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2月16日訊 七臺河市將今年定為『經濟發展環境整治年』,堅持問題導向,盯住重點崗位、看住重點部門、管住涉企行業、抓住窗口單位,深入開展『五個專項整治』行動,著力解決企業和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
針對『多頭執法、機械執法、處罰隨意、司法不公』等問題,開展執法司法不規范專項整治。組織36個權力清單主體對現有權力清單進行規范調整,並依法向社會予以公布。建立健全行政執法責任制和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全面推行『兩隨機、一公開』,堅決避免重復檢查和交叉執法。
針對『高高在上、本位主義、各自為政、隨意性強』等問題,開展服務效能不高專項整治。推進行政審批『三集中、三到位』,即所有行政審批職能都向一個科室集中,科室審批都向政務服務中心集中,所有審批事項都向網上辦理集中,窗口派駐人員到位,首席代表授權到位,網上行政審批系統應用到位,變『多頭受理』為『一口受理』。
針對中介服務『搞壟斷、高收費、服務差』等問題,開展中介服務不透明專項整治。下發《關於清理規范市政府部門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的決定》,對有償服務事項進行梳理清查,共取消19項、轉化6項、規范37項、保留60項,服務事項和收費標准更趨合理。對進駐市政務服務中心『中介超市』的57家中介機構實行社會評價、信用等級評定和動態管理,堅決淘汰企業反映不好或有違法行為的中介機構,中介服務辦理時間平均縮短了1/3以上。
針對『流程不優、體外循環、下梗阻』等問題,開展行政審批效率不高專項整治。進一步規范行政權責清單,共確認市本級保留行政權力事項3002項,取消和調整2131項;市本級保留行政審批事項195項,清理232項,減少審批流程80個,減少審批前置件172個,單項審批時限最多壓縮70天。開展非行政許可審批清零行動,對沒有上位法依據的、限制企業自主權的和不方便投資創業的審批事項進行了修改和廢止,有效解決了辦事難、辦事慢、辦事繁的問題。
針對『張口許願、閉口失信』等問題,開展誠信體系不健全專項整治。建立『誠信榜』和『黑名單』信息平臺,對守信者在市場准入、市場競爭、信貸支持、稅費減免等方面給予照顧,對有失信記錄的組織和個人進行披露和曝光,在全市形成褒揚誠信、嚴懲失信的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