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現場
搜 索
持續深入學講話 振興發展看龍江:龍江闊步邁入高鐵時代群英譜
2016-12-08 07:22: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狄婕陳淥 李因楠 韓波 德健宇 孫昊 劉柏森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鐵路建設者書寫傳奇——訪哈爾濱鐵路局副局長徐建軍

徐建軍接受記者采訪。邵國良攝

  黑龍江日報12月8日訊 踏著隆冬的大雪,我們采訪了哈爾濱鐵路局副局長徐建軍。因為忙,徐局長只給了記者下班後的半個小時采訪時間,我們是迎著下班的人流來到哈爾濱鐵路局的,望著徐建軍辦公室牆上的黑龍江『一軸兩環一邊』鐵路網示意圖,我們的話題就從這裡開始。

  龍江大地迎來鐵路建設的『春天』

  百年老局的哈爾濱鐵路局,作為共和國的長子,曾經是路網最發達的鐵路局,鐵路裡程等各方面指數曾在全國名列前茅。隨著社會的發展,我省鐵路與加快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構建外向型產業經濟體系已不適應。我省地域遼闊,也需要中心城市對其他地區發揮帶動作用,需要各重要城市之間通過便利的交通體系聯結在一起。促進區域發展繁榮,更需要省內城市與邊境縣之間的交通構成聯結體系。面對鐵路發展現狀,省委省政府緊緊抓住國家加快鐵路建設的重大發展機遇,全面謀劃我省鐵路建設發展藍圖。

  從完善路網、適應沿邊開發開放及區域人口、經濟和城鎮格局考慮,提出打造『一軸兩環一邊』鐵路網主骨架。一軸:與內蒙古自治區聯手打通滿洲裡經齊齊哈爾、哈爾濱、牡丹江到綏芬河的高速鐵路,提昇『綏滿鐵路軸』運輸能力,形成1500公裡的對俄開放帶。兩環:建成哈牡、哈佳、牡佳快速鐵路,形成『哈牡雞七雙佳哈』快速鐵路東環線,建設『哈大齊北綏哈』鐵路西環線,實現快速鐵路覆蓋全省50萬人口以上的城市。一邊:沿2981公裡的對俄邊境線,打通連接四條斷頭路,第一條是黑河至烏伊嶺段361公裡,第二條是韓家園至黑河段320公裡,第三條是湯旺河至富錦段313公裡,第四條是創業至東方紅段225公裡。加快推進一批既有線電氣化改造項目,建設一批支線鐵路,擴大鐵路服務范圍。推進鐵路樞紐及配套設施建設,加快哈爾濱火車站改造等項目建設,加強點線協調能力。到2020年,全省鐵路營業裡程力爭達到7500公裡以上,縣級城市通達率達到75%,復線率和電氣化率達到50%以上。

  徐建軍說,在過去的3年,龍江鐵路建設正以從未有過的速度,將一條條鋼軌鋪向黑土地。

  『哈大』、『哈齊』高鐵攻破高寒禁地

  在打通黑土地血脈的同時,龍江的建設者也收獲了屬於自己的那份自豪。

  2015年12月1日起,全長921公裡的哈爾濱至大連高速鐵路實行冬夏一張運行圖,全年按時速300公裡運行。也就是說,即使是冬天,從哈爾濱出發到大連921公裡也只需要三個半小時就能到達,這也標志著經過近三年的運營,哈大高鐵已經完全掌握了高寒高鐵的高標准建設、運營和維護技術。哈大高鐵開通前,世界上僅有運行於北歐和俄羅斯的三條高寒高鐵。三條線路中最長的只有600多公裡。可以說,高寒高鐵對世界各國來說都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隨著列車時速提昇,空氣阻力會幾何級增長,車體隔熱能力隨之降低,如何阻隔嚴寒傳導入車廂?如何避免積雪卷進列車下部的設備艙?這都是中國首條高寒高鐵必須克服的問題。然而,幾年間,我省高鐵建設者不僅將這些問題一一攻破,還在這片高鐵禁區上鋪設開了哈齊、哈牡、哈佳、牡佳等多條高鐵線路。2015年8月17日,總投資324億元的哈爾濱至齊齊哈爾高速鐵路正式開通運營。哈齊高鐵是我國第一條全線建設在高寒地區、跨越世界級濕地保護區、穿越國家重要采油區的高鐵。為了適應高寒地區的運行,鐵路部門對CRH5A型動車組進行了19項高寒改造。在供水管路、衛生間防護箱內增加伴熱線,提高水箱保溫能力,防止低溫下結冰。車體門窗還加裝了集水槽,防止水珠結冰造成車門無法開啟。改進後的動車組可在零下40℃的高寒條件下馳騁,具有抗風、沙、雨、雪、霧等惡劣天氣能力。

