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都渴望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每個人都憧憬擁有一個幸福的人生。
我是不幸的,原本快樂的童年,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讓我失去了右臂,致殘了右腿,殘疾兒童成了我新的『名字』,越來越多同情、嘆息、可憐的眼光投向了我,我不能向正常孩子那樣游戲、到學校上學,很多事情需要在父母、親人和小伙伴的幫助下纔能完成。但我還不知道,最終會給我的人生帶來什麼。
我是幸福的,父親一次一次求醫,用真情感動了醫生,終究保住了我的右腿;母親用近乎苛刻的教育,堅強了我的內心,教會了我生活的本領。母親對我的教育,父親心疼的經常會和母親吵架,我還清晰地記的母親和父親一次吵架後的談話,『她將來總要嫁人,總要融入社會,我們不可能跟她一輩子。我們可以讓女兒現在多享一些福,我們死了以後,孩子怎麼辦,婆家還能像我們一樣養著她麼……』。也許正是這次談話,父親和母親再也沒有吵過架。父親更加勤勞,努力地賺更多的錢,讓我在生活上更好一些。母親一如既往地教我穿衣吃飯、洗衣做飯、讀書認字,給我講張海迪的故事,給我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教我做人的道理,堅定我生活的信心。就這樣,我不知不覺地長大了,正常孩子會的我會,正常孩子不會的我也會了,我對生活充滿了信心、對人生充滿了憧憬。
現實生活與憧憬總是有一定的差距。作為一名殘疾人,那種自卑感是油然而生的,雖然我一直以為自己不比正常人差,自己左手能做的事要比別人右手能做的還要好,但真想融入社會,找一份和正常人一樣的工作實在是難上加難。但我始終堅信,路就在腳下。上帝為我關上了一扇門,也一定會為我打開一扇窗。
我結婚了,和丈夫、女兒過著清貧、溫馨的生活。我願意享受溫馨,但絕不願甘於清貧。為了讓日子過得更好,減輕丈夫的負擔,我開了一個食雜店,每天起早貪黑,誠信待人。一份耕耘,一份收獲。開商店的利潤不僅讓我自食其力,也為家裡的生活錦上添花,贏得了別人的尊重。我也學會了怎樣面對別人,性格越來越開朗,生活越來越自信。
人生的價值不在於為自己做了多少,而是能夠為親人、為他人做了多少,這也是我一直追求的人生目標。當得知要招聘鄉鎮殘疾人專職委員的時候,我知道體現自己人生價值的機會來了,最終以優異的成績競聘上崗。
為殘疾人服務,就是為自己服務,我熱愛這份工作,我想一定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幫助更多的殘疾人,使他們堅定生活信心,幫助他們解決生活難題。雖然工作中有很多困難,與我最初的想象完全不一樣,但我始終充滿愛心、耐心,履職盡責,愛崗敬業,很快融入了這個大家庭。
記的第一次開展工作時,我入戶到韓某家,看到她因先天畸形無法行走,民政部門給她辦理了最低生活保障,想在殘聯這多給予她一些幫助。但因工作經驗不足,在陽光家園計劃既殘疾人托養服務(家庭)資助時因為年齡問題,沒有為她申報。她弟媳婦給我打電話,不聽我的任何解釋,說了一些不乾不淨的話。掛斷電話,我心裡真的很委屈,委屈歸委屈,我還是主動給韓某打了電話,解釋了事情的前因後果,最後她理解了。在配發輪椅的時候,她符合國家政策,我主動為她落實了一臺輪椅。她給我打電話的時候非常高興,非常感謝殘聯,從今以後不用家人的幫助可以自己推著輪椅享受陽光的沐浴了。每年的春節她都會提前給我打電話提前祝我新年快樂,一個祝福勝過千言萬語,勝過任何物質上帶來的喜悅。
一提到精神和智力的殘疾人,很多人會感到害怕,其實你真誠的對待他們,他們也會真心的拿你當朋友。有一個智力缺陷的孩子和奶奶來民政辦事,她看見我,突然就抱住了我,奶奶大聲的呵斥她,孩子嘴裡含糊不清的說著媽媽,我了解到她的父母離異,她雖然殘疾,內心也渴望母愛的溫暖,我摟著她,輕輕的撫摸她的頭,那一刻我就是一位母親,心裡是酸酸的。很多殘疾人因為身體的原因導致家庭貧困,縣殘聯每年都會組織老師來講課。看到殘疾人渴望知識,渴望技術,我覺得每次培訓付出的辛苦是值得的,看到他們學以致用,我也和他們一樣開心。在六年的工作中,在縣殘聯、鎮政府領導支持下很好的完成了各項工作。2016年,我光榮的成為了一名中國共產黨員。
不經歷風雨怎麼能見彩虹,每一次的經歷都是人生新的洗禮。前方布滿荊棘,沒有路,其實路就在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