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搜 索
『龍江工匠』挺起中國裝備業脊梁 董禮濤:創新邁向『中國創造』
2016-12-19 15:37:53 來源:東北網  作者:孫英鑫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編前語:近日,第十三屆中華技能大獎和全國技術能手評選結果揭曉,哈爾濱汽輪機廠有限責任公司銑工、高級技師董禮濤等四人分獲中華技能大獎和全國技術能手榮譽稱號。中華技能大獎是我國高技能人纔的最高政府獎項,是給予高技能人纔的頂尖榮譽,被譽為『工人院士』,獎項設立21年來,全國僅有230人獲此殊榮,其中我省獲中華技能大獎者共有7人。

董禮濤。

  東北網12月19日訊(記者 孫英鑫) 不斷創新加工方法,不斷忘我進取,這是董禮濤成功的捷徑。如今的他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央企工匠,他操作的機床已經成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董禮濤說,從制造大國成為制造強國是所有中國產業工人共同的夢想,作為工匠,他正懷揣自己的夢想,在由『中國制造』邁向『中國創造』的征程上大步前行。

  44歲的董禮濤是哈爾濱電氣集團汽輪機公司的一名高級技師,在國防重點工程(艦船)項目、國產首臺燃壓機組、國產首臺65萬千瓦核電汽輪機組、國產首臺100萬千瓦超超臨界汽輪機組的制造中擔任關鍵件的研制和加工任務,他創造的『董禮濤加工法』,為國防事業和國家電力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董禮濤說過,全分廠機加崗位的師傅都是他師傅,他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他所在分廠有幾名老師傅都是公司機加崗位中的高手,手上都有幾項絕活,他便主動求教。如將車工加工錐面的方法應用到了斜面的銑削上,將低熔點合金澆注裝夾加工葉片的方法應用到了1毫米薄壁套筒的開槽銑削上。

  引進國外公司技術在加工國產首臺蒸汽燃氣聯合循環機組轉子裝配件斜齒汽封弧段時,他自行設計成套的系列化夾具和獨特的加工方案,每臺就為公司節約80多萬元的資金。十幾年下來,他先後有6項專利授權,120餘項技術成果,為公司創造了6000餘萬元的經濟效益。其中,有兩項技術成果獲得全國機械工業職工崗位技術創新成果三等獎和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三等獎。

  挺起中國裝備制造業的脊梁靠的就是工匠精神。如今的董禮濤,已經是一名名副其實的大工匠。此時,他把目光又投向了比他更年輕的同事們。在公司倡導下,他組建了『董禮濤銑工工作研討小組』,歷經『哈汽董禮濤創新工作室』,『黑龍江省董禮濤銑工技能大師工作室』。2013年,又獲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命名『董禮濤國家級銑工技能大師工作室』。

  幾年來,他以國家技能大師工作室為孵化基地,為企業培養了一大批高技能青年人纔,有的通過技術比武晉級為高級技師,有的獲得省、市技術能手,有的成為市勞動模范,『十大創新青年』等,其中26名晉昇技師、高級技師。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