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日報11月30日訊 經過多年發展,我省已樹立全國綠色食品第一大省的穩固地位,綠色食品認證面積、產量、標准化生產水平、產品質量、市場網絡和品牌影響力等指標連續多年居全國首位,綠色食品成為全省現代農業的金字招牌和靚麗名牌。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培育一批叫得響、信得過的綠色食品品牌,推動黑龍江由大糧倉變成綠色糧倉、綠色菜園、綠色廚房』以來,綠色食品產業發展有了新的行動綱領,全省上下創新舉措,多點發力,突出『賣得好』,狠抓『種得好』,強化『管得好』,綠色食品產業呈現出今非昔比的巨大變化。
預計到年底,全省綠色食品認證面積可達7400萬畝,約佔全國1/5,綠色企業總數達到890家,開發了水稻、玉米、大豆、雜糧、雜豆、食用菌、乳品、水產、山產、飲品、蜂品和特色等產品系列,打造和培育了『寒地黑土』、『北大荒』、『北奇神』、『五常大米』等一批著名品牌,全省有15個綠色食品產品獲得中國馳名商標,有近200個綠色食品產品獲得省著名商標,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達到111個。以大米為主的糧食類綠色食品,以大豆油為主的豆類綠色食品,以食用菌、藍莓為主的山特類綠色食品,不僅規模不斷擴大,而且價格優勢也日益突出,優質優價的態勢已初步形成。
記者從省農委獲悉,通過推行標准化生產和全程質量控制,多年來農業部的監督抽查和檢測機構跟蹤監測結果表明,我省綠色食品質量合格率一直穩定在99%以上,今年產品抽檢合格率達到99.7%。年初以來,依托優良的農業生態和優異的產品質量,我省在抓好綠色食品基地建設的基礎上,把省外綠色食品的目標市場定位在高端消費群體較為密集的經濟發達地區,突出抓好綠色食品市場營銷體系建設——通過政府部門組織網絡眾籌『我在黑龍江有畝田』綠色有機農產品銷售活動,示范帶動全省各地探索『互聯網+』新型營銷模式;精選55個高標准營銷示范基地與28個高校對接,在互聯網營銷、產品包裝設計、廣告宣傳、農業技術方面開展深度合作;利用展會營銷推動『賣得好』;利用『候鳥養老』系列推介活動重點在華南、華中、華東和京津地區舉辦黑龍江綠色食品專題展示會;組織企業在京、滬新建、擴建一批綠色食品展示銷售中心(店)。一系列超常舉措的實施,有力推動了綠色食品由『種得好』向『賣得好』轉變,促進了龍江綠色食品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目前全省綠色食品專營市場體系已日趨完善,展會作用日益凸顯,綠色食品品牌影響力不斷提昇。位於北京全國農展館的黑龍江綠色食品銷售中心,已成為我省在首都規模最大、功能最齊全、輻射最廣的綠色食品展銷平臺和宣傳窗口。一大批綠色食品專賣店開進了深圳、南京、大連、青島、上海、福州、廈門、深圳、珠海等地,將黑土地出產的綠色有機特色農產品送到各地消費者的家門口。黑龍江綠色食品的品牌形象和市場影響力急劇昇高。龍江綠色食品推介每到一地,都會刮起一陣綠色食品消費旋風,形成一股黑龍江產品熱。我省綠色食品公益廣告,傳播累計觸達約4.6億人次,實際觸達約8102萬人口,覆蓋全國主要城市人群約50%人群;綠色食品在35個中心城市目標消費人群中傳播累計觸達約2.23億人次,實際觸達約3445萬人口,覆蓋全國主要城市消費目標人群約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