  龍江高鐵建設者書寫傳奇

  徐建軍說,修鐵路之難,最難在隧道。我省冬季漫長、氣候寒冷、凍脹變形、地質復雜。一百多年前,中東鐵路勘測人員就曾來到哈牡間交通要道虎峰嶺下,因沒有開鑿隧道能力最後只能將線路南移10多公裡,避開虎峰嶺修建高嶺子線。而今天我們的建設者面對高寒、風大、雪多的惡劣環境,通過技術創新,鑿岩機一寸一寸地向大山深處掘進。猴石山隧道凍融地質難度不亞於我國首條高原鐵路——青藏鐵路,比世界上首條高寒高鐵哈大高鐵更向北提高了一個多緯度。施工人員挑戰工期進度和工程技術難度,工程進入正洞後,技術人員根據地質變化改進工藝,不斷提高工效。

  橋梁建設也是高鐵建設的『攔路虎』。曾經,哈齊高鐵松花江特大橋建設,破解了路基凍脹世界性難題,刷新了多個『世界之最』和『中國之最』。正在建設的哈佳快鐵,大橋至少佔全部工程的60%。9月25日,哈佳快鐵哈爾濱特大橋跨環城高速連續梁主跨順利合龍,是哈爾濱特大橋最大跨度的連續梁,為哈佳鐵路下一步架梁、鋪軌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時間很快,說好半個小時的采訪,不知不覺已談了兩個小時,在記者握別徐建軍時,他說:『一名參加哈大高鐵建設的工程技術人員曾對我說,100年前俄國人在我們的土地上修建了中東鐵路,60年前蘇聯老大哥作為老師教我們建設了武漢長江大橋,今天我們終於可以靠自己的力量建設值得全世界學習的高鐵了。』

  走出很遠,這句話仍在記者的耳邊回響著,那一刻,因為感動,由衷地為我們的鐵路建設者自豪而熱淚盈眶。

  發揮『龍頭』帶動作用——訪哈爾濱市建委主任李亞強

今年夏天,李亞強(右一)在工地檢查工程質量。資料片

  黑龍江日報12月8日訊 把鐵路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做為『1號工程』、『一把手工程』,哈爾濱市發揮『龍頭』帶動作用,累計完成了哈大高鐵、哈齊高鐵、新建哈佳、哈牡客專、哈爾濱火車站擴建改造等13個重點涉鐵項目的任務目標。記者采訪哈爾濱市建委主任、哈爾濱市鐵路重點項目建設推進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李亞強時,他開門見山:『以創新作為、勇於擔當為理念,哈爾濱市集中破解重點難點問題,真正實現了「保征地征收按時完成、保項目資金及時到位、保市政設施配套完善、保工程建設順利推進、保社會和諧穩定」的既定工作目標。以哈爾濱為節點,貫通全省、輻射全國的鐵路交通網絡昇級,也顯示了哈爾濱這一中心樞紐對我省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巨大牽動作用』。

  高鐵建設奔跑向前,哈爾濱市承擔起極為繁重的項目方案優化論證、土地和房屋征收、資金匹配、基礎配套設施跟進建設等共建任務。特別是面對征地拆遷這一難題精准發力,截至目前,已累計完成永久征地2242.14萬平方米,臨時用地1326.72萬平方米,完成112.16萬平方米的房屋征拆任務。

