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搜 索
一等獎:大慶市邢繼芳作品《追夢之旅》
2016-12-17 10:43: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邢繼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20世紀五十代中期,寒冬時節,祖國北方縣城一個幽暗、狹小、寒冷的屋子裡。

  一個年輕的母親,懷中抱著幼小而昏迷的男孩子,眼裡噙滿了淚水,她急切地呼喚著:『芳兒!芳兒!』聲音哽咽……

  須臾,當鐵路工人的丈夫下班回來了。她痛楚的告訴丈夫,『我看芳兒已不行了,你去拿一捆柴火來,把他屍首包裹好,扔到西門外壕溝裡,用火燎燎,讓野狗吃了,來世好托生……』

  丈夫把臉貼在幼兒的鼻子上,許久,他似乎感覺到了一絲微弱的呼吸。急忙說,『芳兒還有氣,再等等吧,也許還能緩過來。』

  這個命懸一線的男孩子就是我。愛神終於戰勝了死神,3天後早晨,我終於睜開了眼睛……

  兩歲時,我忽然持續高燒,父母抱著我跑了很多醫院,也沒能止住高燒。退燒後,我的右腿和右上肢如同面條一樣癱軟。原來,我患了『小兒麻痺後遺癥』。由於當時醫療水平低下,加上醫生誤診,我落下了終身殘疾。

  已經5歲多了,我纔跌跌撞撞的學走路,兩個膝蓋經常被磕得鮮血淋漓。但我挺著疼痛,一步一步,堅持學會了自己走路。

  母親是我人生的第一任老師,教育我好好讀書,掌握知識,就能有出息。一天,母親還給我講起了縣人民醫院的一個姓單大夫,下肢癱瘓,用兩只手各拄著一個小板凳走路,成為縣裡有名的大夫,並娶了一個漂亮的媳婦……

  我聽完後大眼睛一挑,『媽,你放心,將來我也要好好學習,娶個漂亮的媳婦伺候你』,逗得母親和鄰居的嬸子大娘們哈哈大笑。

  上小學第一天回家,我眼睛哭得通紅。母親問我怎麼了?『我右手不好使,就偷偷用左手寫字,老師看見我用左手寫字,就用教鞭打我左手』,我怯生生的回答。

  於是母親只好找到老師,講明我右上臂失靈的情況,這纔使我可以『名正言順』地用左手寫字了。但用左手寫字筆順相反,遮擋視線,寫字非常吃力。我狠下一條心:苦練。我練啊,練啊,夏天用樹枝在地上練字,冬天用手指在窗戶玻璃霜花上練字,終於用左手練寫出端莊的字體,被老師和同學們譽為『左手大王』。

  上中學時,我家距離學校路途遙遠,我拖著殘腿,艱難步行。夏季雨天道路泥濘,我摔得像個『泥猴』;冬季雪大路滑,我渾身上下掛滿了霜雪,好像個聖誕老人。由於殘腿走路過多,膝蓋被磨得淤血紅腫,像熟透的西紅柿,母親心疼我,勸我休學或別念書了。可是,信念支橕著我心中的夢想,抱負是我精神的動力。我以堅強的毅力,戰勝了疼痛和懈怠,硬是拖著殘腿,一步步走完了四年的求學路程。

  中學畢業後,我沒法『上山下鄉』,囚居在家裡苦苦待業。期間,我除了幫助母親喂豬、做飯外,沒事就讀家裡的《紅岩》《苦菜花》《林海雪原》等書籍,陶冶了我的文學情操。父親讓我自學中醫,並給找來了一些中醫藥書讓我自學,可那些中醫理論晦澀難懂,我很難學進去。爺爺勸我學點修表、修鎖的手藝,將來好有一碗飯吃。我感覺修表、修鎖手藝低俗,我想出人頭地,想要實現更大、更高的抱負與夢想。

  一天,我在街裡看到了一張海報,說縣文工團要招收笛子、二胡演奏員。我欣喜若狂,哈,終於有實現夢想的機會了!我從小就學會了吹笛子,在家待業的日子裡心情苦悶,就吹笛子散心。我喜歡那首笛子曲《牧民新歌》,遼闊、悠揚、深遠,仿佛天籟之音。為了練好笛子曲,我還瞞著父母,特意給蘇州民族樂器廠,訂購了一支精致二節竹笛。我成天跟著『電匣子』練呀、吹呀,吹奏得簡直和『電匣子』裡《牧民新歌》的聲音別無二致。

