季旅游火了,也給景區周邊的老百姓們帶來收益。

首頁  上一頁  [2]  [3]  [4]  [5]  [6] 

責任編輯:王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