  勇於擔當夯實項目實體責任

  近年來,哈爾濱市始終把重點涉鐵項目做為『1號工程』、『一把手工程』,黨政主要負責人坐鎮指揮,全力推進。李亞強對記者說,按照省裡確定的目標要求,哈市對涉鐵重點項目任務進行分解,分級夯實主體責任。落實市鐵建辦統籌協調責任,發揮綜合協調、統籌調度作用,層層傳導壓力;落實各區縣(市)政府征拆、維穩主體責任,建立主要領導掛帥責任制;落實財政、公安、信訪、房產等關聯責任,為項目推進提供資金、維穩、審批服務保障。從去年開始,哈市還將涉鐵目標任務,納入地方政府考核指標體系,這一創新舉措,更激發出求真務實的工作乾勁。同時,對存在失職、瀆職、不作為、亂作為等違法違紀行為,啟動問責機制,各項涉鐵工作高效推進。

  迎難而上依法合規破解難點

  據了解,哈佳、哈牡等重點高鐵項目,近80%的裡程在哈爾濱市轄區內延伸;我省多項涉鐵項目,都以哈市為啟動點。近年來,哈爾濱市依法合規、打破常規,不斷破解征收征拆難點問題,成為保障我省鐵路建設加快推進的一大亮點。

  李亞強介紹說,哈市每一項重點涉鐵項目,都會碰到很多前所未遇的征拆難題,需要不斷探索新的解決方案,纔能切實完成市領導提出的『既要依法依規保護群眾合法權益,也要按時限交付淨地』的工作要求。

  去年7月,哈市啟動哈佳鐵路南直路至濱北鐵路段征收工作,區域內涉及52家企業,其中僅4家具有一定規模,其它企業設備陳舊,規模偏小。按照市領導提出支持地方工業發展的要求,哈市鐵建辦組織發改、工信等部門及哈南、阿城等工業園區,為被征拆企業提供了11.37萬平方米園區廠房,並確定16條引導中小企業移遷的扶持政策。同時采取引導扶持、拆分結合、打擊違建等綜合措施,推進征收工作,共拆除違法建築26處、8萬餘平方米,為項目如期淨地提供了保障。一手扶持企業振興發展,一手嚴厲打擊違建,讓征地拆遷獲得良好口碑。

  省市聯手合力攻堅,也是哈市征地拆遷的經典案例。哈齊客專一段新建鐵路線因距哈市東昇江畔小區較近,引發該小區64戶居民以噪音、震動、擋光、高壓電、電磁波影響生活為由,提出搬遷或補償。因搶抓工期,在沒有進行環評情況下,施工單位已開始施工。為妥善解決這一問題,省、市領導多次赴環保部門尋求解決意見,哈市成立了由市領導親自掛帥的領導小組,制定出房屋置換、政府收購和房屋回購等解決方案,並成立32個工作小組,開展房屋功能置換工作,64戶居民全部同意通過公參環評,實現了哈齊高鐵按期通車的既定目標。

  依法合規,打破常規,哈牡客專項目征地進度,一直處於全省領先位置。為提前半年完成這一項目計劃,哈市從抓好行政審批等配套服務入手,按時完成了行政區界劃分及用地規劃、涉軍防空通道線由調整、地震安全和地質災害評估、線路選址意見、環評公參入戶調查等23項前期配合任務,並在國家評審會上對哈牡、哈佳公用通道四線引入哈爾濱站一類變更設計方案明確提出意見,為項目啟動打下堅實基礎。去年8月正式啟動哈牡客專征地征收工作後,哈市積極配合鐵路施工單位先期完成了對工程用棄土場、攪拌站、構件廠、梁場等臨時用地的選址征收,截至目前,已實現正式用地征地征收4223餘畝,臨時用地供地3500餘畝。

  創新作為維護穩定完善配套

  李亞強告訴記者,哈爾濱市轄區內線性延伸的征收區域,國有土地與集體土地交叉,權屬情況復雜,觸及社會矛盾集中,維穩成為征收推進的第一要務。同時,多方籌措資金,完善市政設施配套,也是當務之急。為此,哈爾濱市多措並舉,創新作為,圓滿完成了預期目標。

