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月4日訊 齊齊哈爾市不斷加快『三化』進程,全面搞好農村社區建設,農村經濟和社會生活環境發生深刻變化,農村居民在基本生活得到充分保障後,如今還能像城市居民一樣享受到貼心的社區服務。
走進梅裡斯達斡爾族區大八旗村,一棟紅色二層建築顯得格外溫馨,完善的場所滿足村民的文化活動需求,有益身心的休閑娛樂項目豐富了農民文化生活。大八旗村支部書記顏世偉介紹:『活動中心2016年10月份完工,總面積1134平方米,一樓主要為村民辦理低保、五保、扶貧等便民服務項目,過一陣還會增加便民繳費項目。』
為了讓廣大村民享受到更加優質的生活環境,2012年以來全市連續5年將城鄉社區建設工程工作列入政府大事實事。僅2016年,全市新建農村達標社區100個,總數達到654個,達標率超過50%,新建農村示范社區35個,超過政府大事實事目標20個,完成任務目標的233%,全市農村示范社區總數達240個。
全市完善農村基層管理體制、服務體系和運行機制,印發《齊齊哈爾市關於深入推進農村社區建設試點工作的實施方案》。結合各縣(市)區實際,確定農村社區建設基礎先行、完善機制、深化服務的工作目標,在落實市政府大事實事基礎上提出更高要求,確定2016年全市要新建農村示范社區(面積500平方米以上)32個,達標社區(面積300平方米以上)100個。
齊齊哈爾市在完善農村社區服務、豐富社區建設深層內涵方面下大力氣,引導教育、衛生、文化、法律、社會治安等公共服務進入農村,為政府公共服務延伸到農村搭建平臺,全市所有農村社區相繼探索建立為民服務全程代辦制度,社區設立專兼職工作人員,免費為農村居民代辦包含民政、住建、醫療、社保、教育、文化等幾乎所有涉農部門的行政和公共服務項目,使社區居民不出村屯就能辦理和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
通過加快農村社區建設,全市農村社區文化呈現出繁榮景象,各地充分利用社區文化站(室)、社區課堂、社區廣場以及社區單位的各類文化設施,積極開展豐富多彩、健康有益,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體育、科普等活動,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村民參加文體活動、學習知識的多了,鄰裡關系更加和睦,促進了農村社會和諧。