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和諧大道跨線橋。邢漢夫 陳賀攝
黑龍江日報12月6日訊 和諧大道跨線橋及輔路工程順利竣工通車,哈西大街打通工程火熱施工中,地鐵三號線一期明年通車試運營,鐵順街交通疏解工程即將竣工通車……近年來,隨著哈西地區的崛起,哈市進一步完善該區域連接外部的交通基礎設施,通過構建完善的交通網絡放大哈西地區的輻射作用,拉近與主城區的距離,並高效地實現人流、物流的高速流轉,構建了一個現代化的立體交通格局。
哈西區域交通無縫貫通
日前,哈市和諧大道跨線橋及輔路工程順利竣工通車。該道路南起哈爾濱大街,北至城鄉路,全長1700米,主橋中跨跨度超百米,是哈市跨越哈西站高鐵鐵路線的第一橋,該橋連接群力和哈西地區,將極大地緩解來往麗江路、康寧橋等周邊區域車流的交通壓力。
家住哈西哈爾濱大街悅城小區的李女士告訴記者,她的單位位於群力景江東路的金中環商業區,以往上班都要繞行麗江路進入群力,早上平均的路程時間在30分鍾左右,現在和諧橋開通,延長線路直接通到了家門口,上下班路程的時間至少能節省10分鍾。『和諧大道跨線橋的開通不僅疏解了兩區域早晚高峰期間的交通梗阻,給市民出行帶來了便利,還為通往哈爾濱西站的交通線路增添了一條關鍵的通道。』哈爾濱西部地區開發辦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以前市民去往哈爾濱西站多半會選擇從城鄉路至麗江路的行車路線,而麗江路屬於通往哈西地區的交通要道,入口道路較為狹窄,經常出現擁堵『蝸行』的狀態。現在市民駕車經城鄉路可選擇走和諧大道跨線橋,3分鍾即可抵達哈爾濱大街,右轉將直接到達哈爾濱西站候車室樓前,這將在暑運、春運等出行密集期有效地縮短旅客市區乘車的時間。和諧大道跨線橋及輔路工程的通車,有效地破解了市民跨區域出行擁堵的交通難題,為打造群力和哈西地區快捷發展經濟圈提供了交通保障。
四通八達的配套路網是哈西的血脈。近年來,哈市重點建設哈西新區路網,修建道路34條,目前已基本形成『三橫兩縱一弧』的快速疏散路網結構。
地鐵開闢哈西交通新樞紐
近日,記者來到地鐵3號線一期醫大二院站看到,該座車站主體結構已經完工。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記者進入地下20米的地鐵隧道內,施工現場燈火通明,工作人員正在對照圖紙進行地鐵站衛生間、工作間等公共設施建設。現場工作人員指著一面牆說,打通這面牆就可實現與1號線的換乘,醫大二院站將成為哈市地鐵首個換乘站。『現在3號線一期工程建設施工難度較大的站點是醫大二院站和哈西站,醫大二院站作為與1號線的換乘站,大量施工需要在地鐵1號線夜間停運時在區間內進行施工;哈西站存在運料困難,需要夜間運送。』負責該項目的工程師謝雲鵬告訴記者。
『地鐵3號線一期工程設置5座車站,包括城鄉路站、哈西客站站、哈爾濱大街站、哈西大街站、哈醫大二院站。』謝雲鵬說,目前地鐵3號線一期工程的5座車站均已主體完工,預計明年實現通車試運營。隨著哈西客站重大交通項目實施的需要,將重點調整地鐵線路走向,形成西部換乘樞紐,放大哈西客站建成後的輻射作用,推進地鐵線路向東西兩端延伸。屆時,從哈西站下了高鐵,在站內即可乘坐地鐵3號線,並可與地鐵1號線在醫大二院站實現換乘。
立體交通格局呼之欲出
城市的交通引導城市的發展,交通是先決條件。向空中、地下要空間,將是日後哈市構建路網格局的方向。
『近年來,哈市先後實施了八區地道橋、下穿體育學院的大成街打通工程、新康高架橋、宣化街高架橋、香福路平改立工程、陽明灘大橋等重點路橋工程,打造立體化的交通格局,符合哈爾濱發展的實際,這些工程將血脈不通的路網有機聯系起來。』哈市建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年建設的路網工程還與全省三年公路決戰成果有機地銜接在一起。以哈爾濱為中心,3000多公裡的高速路向外輻射,並與東部路網以及西部路網相連,實現了城市道路與公路銜接。
與此同時,哈市地鐵1號線三期工程、2號線一期工程和3號環線等新線工程的全部啟動。到2020年,哈市將形成『十字加環線』的基本軌道交通網絡框架。屆時將進一步加強江南江北城區聯系、改善市民出行環境,拉伸城市空間,提昇哈爾濱現代化都市的整體形象。未來的哈爾濱,將形成地鐵、立交橋、以及完善的路面交通為一體的立體化交通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