  哈爾濱市鐵建辦始終堅持『既要保障高鐵建設順利實施,又要保證人民群眾合法利益不受侵害』的原則,妥善處理信訪維穩問題。李亞強介紹說,以今年頻發的30米環保線外居民意見集中現象為例,哈爾濱市鐵建辦統籌協調,相關各區、縣(市)快速成立專門機構,制定工作方案,選調責任心強、政策水平高、善做群眾工作的乾部,對群眾提出的問題認真梳理研究,妥善解決疑慮。

  據了解,近年來,哈市鐵建辦明確要求各項目涉及的區(縣)政府切實履行征收和信訪維穩主體責任,同時,發揮統籌協調作用,組織市規劃、國土、環保、征收等職能部門和鐵路設計、建設、施工單位,就不同地域群眾提出的各類專業性、技術性、政策性問題,形成具有法律或政策效力的書面答復意見,為解答群眾問題提供基本遵循,確保了社會和諧穩定。

  為完成基礎配套設施跟進建設,哈市財政部門積極籌措資金,相關建設部門優化功能配套設計方案,搶抓地鐵建設機遇,全力提昇城市綜合競爭力。哈爾濱火車站綜合改造、關鍵節點的平改立方案設計、部分鐵路涵洞功能拓展等項目,都凸顯出哈爾濱作為鐵路中心樞紐的核心功能。

  哈牡電氣化改造工程印染街平改立方案的優化設計,就集中說明了這一點。印染街是哈東物流產業帶通往四環路的重要通道,為合理組織區域交通,相關部門幾易其稿,將通行能力設計為並行六車道,為哈爾濱市綜保區及哈東物流園區未來發展提供了基礎保障。

  始終堅守在一線——記中鐵十九局集團哈牡先行二標項目部隧道二襯施工班組長常家雲

常家雲正在高空作業。孫昊攝

  黑龍江日報12月8日訊 在哈牡客專威虎山隧道深處,常家雲和10多名工友拿著電鑽、鋼筋、綁線,在10米高見方的襯砌臺車上砌塊襯砌,而周圍彌漫著的是轟鳴的機械聲和粉塵。在連續工作12個小時左右,臉上一層灰、腳下沾滿泥的常家雲走下了工作臺,簡單的扒拉口飯,回到宿捨倒頭就睡。

  常家雲,一位來自雲南的『80後』,是中鐵十九局集團哈牡先行二標項目部隧道二襯施工班組長。只有初中文化的他,憑借對襯砌技術的熱愛,屢屢參加重大基礎設施建設。2010年來到了黑龍江,在牡綏鐵路參加了支護、仰拱施工。由於技術過硬,2015年7月,又被任命為哈牡客專威虎山隧道出口二襯班班長。

  哈牡客運專線威虎山隧道工程由中鐵十九局承建,是哈牡客專最早動工的節點工程,也是重點、難點工程之一。

  威虎山隧道線路全長7152米,去年年末開始施工,計劃2018年3月竣工。工程地質條件復雜,工期緊,施工難度大。由於二襯班新組建不久,組員的技能參差不齊,再加上隧道施工環境風險大、安全隱患多,所以在施工中的安全顯得尤為重要。每次上工前,他都會仔細檢查每一名組員的防護措施,並再三叮囑大家要膽大心細,多長一雙眼睛,只有這樣纔能最大限度的規避風險。每周都要進行勞動紀律、安全知識、技術規范等教育,這是常家雲班組雷打不動的習慣。開工一年來,常家雲和他的班組已經完成襯砌820米,完成近80%的工程量,從未發生任何事故。

  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常家雲和組員們盡可能加快施工進度,無論是烈日炎炎,還是冰天雪地,都沒有阻擋他們前進的腳步。就在前不久,為不影響後期施工進度,二襯班進行了連續施工,工人們兩班倒著乾,而作為組長的常家雲卻始終堅守在一線,一天一夜未合眼,直到任務全部完成。

  在工作中,常家雲始終充滿激情,渾身有使不完的勁兒。然而,每每提及家人,他就頓感內疚不已。常家雲的家在雲南,兩個孩子都已到了上學的年齡,但由於常年在外工作,所以缺席了孩子很多成長的重要時刻,家庭的重擔也都壓在了妻子一個人的肩上。只要想到這兒,常家雲都會內疚的說:『我對家人虧欠的太多了。』

