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我省力促對俄經濟合作提檔昇級 工業與科技成為合作新亮點
2016-12-07 07:23:48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王彥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12月7日訊 力促對俄經濟合作提檔昇級,11月27日~12月1日,我省赴俄羅斯葉卡捷琳堡和莫斯科舉辦了工業與技術合作洽談會。這是我省繼中俄博覽會後在國外舉辦的又一大型展會,同時也是我省首次以工業和科技為主題的展會。共有88戶中方企業赴俄,其中27對中俄企業實現簽約,31對中俄企業達成合作意向,另有5對中方企業間達成合作意向,工業與科技成為雙方合作新亮點。

  緣起7月尋找對俄合作契合點

  今年7月,省長陸昊率團赴俄參加『第三屆中俄博覽會』和『第七屆俄羅斯國際工業創新展』,俄羅斯創新工業展項目和高新技術成果給我方留下深刻印象。基於黑龍江與俄羅斯工業企業機構的高度契合,陸昊責成省工信委和省科技廳著手梳理俄方科技與工業項目合作線索,然後組織企業赴俄實地開展對接洽談。

  近兩個月的時間內,有關方面組織梳理技術含量高、信息相對安全、符合我省產業發展方向的合作線索500餘項,涉及裝備、軍工、原材料、信息技術和軟件、醫藥、電子、交通、石化等領域。

  9月8日,省政府組織召開全省對俄技術與工業對接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將對俄技術與工業合作作為提昇龍江企業技術水准和工業競爭力的重要切入點,動員省內企業和科研機構積極尋找對俄工業與技術合作的結合點。

  參會踴躍高新技術企業領銜

  據了解,此前,我省依托哈爾濱、大慶、齊齊哈爾3個國家級高新區和牡丹江、佳木斯2個省級高新區,充分發揮省工業對俄合作中心、黑龍江大學對俄中心、有關高校及科研院所等多方面優勢資源力量,組織了1000多家企業開展對俄工業與技術合作項目線索對接。經過層層篩選,最終確定了參加本次對俄工業與技術合作洽談會的企業名單。

  本次赴俄參加洽談會的黑龍江企業共有88家,其中有33%為高新技術企業。這些企業主要分三類,第一類16家企業,主要涉及化工材料、裝備制造等領域,中俄雙方已經達成合作意向,本次赴俄將進行簽約;第二類50家企業,涉及裝備制造、化工材料、電子信息、能源等領域,對俄方院所、企業項目有相關性需求,本次赴俄將開展針對性的對接洽談;第三類22家企業,主要涉及生物醫藥、貿易投資等領域,有具體的技術需求,本次赴俄尋求合作伙伴。

  俄羅斯方面,參加葉卡捷琳堡洽談會的企業共有117戶,參加莫斯科洽談會的企業110戶,也多為高新技術企業。

  據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副州長維索金斯基介紹,這是在該州舉辦的非常大規模的一次展會,俄羅斯企業對黑龍江懷有期待,俄羅斯企業家有著強烈的意願通過黑龍江開拓發展中國市場,尋求合作。除了地緣優勢,黑龍江作為中國重要的老工業基地,擁有雄厚的工業基礎,近年來黑龍江實施『千戶科技型企業三年行動計劃』,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也形成了良好的發展勢頭,這些都是雙方合作的堅實基礎。

  成果顯著 工業與科技合作成亮點

  洽談會期間,中俄雙方企業家與科研機構開展B2B企業交流洽談。會上,雙方共有27對企業實現簽約。哈爾濱化興軟控科技有限公司與世界著名的碳化硅生產公司俄方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碳化硅系列產品研發及產業化』,按協議雙方各出資3000萬人民幣在哈爾濱成立合資公司。哈汽輪機公司與俄羅斯彼爾姆航空發動機開放式股份公司正式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引進俄公司10MW~25MW系列燃氣輪機制造許可證以及聯合開發40MW新型燃氣輪機,協議金額約3億元人民幣。

  會上,另有31戶企業與俄方達成合作意向,主要涉及機械制造、冶金和原材料、儀器儀表、石油化工等領域;在中俄雙方對接過程中,中方企業間對接成功達成5項合作意向。

  哈爾濱萬鑫石墨谷科技有限公司成為俄方部分企業關注焦點,與俄方多家企業圍繞石墨產業鏈延伸的『特種耐火材料』項目,主要用於核工業、石油化工、電力、鐵路、高層鋼結構防火等特種防火用途的防火材料等,展開熱烈洽談,並成功簽約。

  正如與聖彼得堡聚合化工有限責任公司成功簽約的黑龍江省虹利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濱山所說,黑龍江在振興老工業基地過程中必須推動產業昇級,黑龍江的企業也必須提昇技術水准和工業競爭力,科技創新是我們的出路。在這方面,俄羅斯有技術,黑龍江有市場,雙方合作,必將帶來多贏。

  在俄期間,11月29日哈爾濱市科技局組織企業赴莫斯科國際科技信息中心,與外方近50家大學、科研機構和企業進行了洽談對接;牡丹江市與列烏托夫市有關部門進行了聯系,就科技合作、產業項目合作進行了交流探討;11月30日大慶市科技局在莫斯科與中俄友誼科技園進行了交流溝通,宣傳了大慶市的科技政策及產業項目,了解對方在化工、新材料、裝備制造等領域的最新科技成果,並就中俄友誼科技園在大慶市建立技術轉移中心進行探討。

責任編輯:彭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