  然而,讓我沒想到的是,當笛子演奏員的美夢成了泡影。縣文工團考官說,我的腿瘸,無法跟隨文工團員背行李,走村串鄉,送戲上門。唉!就業無門,下鄉不要,待業沒頭,怎麼辦呢?——我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中。

  在部隊當兵的大哥,知道我在家待業苦悶,特意給我寄來一本吳運鐸寫的小說《把一切獻給黨》,我如飢似渴地閱讀起來。吳運鐸曾經三次負重傷,留下傷口100餘處,但都奇跡般地頑強活了過來。他手足和眼睛傷殘後,仍奮斗不息,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奉獻了自己的全部力量。從此,我懂得了要用堅強的毅力,去扼住命運的喉嚨,要用知識去改變自己的人生,用拼搏進取,實現自己『爭當生活強者』的夢想……

  1979年,我被安置在鐵路勞動服務公司,在青年裝卸隊燒水、燒炕,當勤雜工。閑著沒事,我就趴在土炕上寫詩歌。有位同事看我寫詩歌便諷刺道,『你一個燒水的瘸子,還想當詩人?』我付之一笑,堅持不斷的寫作。我暗自發誓,一定要活出個人樣來,讓那些歧視我的人刮目相看。

  於是,我一邊學習語文基礎知識,練習寫作,一邊把自己對人生、對社會的感受用詩歌或散文記錄下來,並開始給報刊投稿。盡管多次遭到退稿,但我毫不退縮,堅持不斷的寫作,不斷的提高,不斷的投稿。

  1983年3月31日,我的組詩《動脈抒情曲》終於在一家報紙上發表了!此時我已29歲,兒子也6歲了,妻子為我的詩歌變成了鉛字,悲喜交加……

  我繼續勤學苦讀,不斷有通訊報道、詩歌、評論見諸報端。1986年冬,我擅長寫作的特長,被上級領導發現,把我從基層調到了哈爾濱鐵路局集體經濟管理處當秘書,開始了我人生之路新的轉折。

  我沒有滿足,工作之餘,我參加了高中文化補習班學習。1994年,已經在大慶市民政部門工作的我,又參加了省教育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函授學習。4年後,我終於拿到了大學專科的文憑,成為一名民政乾部,知識層面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梅花馨香,苦寒中來。2004年11月,我被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聘為心理輔導員,為大學生們講心理素質課和古今中外殘疾人的奮斗史。我驕傲,因為我實現了登上大學講臺的夢想……

  自強不息,追求卓越。2005年和2011年,我先後擔任了市政協委員和市人大代表。我提交的殘疾人問題提案和民生建議,多次被政府采納並被市政協評為優秀提案。我激動,因為我實現了參政議政,為民代言的夢想……

  筆耕不輟,喜獲豐收。2012年,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了雜文集《為公平正義而歌唱》。被媒體贊譽為『情真意切,為殘疾人呼吁;發人深省,關注民生問題;以文明志,抒發人間大愛』。2015年,我入選了北方文藝出版社《中國當代雜文家》一書。我欣慰,因為我實現了『長大當作家』的夢想……

  如今,我的家住著140平米的樓房,妻子成為個體工商戶,開著高級轎車,一天忙個不停。我兒子大學畢業後,考進了政府部門,當了一名公務員;兒媳也在市政府科技局工作,小孫女已經上初三了,我們家已經實現了小康之夢……

  2014年我退休後,我仍沒有停下追求的夢想:積極聯系公益組織對貧困殘疾人進行救助,向市殘疾人就業中心推薦各類殘疾人纔,培養和推介殘疾人作家和文學愛好者,組織肢殘協會對市內無障礙設施進行督導等等。

  啊!矢志不渝,繼續攀登。我願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國之夢,貢獻一份力量……

  作者簡介

  邢繼芳,筆名若群,男,62歲,二級肢殘。中共黨員,大專學歷,市人大代表。兼任省作家協會會員,省雜文學會常務理事,省殘疾人作家協會副主席,大慶作協常務理事,大慶市殘疾人作家協會主席。作品被收入華夏出版社殘疾人作家叢書,黑龍江省雜文選2—5集,大慶文藝精品叢書,出版了雜文集《為公平正義而歌唱》。

【專題】黑龍江省殘疾人美文攝影大賽作品選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