  常家雲表示,他曾多次試想,當工程竣工的那天,乘坐哈牡客專通過自己親手修建的威虎山隧道,心裡一定會有很強烈的自豪感和幸福感,這也成為了支橕他繼續前行的動力。

  嚴控質量不放松——記中鐵十一局哈佳客專四標項目部總工程師姜鴻

姜鴻(左)對施工工人進行現場指導和監督。劉柏森攝

  黑龍江日報12月8日訊 11月8日上午,哈佳鐵路客運專線跨越松花江的支流螞蟻河大橋上,負責該標段施工建設的中鐵十一局哈佳客專四標段項目部總工程師姜鴻正在現場督導施工人員吊裝32.6米長的混凝土梁。專注的神態,反映對施工質量和安全的一絲不苟的態度。

  離開螞蟻河大橋施工現場,姜鴻又馬不停蹄地趕往另一個施工作業點。

  姜鴻所在公司負責哈佳客專的第四個標段,即從賓縣擺渡鎮到方正縣方正鎮間全長53.397公裡線路的建設施工,主要工程包括27.139公裡的路基、25.038公裡的19座橋和1.22公裡的1條隧道。

  姜鴻和同事們是2014年6月26日進入作業現場的。哈佳客專第四標段線路近一半是人跡罕至的山林地帶,這給他們的踏勘帶來很大難度。要翻越一座座山嶺,忍受蚊蟲的襲擾,防范草爬子的叮咬。在山林裡,手機和定位儀都沒了信號,全靠當地的向導來引路。即便有向導,踏勘小分隊有時也辨不清方向。一天上午,小分隊迷路了,不得不在林木蔽日的大山裡撞來撞去,當幾個人拖著疲憊的雙腿從山林裡走出來時,太陽已經西下了。

  用了大約一周的時間,姜鴻和他的團隊將整個線路踏勘了一遍。在踏勘的基礎上,姜鴻對設計圖紙進行了必要的修改,並制定詳細優化的施工方案。隨後,線路施工便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由於工期緊、任務重,施工采取了人休機不停的方式,工人輪班倒。作為整個工程的技術、質量、安全總負責人,姜鴻便開始了沒日沒夜的工作狀態。

  雖然每個施工現場都安排有技術人員,但是姜鴻仍放心不下,常常住到工區去,與工人們一起工作,一起吃一起睡。哪裡有疑難問題,一個電話過來,姜鴻就要驅車趕過去,直到問題解決了纔會離開。姜鴻的工作車既是他的餐廳也是他的睡床。

  『要將我們參與修建的這段哈佳鐵路打造成「百年工程、精品工程」。』姜鴻在給手下的百餘名技術人員開會時經常講。在施工期間,他對質量和安全的要求,幾乎達到了苛刻的程度。一次,一個施工隊為趕工期,沒有按圖紙施工,所挖涵洞的基坑不符合要求。姜鴻發現後,立即命令該施工隊做出了改正。在兩年多的施工期裡,像這樣的嚴控質量、安全標准的例子不勝枚舉。

  在姜鴻和他的同事們辛勤努力下,截至11月8日,哈佳客專四標段的工程量已完成了95.6%。

  等到了明年1月初,姜鴻就可以有了冬休假期回武漢的家中與妻女團聚了。說起家人,姜鴻眼圈泛紅,連說『愧疚』。

  2009年,姜鴻結婚,為了支持姜鴻的工作,曾是他同事的妻子換了個不需要出差的工作。2011年,女兒出生。6年來,姜鴻陪伴女兒的時間加起來不過6個月。去年夏天,妻女來項目部探望姜鴻,當時正值項目施工最緊張時期,姜鴻沒有過多的時間陪伴她們,她們只在工地上過了7天。

  姜鴻有個一直沒能實現的願望,就是有一個長假可以帶著妻女、父母和岳父母全家到名山大川去安心地度一次假,他不知道這願望何時纔能實現。

  『感覺到苦嗎?』記者問。『當時是感覺到苦,但這事兒總得有人去乾吧。當一條條能給當地人帶來便利的鐵路通車後,想起自己曾參與創造的這件「作品」,自豪感油然而生。』姜鴻說。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張廣義

【專題】持續深入學講話 振興發展看龍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